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如悬磬孟祥印,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禅门失巨匠?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禅门失巨匠(释室如悬磬)

禅门失巨匠

室如悬磬

孟祥印

“室如悬磬”这个成语不是很常见,很多人并不了解它的意思。《汉语成语词典》解释如下:悬,挂。磬,古代石制乐器,悬挂在架子上敲击。屋里像挂着的石磬一样,下面空无所有。形容穷得一无所有。

“室如悬磬”始见于《国语》。《国语·鲁语上》上记载:齐孝公来伐鲁,臧文仲欲以辞告,病焉,问于展禽。……展禽使乙喜以膏沐犒师……齐侯见使者曰:“鲁国恐乎?”对曰:“小人恐矣,君子则否。”齐侯曰:“室如悬磬,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

原来,在春秋时代,齐国、鲁国本是联盟国家,到了鲁僖公时背叛了齐国,与卫国、莒国订立盟约。这样,齐孝公恼怒,率领军队讨伐鲁国。鲁僖公求救于展禽(名获,字禽。即鲁国大夫柳下惠),展禽派了个能言善辩的族弟乙喜(即展喜 ,鲁国大夫)去犒劳齐军。乙喜不卑不亢地陈说了一大堆道理。齐孝公说:你们鲁国人不害怕吗?展喜说:小人才害怕呢,君子不害怕!齐孝公说:你们鲁国很穷,就像磬悬挂起来一样,野外连青草也不生,还凭借什么不害怕呢?展喜分辩说:我们凭的是道义,周天子命令我们两国永远和好,共同保卫周王朝。难道你们忘了姜太公与周公旦的友谊了吗?后来,齐孝公被说服了,与鲁国签订了合约,带兵回齐国去了。后来就用“室如悬磬”比喻一无所有,极其贫困。

下面列举几句该词的用例。

(1)汉代司马徽《诫子书》:“闻汝充役,室如悬磬,何以自辨?”

(2)唐代白居易《策林二·息游堕》:“劳逸既悬,利病相诱;则农夫之心,尽思释耒而倚市;织妇之手,皆欲投杼而刺文。致使田卒污莱,室如悬磬。”

(3)明代海瑞在《治安疏》中指出,嘉靖皇帝一意玄修,侈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致使“君道不正”“臣职不明”,天下“赋役增常”“室如悬磬”,乃至民间流传“嘉靖者,言 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海南日报》)

源自《语文报·高中版》第100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