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

湖北省内高速最新规划(近期湖北进入高速发展时期)(1)

湖北省内高速最新规划(近期湖北进入高速发展时期)(2)

2022年1月14日,距离2022壬寅虎年的到来,还有近半个月时间,此时全国人民正翘首以盼着农历新年的到来,而位处中国腹心的湖北省搞出了个大新闻。

当今时代,交通基建设施仍然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而对于号称九省通衢的千湖之省来说,就更是如此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湖北省到全国任何一个省份,都可以研究出来一条最多只需要经过两个省级行政单位,就可以抵达的路线(不信大家可以试一试)

早在新冠疫情爆发初期,我曾专门研究过,采取经行不停靠湖北的办法,虽有效降低国民感染新冠的风险,可也让全国众多站点的通达性大受影响,毕竟湖北省尤其是武汉市强大的地区性中转功能是不容忽视的。1月14日,湖北全省共计89个重大交通运输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为847亿元,其中高速公路项目7个、普通国省道项目37个以及农村公路项目34个,除此之外还有水运发展项目5个和物流站场项目6个,这无疑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中国各主要经济区▼

湖北省内高速最新规划(近期湖北进入高速发展时期)(3)

位处中国经济地理中心的湖北省,其交通经济收入不容小觑。根据2021年中国内地各省市GDP排行榜数据来看,早在去年10月,经过三个季度的恢复发展后,湖北省就一扫疫情阴霾,荣升为全国GDP同比增幅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

湖北省地处中原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西三角经济圈(川渝陕)以及珠三角经济圈的结合部,再加上湖北省国家级交通枢纽的地位,是中国未来发展必不可少的关键一环,中国任何一个地区的发展,都离不开湖北的参与不仅如此湖北省还是中国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区域,其对中国的对外开放有着重要的意义。

熟悉湖北的朋友,肯定都知道,湖北与周边各省没有很明显的自然边界划分,甚至还有着不少奇特的交叉地带。比如南阳盆地就为湖北、河南两省所共有,而和湖南之间也并不是完全按照长江天险划分的,甚至两省有过很长时间的共存史(湖广行省),而鄂西的恩施、十堰两地更是深入山区,与周边的重庆、湖南和贵州之间,更是没有明确的分界。

湖广行省▼

湖北省内高速最新规划(近期湖北进入高速发展时期)(4)

而这种情况发展到文化上,就更明显了。众所周知,武汉在湖北省一家独大的情况,一直饱受省内其他城市所诟病,不过综合分析下来,湖北确实需要一个强大的省会来保证不会出现散装化的情况。毕竟湖北不像其他周边省份那样,几乎全省都属于同一个文化圈,如江西、湖南。直到清康熙三年湖广分治(1664年)以前,湖北各区域均隶属于不同的行政单位,这也导致了各区域的文化,语言,风俗都更趋近周边省份,对武汉的文化认同有限。

虽然湖北省作为统一的行政单位出现较晚,可实际上早在2000余年前的两周时期,湖北省也曾经被一个政权所统一过。春秋晚期,周王室在经过数百年的动荡后已自身难保,而偏居南方的楚国,便乘机吞并了周天子监视他们的汉阳诸姬,并在汉阳诸姬昔日的领地上建立都城,史称“丹淅会和之地”(如今的河南淅川县)。占据此地的楚人,利用此地距离中原较近的优势,迅速将周人先进的文化科技化为己有,再结合蛮夷能征惯战的原始特性,最终令华夏震动。

而起初襄阳地区,也利用靠近中原的地理优势,成为了整个湖北发展最好的地区,不过随着中国经济重心不断的东移南下,土地更为平坦肥沃的江汉平原,迅速崛起并最终反超荆襄地区。而这种情况并不只是出现在湖北,比如广西长期的经济政治中心就是桂林地区,只不过由于受到战争(镇南关之战)以及经济(北方民众南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最终南宁成为了广西自治区的省会。

