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界共有九位财神,这九位财神在道教被简称为“四面八方一个中”九路财神。

民间三大活财神(民间大财神河洛康百万)(1)

五路财神

除去这些神仙人物外,中国民间也有三大“活财神”——康百万、沈万三、阮子兰;与拥有聚宝盆的沈万三相比较,康百万虽然名声不显,但是“他”的财富却是跨明、清、民国三个历史时期,一直富裕了十二代四百多年之久,其财富富甲豫、鲁、陕三省,船行洛、黄、运、沂、泾、渭六河,良田高达数千顷,财富无以计数。

民间三大活财神(民间大财神河洛康百万)(2)

当时人云:“头枕泾阳、西安,脚踏临沂、济南;马跑千里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是其财富的真实写照。

一、康家发家史

康百万是一个家族的统称,位于中原河南省巩义市康店镇,中原河南的三大巨富之一。

民间三大活财神(民间大财神河洛康百万)(3)

康百万庄园

“康百万”并不是一个人,而是是明清以来对康应魁家族的统称,因慈禧太后的册封而名扬天下。“康百万”起家先靠河运发财致富,后靠土地积累大量财富,又靠“贡献”得官,多次得到朝廷赏赐,最高时官至三品,数次被清代朝廷钦加知府衔。

其家族尤以1901年花巨资建行宫、架浮桥、修御道,迎接两宫并贡献大量白银,受慈禧太后封赐而名扬天下。

民间三大活财神(民间大财神河洛康百万)(4)

慈禧太后

民间三大活财神(民间大财神河洛康百万)(5)

慈禧太后和李莲英

坊间传闻,在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的时候,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仓皇逃到西安避祸,等到八国联军抢占退出北京后,第二年也就是1901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从西安返回北京,当时路过河南巩县,但是当时河南正在闹饥荒,百姓食不果腹,地方财政亏空,当地官员无力接待这两位大清的主人,地方官员就让康家出资接待他们,可是河南官员不知道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是走水路还是旱路,因此就做了两手准备,一在东黑石关修建了一座行宫,并在洛河上驾起了一座浮桥,除此之外,又在巩县的洛河边上建造了五艘龙船,为了停泊这五艘龙船,又特意在南窑湾村北洛水东岸建船坞五座,俗称龙窑,而当时洛河发大水,慈禧和光绪没有走水路,到达巩义之后,只在行宫里住了一个晚上,在第二天临走之前,康家当家人康鸿猷通过李莲英向慈禧捐献了100万两白银,慈禧收到钱后非常高兴,就说了一句“不知此地还有百万富翁”,于是乎康百万这个名号就借慈禧的口名扬天下了。

在2012年上映了一部以康家人物为原型的电视剧——《康百万》,该剧演绎了康家兴衰的历史大戏。

该剧以河洛之畔的大户康家为聚焦点,描述了康家主人周若兰携幼子康悔文振兴家业、报效民族的故事。周若兰以河洛镇康家店起家,曾以开豆腐铺为生。几经曲折终于使康家店成为河洛一带赫赫有名的行旅客栈,并抚养康悔文长大成人。康悔文秉承“留余”古训,由农而商,以商养农,商农一体,最终形成了“头枕泾阳西安,脚踏临沂济南;马跑千里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的盛世伟业。

在外族入侵,国运危难,中华大地风雨如晦,黄河泛滥,致中原赤地千里之时,康家为解黎民 倒悬之苦,不惜倾家荡产,散财百万,救助灾民。康百万家族传承12代、历时400余年而不衰的传奇经历,也正是康家做人的“留余”理念影响。该剧揭示了几百年来,一直被奉为“中原活财神”的康家延续明、清、民国三个时代的故事。

二、康家百万庄园

康家在经历百年财富积累后,康氏家族第六代传人康绍敬开始修建的府邸,这是康百万庄园的原型,康家的第十二代家主康大勇于清代乾隆初年大建完成。

民间三大活财神(民间大财神河洛康百万)(6)

庄园背依邙山,面临洛水,因而有“金龟探水”的美称,是全国三大庄园(康百万庄园、刘氏庄园、牟氏庄园)之一。 与山西晋中乔家大院、河南安阳马氏庄园并称“中原三大官宅”,被誉为豫商精神家园,中原古建典范。

