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滑滑梯是很多人都有的童年记忆。假如在写字楼上班的你,可以滑着滑梯下楼,是不是觉得难以置信?这不是做梦,也不是“童话里的故事”,而是真实地发生在成都。

滑梯有多长?可以从几楼滑下来?体验感如何?快来看记者的实测体验吧!

玻璃滑梯70层多少米(全国首个多层滑梯楼)(1)

为什么要把滑梯加到建筑上

成都人把滑滑梯叫做“梭梭梭板”,第一个“梭”是动词,“梭梭板”就是滑梯的意思。在位于成都市星辉中路1号太升桥头,就矗立着这幢可以“梭梭梭板”下楼的建筑。

位于路口的这个多层建筑群,假如不仔细看的话,还不太容易看出来滑梯的所在。顺着路口向北转个弯,从大厦的西南门进入中庭,就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银色喇叭口,这就是滑梯在地面的出口了;而仰头看去,还可以看到好几个银色的滑梯。“建筑群的1号楼、3号楼分别有一组从楼顶到地面的分段滑梯,一共12段,其中最长的滑梯可以下两层楼,一共有两段,其他的都是只下一层楼的。”中建西南院设计二院主任建筑师、项目主创设计师刘芳铄告诉记者。

玻璃滑梯70层多少米(全国首个多层滑梯楼)(2)

为办公楼加上“梭梭板”——为什么会有如此天马行空的想法?

刘芳铄说,这源于自己的童年记忆,“这个设计希望以重温童趣的形式,给大家传递快乐的理念。考虑到这里入驻的都是设计机构,本身就是很活跃的一群人,希望他们在工作的间隙,可以通过滑滑梯得到放松。这里未来也会向市民开放,也希望借由滑梯 楼宇这个非常具有新鲜感的设计,吸引到更多的年轻人回流到曹家巷这个片区,增加这里的活力度。而对于附近的小朋友而言,我们希望这个建筑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共同记忆。”

玻璃滑梯70层多少米(全国首个多层滑梯楼)(3)

摄影 刘康仁

咋实现 老建筑“生出”12段“梭梭板”

本来只有楼梯的老建筑,不仅加上了电梯,还添了12段滑梯,而全楼还穿上了绿植“外套”。“焕新”后的老楼从平平无奇变得颜值很高,不仅活力满满,还绿意盎然,实现了“逆生长”。

那么,老楼上是如何能“生”出那么多的滑梯的呢?

玻璃滑梯70层多少米(全国首个多层滑梯楼)(4)

图据中建西南院

玻璃滑梯70层多少米(全国首个多层滑梯楼)(5)

“楼宇加滑梯的概念方案通过之后,我们就重点着手研究放置的空间条件。多段滑梯构成1号线、3号楼的两组通行环路,并结合立面绿化统筹考虑摆放位置;每一个滑梯的出口都要预留3米多的缓冲距离,这既需要充足的空间,也不能对办公空间有影响。为了确保滑梯的落地,我们也咨询了很多的厂家。”刘芳铄表示,在对老楼进行“爆改”的第一步,就是为了确保建筑安全,进行两次结构鉴定,然后采取了很多加强措施。

为了让滑梯的舒适度更高,采用了半透明的顶盖;为了尽量让夏天的滑梯内温度不会过高,设计团队给筒状的滑梯做了一个小小的通风模拟,通过上下管道的高差,形成了烟囱的“拔风效应”,结合绿植遮阴,营造了滑梯内部更适宜使用的风热环境。

【记者实测】

滑梯有平缓的也有刺激的

目前,该项目还在试运营中,没有正式对外开放,滑梯也还在优化完善中,暂未投入使用。为了带给读者第一手报道,经现场负责人准许,在符合相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记者对滑梯进行了体验。

通过试滑,记者发现二楼通向中庭、三楼通向二楼的两段滑梯,斜度比较大,稍显刺激;其余的滑梯都比较平缓。以后滑梯开放后,希望大家在遵守安全规定的前提下,有序进行体验,以免发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PS:除了滑梯,这里还有覆盖全楼多个外立面的“绿植外套”、有点考验大家勇气的玻璃栈道(下面就是车来车往的大马路)……亮点多多。大家可以从视频中一窥,也可以亲自到现场看看。

玻璃滑梯70层多少米(全国首个多层滑梯楼)(6)

玻璃滑梯70层多少米(全国首个多层滑梯楼)(7)

玻璃滑梯70层多少米(全国首个多层滑梯楼)(8)

玻璃滑梯70层多少米(全国首个多层滑梯楼)(9)

以上图据中建西南院

导航搜“留声记1982(马鞍南路39号)”即可。

【深度对话】

全新的城市更新模式 确保了创意的完整落地

在设计界,有这样的说法:不是缺乏天马行空、充满想象力的设计,而是缺乏敢把这些设计落地的甲方。那么,“滑梯楼”如此大胆的创意,又是如何从图上落到地上的呢?这背后,其实是有全新的城市更新模式作为支撑。

“作为中建西南院下属置业公司全过程开发及运营管理的项目,利用团队专业优势,发挥全过程管控能力,携手金牛区驷马桥街办,打造出了这样一个以设计师群落为主体的产业园区,并将立体花园式办公、时尚饮品和餐食,以及共享会议室、睡眠舱、健身房等设施融入其中,改旧建筑群为一个充满时尚与活力的城市新空间。”中建西南院(四川)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敏表示。

据介绍,该公司作为运营方,拥有项目15年的经营权,也因此主导项目落地的全过程,包括前期项目市场调研及定位、设计全过程管控(含方案评估、优化、专业及深化设计)、成本合约管控、工程实施管控、物业交付、招商及运营等,也是这种全生命周期的介入,才让“滑梯楼”可以从设计图变为实景图。

据悉,命名为“留声记·1982”的该项目将在近期正式亮相,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袁弘 视频 袁弘 责任编辑 何齐铁 实习编辑 卢娅芮 图片 袁弘 部分图片据中建西南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