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网络上有这么一句话:“人从诞生的那一刻开始,活着的时间,不过是过一天,就少一天而已。”
没有人可以活着离开这个世界,也没有人能够千秋万代,每个人都匆匆而来,然后匆匆而去,不带走一分,也不带走一毫,最后就是一场空。
以往很讨厌“空”这个字,认为人生不该是一场空。后来,等看遍了世事沧桑,才突然顿悟了,人活一世,本就是一个虚妄的过程罢了。
《金刚经》中有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你我所看到的一切表象,都是虚幻的,也是荒诞且不真实的。唯有我们破了这个“相”,我们才能更好地认知人生的意义。
过了50岁,我们会发现,人生就只有一条“若隐若现”的轨迹是真的,其他的东西都会烟消云散。而这条若隐若现的轨迹,便是人生之“归途”。
人老了,知天命了,也尝遍了人间的酸甜苦辣,这所谓的“归途”就来接我们回家了。
60年到70年出生的人,往后余生,就只有“归途”了。
02
60年出生的人,今年已经62岁了,也已经退休了,要么过上了无忧无虑的养老生活,要么依旧要外出打工,特别辛劳。
70年出生的人,今年已经52岁了,打拼了大半辈子,也知道自己有什么命数,人生的轨迹究竟要通向何方了。
每代人,都有着相同的经历:年轻气盛——中年劳碌——晚年退休——归期已近。到最后,就到了终点,完成了此生的使命。
有些时候,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人活着,为什么就不能长长久久,而会出现“归途”呢?
有一位老先生跟我说过一句话:“这个世界就那么大,人间的东西就那么多,用几十上百年的时间来经历,那就足够了。再多的时间,也毫无意义。”
人间,终究是“循环往复”的。一代人老去了,一代人又出生了,然后一直轮转下去,直到今时今日,直到未来,无穷无尽。
在这段短暂的人生旅途当中,我们会受尽折磨,也会感受到一丝的甘甜,什么能吃的苦我们都吃过,什么不幸的遭遇,我们也经历了。
慢慢地,人的心就冷漠了,人之观念就沧桑了。生活,也就如此,让我们一天天变老,也让我们一天天走向终点。
03
回想起年少之时,我们讨厌留在老家,就离开了父母,到了外地打工。离开了家乡,到了远方奋斗。那时候,我们觉得未来可期,岁月悠长。
等我们一直奋斗到了40岁,在某天夜里,我们望着窗外的风景,默默地吸烟,思绪突然紊乱了起来,有一个声音在告诉自己——你再怎么年轻,也终究老了。
上了年纪的我们,精力大不如从前了,工作的效率也越来越慢了。如果在私企打工,那我们也就身处于失业的边缘当中了。
那一刻,我们突然想回到老家,远离大城市,好好地陪伴在父母的身边,不愿时光再把我们的亲情也剥夺去了。
过了45岁,我们回到了家乡,才发觉一切都变了,以往的同伴各奔东西了,就连父母也老了,某些长辈也走了。不禁感慨,秋风早萧瑟,人事已全非。
再过几年,或者再过十年,父母归去了,我们的儿女长大了,有些人甚至成为了别人的爷爷奶奶。当我们抱着孙子,心中就只有一个想法,多陪伴他们一些时间吧。
因为我们都明白,日子,那是过一天,就少一天的。爷爷奶奶走了,父母逐渐老了,下一个就轮到我们了。你我,别无选择。
04
经历了这几年,望着身边有太多的人离去,我们也悟出了一个真相——谁也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个先到来。
有些中年人,还未到退休,就提前走人了;有些拼搏一生的普通人,还没有享过几天福,就到站下车了......越来越多的悲剧出现,越来越多的感慨油然而生。
如果你今年五十多岁了,那你不妨看看同学录,也看看每年去同学聚会的老同学们。每一年到场的人,都在减少,那些熟悉的面孔,都在悄悄地离开这个世界。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人生归途”吧。就如同苏轼所说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我们就如同蜉蝣一般,与天地来对比,不过是微尘而已。于沧海而言,我们也是其中的一颗米粒,微小到了极致,仿佛一眨眼就会消失一般。
人生自有归期,长江无穷无尽。人寿自有终点,人间永远留存。不要认为我们掌握了时间,掌握了命运,也许我们都只是人世间的过客罢了。
坐在列车上的我们,到点了要下车,到站了要挥手说再见。你我在这段归途当中,不妨活得快乐一点。毕竟,短短两三万天,眨眼而过。
文/舒山有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