庄园是占地240余亩、包含19部分的庞大庄园。靠山筑窑洞,临街建楼房,濒河设码头,集农、官、商于一体,有33个庭院、53座楼房、73孔窑洞及房舍1300多间,庭院建筑为豫西地区典型的两进式四合院,兼具园林艺术和宫廷艺术特色。繁盛时期,庄园内的砖厂、木材厂、造船厂人来人往,康家主人足不出户便可满足一切生活所需。

民间三大活财神(民间大财神河洛康百万)(7)

雪后康百万庄园

现在属于国家4A级景区,康百万庄园如此庞大却仅有一个入口,庄园内部如同迷宫一般,如无人领路,陌生人很难找到出路;康百万庄园中有作为国家石刻定级标准的一级石刻门枕石,也是国家一级文物,还有耗时17000多个工时的金丝楠木木雕顶子床、汪氏石雕牌坊、砖雕康霖三碑楼等艺术精品。

民间三大活财神(民间大财神河洛康百万)(8)

一级文物枕石

康百万庄园还有中华名匾——“留余匾”,留余匾长1.65米,宽0.75米,是用黄杨木雕刻而成的,悬挂于康百万庄园主宅一座院子里的主客厅内。是康家教育子弟的家训匾,留余匾造型独特,形似一面展开的上凹下凸型旗帜。上凹意为:上留余于天,对得起朝廷;下凸意为:下留余于地,对得起百姓与子孙。

民间三大活财神(民间大财神河洛康百万)(9)

留余匾

民间三大活财神(民间大财神河洛康百万)(10)

康百万庄园收藏一幅“三大活财神”的木刻版年画。年画宣纸质地,长33厘米,宽22厘米,是20世纪80年代山东省日照市博物馆馆长参观康百万庄园时,从当地群众家中购买赠送给康百万庄园的珍贵礼品。年画上端由左至右标题:“河南有个沈万三、康百万、阮子兰三大家活财神”,这张年画也为康百万家族历史上在民间的显赫声誉和地位提供了有力佐证。

三、康家的民间传说

据说在明末的时候,当时天下大乱,一艘小船自洛阳顺河而下,行至巩县康店渡口。一老者站立船头,西望之下,但见夕阳红云,烟霞氤氲处,邙山起伏如五龙朝天,中间一峰,正是金龟探海之势,真乃风水宝地。于是,老者携带家小,弃舟登岸,访问村人,得知刚才所见之峰,名曰五圣顶,其下住一康姓人家。老者欣然投奔而去,并将女儿嫁与康家。此后,康家日渐发达,家族兴旺,终成一方富豪。

民间三大活财神(民间大财神河洛康百万)(11)

康百万庄园雪景

更有传说传出,老者原是洛阳一位朱姓大户,因乱离乡,无意间发现此处宝地,不惜以女相嫁,卜居之地乃独占鳌头之相,且康朱相配,有糠(康)猪(朱)得以茁壮,有猪(朱)糠(康)得以尽其用,正是天合佳偶。

而历史的真实是,明末李自成攻占洛阳,诛杀福王,李妃落难,被康家收留。其后,康家十一代传人康惠与李妃之女结婚,康家第十二代子孙皆出其门下。康朱联姻也确实为康家的兴盛发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康家的落寞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随着时代的风云变幻,兴盛的康家最终也落寞了。

在20世纪50年代,康百万庄园被政府公用。其中1/3的房屋被征用,用作政府办公、学校和邮局,其他2/3的房屋被分给了当地贫农。60年后,政府接管的1/3部分成为了现在的康百万庄园景区,而康家其他的房屋早已被水泥和瓷砖替代。

民间三大活财神(民间大财神河洛康百万)(12)

康百万庄园内景

虽然康百万庄园已不属于康家子孙,但是现在康家的子孙遍布全国各地,他们继承了家族的精神,这份传承在他们的人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让他们在社会有所成就。

现在的人们因为生活压力对于金钱有着强烈的欲望,很多人为了金钱失去方向,我们可以吸取康家的历史经验,为自己的生活创造更多的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