来源:扬州发布

高邮鸭原产于哪里(全球最大高邮鸭基因库将建成)(1)

高邮鸭原产于哪里(全球最大高邮鸭基因库将建成)(2)

高邮鸭规模越来越大

高邮鸭原产于哪里(全球最大高邮鸭基因库将建成)(3)

扬州网讯(通讯员 邮萱 记者 嵇长青 张旭)昨天上午,位于高邮高新区的高邮鸭保种、扩繁基地二期16幢、18000平方米鸭舍正式动工,新的鸭舍将在保证1000只家系群种鸭种质资源保护的基础上,形成30万只高邮鸭扩繁规模。这意味着,世界上仅有的高邮鸭基因库将建成,开始步入扩繁、壮大鸭产业的新时代。

高邮地处里下河地区,湖荡连片,动植物资源丰富,这里的鸭子形成了特殊的生理特征:成年公鸭“乌头白裆青嘴雄”,成年母鸭“紫嘴紫脚麻雀毛”。高邮鸭擅潜水、觅食能力强,适合放牧饲养、大群关养,盛产一蛋双黄。现代作家汪曾祺在散文《端午的鸭蛋》这么形容高邮咸蛋:“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鸭属于蛋肉兼用型大型麻鸭,与北京鸭、绍兴鸭一道,被世人称为中国三大名鸭。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所长许祖云便开始高邮鸭品种资源调查。1975年,经江苏省政府批准,高邮县启建县级种鸭场。1980年,苏北农学院赵万里教授、吴立军研究员牵头组建高邮鸭家系群,初步确定29个家系群种鸭。经过40多年的保种繁殖,高邮鸭迄今已拥有58个家系、1000只种鸭,远远超过30个家系、360只种鸭的国家规定标准。此外,高邮鸭还形成了5000只核心群、20000只扩繁群的种质规模。

在高邮鸭保种、扩繁基地一期家系群种鸭舍,一个圈内放置10只母鸭、2只公鸭,58个圈轮流交叉配种。7月,家系群种鸭已进入蛋高产期,工作人员每天记录鸭子的饲料食量、产蛋量和双黄蛋数。“再过一个月,就会对收集的鸭蛋进行编号,选择品相好、椭圆形、符合种蛋标准的蛋品进行孵化。在28天的孵化周期内,第5天剔除不受精蛋,第25天进行袋装,第28天出小鸭。”高邮鸭良种繁育中心主任、高邮鸭集团副总经理薛敏开研究员告诉记者,孵化出来的小鸭将按照1号-58号统一编翅号,“翅号丢失的,一律不要,保证高邮鸭不退化、不串种。”

“种子工程,要牢牢抓在自己手上。高邮鸭是特殊的地域良种,家系群种鸭已经繁殖到第30代。”薛敏开说,为了保证高邮鸭的血统纯正、助力产业富民,去年初,高邮市政府斥资1亿元开建高邮鸭种质资源保护区暨扩繁基地,以保种带动扩繁,力争两年内形成30万只的繁殖规模。

目前,高邮“鸭业经济”形成保种、供种、饲养、深加工、饲料供应一条龙产业链,相关从业人员3万余人,整个鸭业产业链规模达到80亿元。

【延伸阅读】

高邮鸭这样选育

第一个阶段是从建场至1990年,进行大群选育。结合个体选育,着重于选纯选优,去杂去劣。选育措施是每年在种鸭、种蛋、苗鸭阶段进行选择,在搞好“三选”(即种选、蛋选、苗选)的基础上,建立育种基础群,实行逐代选择编群。经过十多年的选择,使高邮鸭的体型外貌基本一致,群体生产性能明显提高。

第二个阶段是从1990年开始,进行家系选育。采取群体选择与家系选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选育,群体选择主要侧重于外表选择,将体型外貌不一致的进行淘汰。家系选择则根据高邮鸭的各个特点,将同一特点特征较明显的,如产蛋量高的、蛋重大的、生长速度快的、蛋、肉品质优良的鸭集中起来组成封闭群,根据鸭群数量的多少,组成若干个家系,再进行家系选择,测定生产性能,在平均数以上的予以留种,实行封闭群内不同家系之间的选配,严格避免近亲交配。至2007年底,家系选育已有十七个世代。

第三阶段是从1994年开始,进行高邮鸭纯系及配套系的培育。在高邮鸭封闭群系材基础上,选育建立5个具有不同特点特性的专门化品系,采用配合力测定,组成二个配套系,即以产蛋为主的蛋用系和以产肉为主的肉用系,使高邮鸭产蛋和产肉性能接近国内优秀的蛋用和肉用品种。

2000年起,高邮市种鸭场与中国农科院家禽研究所、扬州大学联合开展高邮鸭青壳蛋遗传基因研究,研究青壳性状的遗传规律。在收集青壳蛋资源的基础上,测定青壳蛋资源群个体基因,同时开展青壳蛋的分子标记研究和辅助选择,通过配合力测定,建立高邮鸭青壳蛋配套系,新培育出的高邮鸭高产青壳系。

2002年开展了“高邮鸭笼养”试验研究。2003年-2005年,高邮市高邮鸭良种繁育中心承担了高邮市政府下达并资助的“提高高邮鸭‘三率’项目”(“三率”指产蛋率、青壳率、双黄率)。2005年底,该项目研究实现了预期的各项技术和经济指标,并通过了省、市有关专家的验收。目前正在开展“高邮鸭Ⅱ系”培育工作,力争两年内,使高邮鸭的产蛋性能和养殖效益进一步提高,产蛋量由目前的200枚左右增加到280枚。

责任编辑:煜婕

本文来自【扬州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