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是国庆节啦,为了庆祝国家的生日,给了我们这7天长假。开心过节的同时,你真的了解国庆吗?让小编给你好好总结总结吧!别忘了给孩子讲讲这些知识。

国庆活动的小故事(给孩子讲讲几个有关国庆的小故事)(1)

国庆节的由来

1949年9月21日——政协第一届一次会议上毛泽东首次宣告新中国诞生!

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伟大的转变!

国庆活动的小故事(给孩子讲讲几个有关国庆的小故事)(2)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这里应该说明的一点是,早在1949年9月21日这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毛泽东就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那10月1日的国庆节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是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许广平发言说:“马叙伦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国庆日。”毛泽东说:“我们应做一提议,向政府建议,由政府决定。”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3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典礼,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于是,我们欢乐的国庆节就这样被定下来啦!从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为了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了!

国庆活动的小故事(给孩子讲讲几个有关国庆的小故事)(3)

国庆活动的小故事(给孩子讲讲几个有关国庆的小故事)(4)

天安门升旗仪式

升旗仪式是每一天都会完成的,但在国庆节这一天却是分外的受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的升起是令国人振奋的,在标志着国家正式独立复兴的特殊日子里,看着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已成为了国人的一种习俗。那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关于升国旗的一个小故事。

当毛泽东雄伟苍劲的声音通过无线电波传遍整个世界,宣告了一个旧社会的结束,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接着就是升国旗了,大典秘书长宣布:“请毛主席升国旗!”

一位站在毛主席身后的名叫苏冶的通信兵,和全部人一样为中国人民成立而激动,但他多了一份别人没有的紧张和压力。他的手也因这种激动和紧张而渗出了热汗,因为毛主席将在全世界人民使用他和一个战友的一项技术发明:用电钮升国旗。苏冶听到大典秘书长宣布的议程,立即上前一步,将一个遥控电钮递到毛主席的手中。

国庆活动的小故事(给孩子讲讲几个有关国庆的小故事)(5)

毛主席神采奕奕,表情庄重的按动电钮,在天安门广场上全部人的翘首以待中,遥控电钮树立启动旗杆下的马达,自动将一面长460公分、高338公分的五星红旗徐徐升向了明净的天空!

随着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升起,广场喇叭里响起来雄壮激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无线电波首次把国歌送遍五湖四海,送上九霄云外,送入每一个翻身做主,激动不已的中国人民心中!

此时,苏冶注意到了毛主席胸膛的起伏,一代伟人已情不自禁。突然,毛主席发出一声赞叹:“升得好哇!”此话通过扩音器回荡在广场。霎时,广场上一片欢腾,群情振奋。苏冶理解主席的话有两层意思,一是感慨中华民族终于升起了自己的第一面五星红旗,二是褒奖通信兵设计的遥控升旗十分先进。心潮澎湃的苏冶已泪湿眼帘。

国庆活动的小故事(给孩子讲讲几个有关国庆的小故事)(6)

国庆活动的小故事(给孩子讲讲几个有关国庆的小故事)(7)

阅兵式

在1950年至1959年期间,每一年的国庆日都会举办大型的庆典活动,而在这期间当然叶少不了我们的阅兵式,后来由于奉行了勤俭建国于是改成了“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

国庆活动的小故事(给孩子讲讲几个有关国庆的小故事)(8)

1950年十一是新中国的第一个国庆节,盛大的阅兵式上,驾驭白色骏马而来的骑兵部队最为壮观。

国庆活动的小故事(给孩子讲讲几个有关国庆的小故事)(9)

天公不作美,1956年的10月1日这天竟然下起来磅礴大雨!这是唯一一次雨中大阅兵,战士们的步伐怎能被大雨阻挡,迎着风雨,踏着水花,我们一样前进

国庆活动的小故事(给孩子讲讲几个有关国庆的小故事)(10)

英姿飒爽的女兵走向天安门,1958年国庆阅兵上,女民兵方队首次亮相,她们持枪行进,展现别样风采。

国庆活动的小故事(给孩子讲讲几个有关国庆的小故事)(11)

1984年,改革开放后首次国庆阅兵,邓小平爷爷检阅部队,第一次喊出了你们最熟悉的口号:

同志们好!

首长好!

同志们辛苦了!

为人民服务!

