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里看不见什么日常,满满的都是各种摇滚乐、迷幻电子乐、流行、说唱、洗脑神曲的分享。
甚至还会乐此不疲地更新着ta的“共享歌单”,但别人可能从未点开听过,更别说点赞......
为什么人会产生将歌曲分享给别人的冲动呢?
01.表达自我?or单纯想装X?
享受音乐是一种很私密的行为,我非常赞同。
演唱会上的人山人海并非是单纯冲着音乐去的,还是为一睹偶像的风采;
酒吧里三五成群,与音符一同下坠的人们,目的也不是欣赏音乐,而是期待那份喧闹的迷离,释放自我……
所以说享受音乐是一个人的事。
分享朋友圈的目的是表达自我、展现每个人生活中独特的一面。
恰恰有时候,不想或不能用言语表达的东西,反而能通过一首歌恰到好处地述说—— “这是在唱我。”
说到这里,你还记得上一次在朋友圈分享歌曲时的心情吗?
人,就是突然地就emo了起来。
深夜独自坐在静默的房间,满腔孤苦无处发泄,于是耳边响起音乐,然而越听越痛苦:痛,太痛了!
最终选择将那些疑似写给自己苦情歌分享到了朋友圈……
再者就是,偶像发布新歌,看电影时听到了某个心动BGM等等等等,都将化为分享到朋友圈的冲动。
其实还有一种心态:以分享的方式显示自己“逼格”很高。
找一些小众而冷门的歌曲,辅佐一句陌生而富有哲理的句子(最好还是英文配上汉译,以防看不懂),完美~
02.音乐也有“鄙视链”
除表达心情外,音乐也反映出了分享者的部分人格。
正如电影《音乐改变人生》中的主角所说的,“你可以通过他听的歌,了解这个人的很多方面”。
但你知不知道,音乐也有“鄙视链”?
臧鸿飞曾在《吐槽大会》上分享过这个话题:“玩古典的瞧不起玩爵士的,玩爵士的瞧不起玩摇滚的,玩摇滚的瞧不起玩流行的。”
音乐的美可以是雅的、俗的、崇高的、悲伤的......
那些崇尚“音乐鄙视链”的人看中的一点就是“音乐能量”。
他们认为一个音乐作品是由多种不同元素构成的,编曲、歌词、甚至唱功都是影响它的因素。
我们在欣赏音乐的时候,除了会欣赏上文中提到的“音乐能量”,其实还有很大部分关注点聚焦在了歌词本身所表达的价值观、演唱者的气质、表演时所传达给观众的情感……
它本就是由人创造的,是充满感性气质的艺术,怎能单纯用理性的价值来评判?
这样的“音乐鄙视链”只是少数人的自娱自乐,不应该成为主流的价值观。
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音乐人发现:现代音乐,作词往往是创作中最难的一步,常常陷入自己的世界,陶醉其中,而在旁人看来一头雾水,没有半分共鸣。
经过创作者缜密的思考,用艺术手段设计出来的歌词,往往比单纯“白话文”更加形象、贴切,集中地凝练字眼,从而才会打动人心。
近四十年作词经验的林秋离老师独创的“定位作词法”,一定能为音乐创作人们迎来作词上质的突破。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谁说流行乐一定要在“鄙视链”的底端?
通过精心打磨的音乐一定是有魅力的音乐!(别忘了学完课程后,把自己的大作分享到朋友圈哦~这次ta必定点赞!)
- // -
编辑:Riki.
文稿:MasterYi.
配图:Master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