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地,我的故乡

作者:谢龙飞

我和我的家乡经典散文(谢龙飞的散文我的家地)(1)

每个人都有他的出生地。我的出生地在湘中冷水江市铎山镇。那里, 谢姓居多, 故名谢铎山。据族谱记载, 元代年间, 谢熹隆在铎山开基建业, 繁衍后代, 使铎山兴旺发达。时至今曰, 铎山疆域扩展, 人才辈出, 物丰民富,美景如画。为了忘却的纪念, 特做家地简介。

铎山镇况:至2017年,辖20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面积52.29平方千米,人口46804人。是一块山美、水美、食美、人更美的神奇土地。

说山美, 美不胜收。东面,逶迤起伏的黄柏岭 , 延绵30里,青山滴翠, 接界新邵、涟源;南面,拔地而起的金竹山,从南走西, 翠屏重叠, 接界沙塘弯街道办事处;西面, 虎踞龙盘般的花山岭, 兔走鸟飞,花果飘香,接界梓龙乡周头湖; 北面, 奇峰突起的枫神山,枫叶火红,神殿玉立, 接界涟源。

这四座山岭,从东南西北, 接体抱团, 把整个铎山镇围成一块风水宝地。宝地上,山内有山,景致奇特, 独领风骚。

那石柱寨, 矗立于官溪村地界, 悬崖绝壁。站在上面, 风云生足下, 星斗列胸前。石鼓山, 形同石鼓, 山下有洞, 每至夜深人静, 山 风吹洞水, 洞水冲洞壁, 发出一阵阵“咚咚咚”的响声, 活象有人击皮鼓, 又似和尚敲木鱼。……

说水美,美得出奇。一般人认为, 铎山河里的水来自资江,可偏偏出人意外。早些年湖南省整治湘江水系时, 发现 湘水分流的若干支流中, 一条红线穿过二百多公里的山岭、沟壑 、乡村、城镇, 排开冷水江市內其他乡镇和资水, 直指铎山境地。红线所过之处, 便是湘江的水,铎山的河。

铎山河从金竹山和花山岭接身之处破土而出流往东北方向,从二十多里长的田垅中间穿过;田垅两岸一座座崭新的村落和一栋栋富民楼房;村落和富民楼房后面是种植瓜果蔬菜的旱土;旱土后面,舞动着两脉青山,如青蛇向东北蠕动, 倒映河水之中, 把河水染成一条宽约七、八米, 窄若三、四米的翡翠长龙, 鳞波荡漾, 浮光耀眼, 美丽极了。

铎山的河,流经不少村落, 村民们便把河段命上与村落对应的美名, 如:铎山河流经青龙村,就叫青龙河;流经怡兴店;便叫怡兴河; 流经龙潭村, 便叫龙潭河……这段河, 那段河, 连接成铎山河,坦坦荡荡, 呼呼喊喊, 勇往直前, 奔向远方。于是乎, 便有了出生于铎山的世界著名女作家谢冰莹的《小桥流水人家》一文, 教育部人教版把它放在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8课,把个铎山唱响于天南地北,无人不晓。怪不得熹隆公当年选铎山之地开基立业。

我和我的家乡经典散文(谢龙飞的散文我的家地)(2)

话说食美, 美得口馋。这里不但是鱼米之乡、五谷丰登之地,而且有千百年继往开来的牛全席。中国著名作家、首届国际亚洲太平洋战争文学奖第一名获得主林家品,和他的好友谢龙飞合写了长篇小说《花桥》,文中这样地描述着铎山的牛全席:

铎山河大湾的上游修了一座拱桥,拱桥上建造一间一间的小屋,小屋檐壁上画满美女,美女画像倒映水中,随着水波的晃动,如同美女在水中嬉戏。每当河潭孽龙出来时,乡人们就狠心杀牛,将牛肉抛入河中,孽龙伴着“美女”吃着牛肉,遂不再吞吃女孩。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些大胆的人在桥上的小屋里开始烹炒牛肉,一边吃着牛肉下酒,一边观看孽龙戏“美女”。渐渐地,这里就热闹起来,杀牛的人越来越多,烹调手艺也越来越高,从牛头到五脏六府, 到牛鞭、到牛尾, 刀功细做, 大火烹炒, 黄橙橙, 脆爽爽, 味美奇妙。来吃牛肉的人络绎不绝,做生意的人也看上了这个地方,纷纷从外地买牛来此贩卖。有人则把这条桥取名花桥。花桥牛肉的名声便越来越大。又不知在什么时候,这里出了一位武艺高强的人,以铁弓铁箭将那条孽龙射死。孽龙一死,深潭消失,风调雨顺,大河也成了一条蜿蜒流淌、清澈见底的小河。花桥的牛肉手艺则不断推陈出新,成了今天名闻省内外的牛全席。

有人作了一首打油诗,曰“花桥牛肉喷喷香,花桥美女伴君王,孽龙再不兴风浪,太平声里歌舞狂”。这打油诗落款为“随游生”,且注明作于清乾隆年间,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伪作,就是当今哪个来吃牛肉的人随手写在花桥檐栏上的。然而却有本地文人考证,说当年乾隆游江南,是来过此地呢,乾隆说不定就在这里吃过牛全席,故而诗中有“伴君王”之语;由这“伴君王”之语,又可说明这诗,也许真是乾隆年间秀才写的。那写诗的“随游生”知道后,笑得喷饭。但花桥的牛全席确实名播遐迩,是实实在在的。

说人美, 美得和气。和, 就是团结、和睦。铎山人在本土, 不管何姓,一家有难, 邻里相帮, 送钱送米, 共渡难关。龙台村怡兴店学生黄新长, 父亲早逝, 家境贫寒, 上学难以为继。同村的人就左右帮困, 帮他募捐筹款, 让他安心学习, 考上清华大学,后读研究生,成为栋梁之材。在外, 铎山人彬彬有礼, 予人为善, 与人深交, 受人尊重, 艰苦奋斗, 积极向上, 致使人才辈出, 什么少将、师长,书记、市长,教授、博士,主编、作家, 名师、名医 ……样样齐全。 气,就是豪气、才气、正气。

抗日名将李资深, 国民党军队交警纵队大队长,为抗日, 指挥车队, 纵横南北战场, 豪气洒江天; 中国第一女兵之称的凤宝一一谢冰莹, 不仅两次去外留学,而且在民族危难之际,毅然投笔从戎,两次从军。1926年进入武汉黄埔分校,随军北伐,跟随叶挺西征讨伐杨森、夏斗寅;1937年在长沙组织“湖南妇女战地服务团”,再次走上前线,以“救一伤兵,就是杀一敌人”的信念,于火线抢救伤员,在枪林弹雨中穿行,立下“不灭倭寇,誓不生还” 的 誓言,与胡兰畦女士一道被授予少将军衔。何香凝曾赠诗以赞:“征衣穿上到军中,巾帼英雄武士风。锦绣江山遭惨祸,深闺娘子去从戎。”同步; 谢冰莹笔耕不止, 随军写下《从军日记》不朽长篇, 成为中国现代第一个女兵作家, 被称为现代女兵文学之祖母。柳亚子先生称赞她是“绝技擅红妆,短笔长枪,文儒武侠一身当”的青史碌碌之才, 充满着爱国如家的浩然正气, 妙笔生辉的罕见之才。

这就是谢铎山,我的家地,我的故乡。

2022.7.29

我和我的家乡经典散文(谢龙飞的散文我的家地)(3)

作者简介:谢龙飞 原冷水江市市委副书记,著名作家,著有多部小说《花桥》《破局》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