国庆活动的小故事(给孩子讲讲几个有关国庆的小故事)(12)

2015年9月3日纪念抗战胜利70年大阅兵

国庆活动的小故事(给孩子讲讲几个有关国庆的小故事)(13)

国庆活动的小故事(给孩子讲讲几个有关国庆的小故事)(14)

国庆活动的小故事(给孩子讲讲几个有关国庆的小故事)(15)

国庆活动的小故事(给孩子讲讲几个有关国庆的小故事)(16)

其实昨天9月30日,是第五个“烈士纪念日”,也是每个中国人应该铭记的日子。

据不完全统计,近代以来,约有2000万名烈士英勇牺牲,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和汗水守护我们的民族尊严。

今天是10月1日,是建国成立69周年的庆典日。“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愿在种花家”,我们岁月静好的背后,是有一群人在帮我们负重前行。

李德威

李德威,著名地质构造学家。

1990年,他参加了“西藏罗布莎铬铁矿大比例尺成矿预测”,发现许多与地质构造学说相矛盾的现象。

为了弄清原因,从那时开始,他每年都要花3至4个月的时间奔波在青藏高原,足迹几乎踏遍了高原的每一寸土地。

饿了就吃干粮,困了就睡岩缝,被老专家莫宣学院士戏称为“小山羊”。

今年三月当他的科研团队打出了”中国东部第一井“时,李德威却病了。

今年9月12日,化疗四次的他,在不能言语的弥留之际,躺在ICU病床上。

他借来护士的笔,颤抖地写下了“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10个大字,第一次写出来的字护士不大认识,他用尽力气写了第二次。

国庆活动的小故事(给孩子讲讲几个有关国庆的小故事)(17)

曾经,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呼号激励了无数为国家民族命运奋斗的人们。

而今,李德威式的科学工作者,又何尝不是在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为民族之复兴而献身?

黄旭华

黄旭华,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1958年,面对苏联领导人“核潜艇技术复杂,价格昂贵,你们搞不了的劝告,毛泽东同志一声令下,我国正式启动研制核潜艇。

国庆活动的小故事(给孩子讲讲几个有关国庆的小故事)(18)

“我那时就知道,研制核潜艇将成为我一辈子的事业。搞不出来,我死不瞑目!”

由于严格的保密制度,黄旭华不能向亲友透露自己实际上是干什么的。

再加上研制工作紧张,从1958~1986年,整整将近30年,他没有回过一次老家海丰,没有探望双亲。

国庆活动的小故事(给孩子讲讲几个有关国庆的小故事)(19)

“三哥的事情,大家要谅解,要理解。”

1987年,得知自己下落不明的三儿子,正是中国核潜艇总设计师时,93岁的老母亲召集子孙说了这样一句话。

她没想到,30年没回家、被家中兄妹埋怨成“不孝儿子”的三儿子,原来在为国家做着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黄旭华听后,忍不住流下了热泪。“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2016年,他在央视做演讲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们是中华民族的儿女,此生属于祖国,此生属于事业,此生属于核潜艇,此生无怨无悔!

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我国仅用10年的时间,就研制出了国外几十年才研制出的核潜艇,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

林俊德

林俊德,我国爆炸力学专家。

上世界50年代末,为了打破西方的核垄断,他来到西北大荒漠,开始了十年如一日的科研生活。

从1964年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1996年中国进行的最后一次地下核试验,他参与了中国的全部45次核试验。

停止核试验之后,他便投入国防尖端科技的研究中。谁知,晚年的他,却被癌症纠缠。

2012年,他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

虽然,病情恶化,大面积肠梗阻,肚子里充满胀气和腹水。但他却说:

“我不能躺下,躺下了,就起不来了!”

国庆活动的小故事(给孩子讲讲几个有关国庆的小故事)(20)

为了减少干扰,他两次让医生拔掉导流管和胃管。

就这样他戴着氧气面罩、身上插着十多根管子,颤巍巍地坐在办公桌前,对着笔记本电脑,一下一下地挪动着鼠标。

他几次问女儿:我的眼镜在哪儿?女儿说:眼镜戴着呢……

国庆活动的小故事(给孩子讲讲几个有关国庆的小故事)(21)

林俊德用这样的姿势,审阅了130多页,8万多字的学生论文的修改,写下了338字的评阅意见,交接了2项某重大国防科研尖端项目。

连续工作了2个多小时的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颤抖地对女儿说,盘,C盘我做完了。

国庆活动的小故事(给孩子讲讲几个有关国庆的小故事)(22)

手已经颤得握不住鼠标,眼睛也渐渐看不清了。

5月31日20时15分,林俊德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临终前,他早已安排好了后事,他说:一是一切从简,不收礼金;二是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三是把他埋在马兰。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你什么时候感觉到做中国人是自豪的?

下面有一条回答是:“新华社在回应美国对中国的八项条约:谈,我们大门敞开;打,我们奉陪到底。”

我泱泱大国,山河万里,哪怕是陷入暂时的困境,也从不缺傲人的风骨。

而这浩然风骨,正是来自于:

每一个超越生死之界浴血奋战的烈士、老兵;

每一个选择清贫度日的知识分子、科学家们;

每一个把最好的青春献给国家的军人、战士;

每一个在平凡岗位上,愿尽一己之力默默付出的素人;

所以,中国,叫我如何不爱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