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古人谈恋爱很多人第一映像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其实关于恋爱关于爱情,古人实际上并不那么封建,也不刻板。爱情不管是昨天还是今天或者明天,都是整个人类永恒的话题,她穿越时空,超越一切界限,因为有爱世界变得更美好。《诗经·国风·卫风·硕人》里说: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现代人和古代的爱情有什么区别(古人对于爱情比现代人更加真挚和率性)(1)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发生在河北北部的万里长城脚下,千百年来,一直在民间流传着。相传秦始皇建长城时,劳役繁重,范喜良和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范喜良就被征民夫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和过度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死亡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七天七夜不止,这段长城就此坍塌,露出范喜良尸骸,孟姜女安葬范喜良后于绝望之中投海而亡。这段故事后来成为一段千古传颂的爱情佳话。

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爱情传奇之一,孟姜女的传说故事从秦朝到现在流传已有两千年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数人被她的爱情故事所深深感动。爱情的意义不仅仅是在爱情本身,它更多的反应出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孟姜女的故事在于它反映了人民对封建暴政的痛恨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与追求,它经历了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于爱情的理解和追求才逐渐流传与演变形成今天的面貌。为何说古代人谈恋爱并不封建?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背后体现出的就是古人的反抗与斗争以及对爱情的坚贞不屈。“哭”是软暴力,是通过哭来告诉世人,任何一个人都有追求爱情的权利,哪怕是面对封建统治威胁也绝不屈服。

现代人和古代的爱情有什么区别(古人对于爱情比现代人更加真挚和率性)(2)

秦始皇也有凄美的爱情故事

有意思的是秦代不仅有孟姜女哭长城,秦始皇本人也有凄美的爱情故事。秦王嬴政小时候在邯郸城生活,那时候幼小的嬴政在赵国邯郸沦为人质,常遭人欺负殴打。有一位美丽善良的采药姑娘叫阿房女,她不顾父亲的反对,悉心照顾经常被打得遍体鳞伤的阿政并为其熬药疗伤,于是爱情就在两个年轻人中产生,他们两小无猜互生情愫结为初恋。从这里我们看出来什么?爱情对于古人来说和现代人是一样的,相处时间长了,彼此温暖彼此心里,爱也就出现了。阿房的父亲虽然反对他们接触,但是阿房不管这些清规戒律,依然选择跟嬴政在一起。

长大后的嬴政返回秦国继位为秦王,阿房女也随父亲、师兄为炼不老丹赴秦国采药,两人又在秦国重逢。那时候由于秦国实际大权操纵在吕不韦与母后的手中。年轻的嬴政虽即王位却无实权,迟迟不能亲政,受制于权臣的威胁与小人的拨弄,就连自己想立心爱的女人为后亦无法如愿。阿房女为了不让赢政为难,上吊自杀。嬴政为了纪念这位他深爱过的女子,因而建造了阿房宫。

爱情对于古人来说并没有那么刻板,虽然后来这段爱情故事以悲剧结束,但是并不影响古人对世间真爱的执着追求。相反,古人对于爱情比现代人更加真挚和率性。我们现代人经常挂在嘴边的关于爱情的名言“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就出自诗经里。古人在谈恋爱时候的爱情观是朴素的,是炙热的,他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一点不比我们差。

现代人和古代的爱情有什么区别(古人对于爱情比现代人更加真挚和率性)(3)

中国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如果要谈古人是在怎么谈恋爱的以及他们是一种怎样的爱情观,那么不得不提梁祝了,梁山伯与祝英台更是我国千古传颂的著名爱情故事,堪称为中国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梁祝讲的就是祝英台女扮男装去书院读书,遇到与他同屋住的梁山伯,两人就此结拜,但是梁山伯并不知道祝英台是女性,祝英台通过多次的接触,暗暗许下芳心,当梁山伯后来得知她的身份,也发现自己已经爱上祝英台。但是祝英台家中嫌弃梁山伯家境贫寒他去祝家提亲遭拒,遂从此一病不起,后来吐血身亡。而祝家已经将祝英台许配给马家公子马文才,在接亲的路上,来到了梁山伯的墓前,祝英台一定要下婚轿,在墓前痛哭流涕,后来气绝身亡,最后两人双双化蝶。

“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来双双久徘徊,千古传颂生生爱,山伯永恋祝英台,同窗共读整三载,促膝并肩两无猜,十八相送情切切,谁知一别在楼台,楼台一别恨如海,泪染双翅身化彩蝶,翩翩花丛来自,历尽磨难真情在,天长地久不分开”。每当这首音乐响起来的时候我相信每一个人都会能热泪盈眶,每一个人都被梁祝的爱情故事所深深感动,它感动你感动我,从古至今感动了无数的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爱情的美好是不分时间和空间的,爱可以穿越时空,是长久的记忆,是永世不忘的眷恋。从这些爱情故事当中我们知道,难道真的古代人不允许自由恋爱吗?他们封建古板吗?显然不是,不管是古人还是现代人都是渴望自由恋爱的,不然不会有这些凄美爱情故事流传,而且从古至今口口相传,说明人们的心中是倡导不受束缚的自由爱情。

现代人和古代的爱情有什么区别(古人对于爱情比现代人更加真挚和率性)(4)

由上面这些古代爱情故事和传说我们可以看出,古人谈恋爱其实用情深挚,立意高远,他们对爱情的认识比现代人更为深远更有高度,就像宋代词人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说的: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