而湖北的省会变迁也是这样,毕竟近现代以前的湖北,比之整个北方中原地区,发展还是较为缓慢了一些,比如对争夺南阳盆地控制权所爆发的战争,往往以北方势力的胜利为结束。所以荆襄地区虽然是整个湖北最早接受北方先进文明的地区,可与此同时也过于靠近双方争夺焦点地区,纵使有山川河流的保护,鄂西北最终无法胜任统率整个湖北发展重任的。

南阳盆地

南北方实力争夺焦点地区▼

湖北省内高速最新规划(近期湖北进入高速发展时期)(5)

其实湖南和湖北共同的前身湖广行省,之所以会分开,也与战争有关,或者说是一场战争让帝国中央意识到了拆分湖广行省的必要性。

而且这场战争不在湖广内部,而是在湖广外部。

明朝末年,在明清改土归流的大背景下,贵州播州世袭土司杨应龙乘明军主力在朝鲜半岛援朝抗倭,遂起兵反明,席卷整个贵州,一度将战火带到了湘西,甚至还计划占据四川全域称霸一方。而此时在明朝的官方文件上,只设湖广巡抚一职统领湖广,主要负责的还是湖北地区。当叛乱发生后,偌大的湖广行省只有一位巡抚统治的弊病就显现出来了,毕竟湖广巡无法在确保省内大局稳定的情况下领军出战,最终在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时,由阁臣沈一贯上奏万历皇帝,并最终得到了万历皇帝的批准,至此湖南首次可以摆脱湖北的掌控,正式拥有了自己的省级行政长官——偏沅巡抚(首任巡抚为同进士出身的江铎,浙江杭州人)。江铎赴任后积极督办兵粮成功抵御杨氏叛军的攻击,并配合回援的明军(当时援朝抗倭战事已结束),最终平定了杨氏叛乱。

贵州▼

湖北省内高速最新规划(近期湖北进入高速发展时期)(6)

偏沅巡抚的偏指的是偏桥卫,其位于今天中国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已经是沅江的上游地区;而沅自然就是沅江流域了,其实从这个官名其实也能看出来当时的统治者仍然是不舍得将两湖彻底分开的。

其实最初拆分湖广行省的方案有三种,首先是完全以长江为分界,南北各属一省;其次是,以澧水和湖南北部复杂的湖泊为划分;而第三种拆分方式就是以洞庭湖为界了,这种以洞庭湖划分省界的方式,也并是湖南人民所希望的完美省界,毕竟洞庭湖仅仅覆盖了两省之间平原缺口的东部一角,其西侧仍然没有明确的地理阻隔。此种情况就导致双方难免会发生长期的冲突,不过相比较前两种方案,以洞庭湖为界的划分方式,是最好的了。

不过这种划分方式对湖南有些不公平,不过这并不能影响湖南的发展,比如在明代时期,湖南的书院数量就远超湖北,几乎是湖北的两倍。

明代全国书院分布▼

湖北省内高速最新规划(近期湖北进入高速发展时期)(7)

湖北作为一个既不沿海,全省人口也不算多的省份,发展成今日这个样子,已经相当不错了,无论是从人均还是总量上,都是可圈可点的。

时至今日,湖北受到疫情的影响综合实力虽有所下降,可仍然不容小觑,就拿武汉来说,其在华中地区的地位仍无法轻易撼动。在此不得不说,两湖之中的湖北还是比湖南占据了更好的天时与地利。新中国解放后,大量政治资源的倾斜,致使湖北迅速成为华中乃至全国的重要省份,而湖南能在今日全国高速发展的全局中,占得一席之地实属不易。当然近代以来,两湖的发展还得益于京广线的布局。今日两湖的发展仍然以各自省会独大,如何平衡省内发展,两兄弟又面临同样的问题了。

近些年来,整个湖南就是集中全湖南资源建设大长沙,发展长株潭来追赶武汉,而郑州也是试图建立起中原城市群来与武汉一较高下。而受到疫情严重打击的武汉,之所以没有被南北两个省会城市所反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武汉有长沙、郑州所没有的优势,那就是从清末至今武汉积累起来的人口经济实力、省会影响力以及城市知名度。

而至于长期以来被人广为诟病的武汉一家独大,挤压省内其他城市资源的观点,其实是对湖北究竟该如何更好更快发展的一种盲目性观点。就拿江苏来说,众所周知,江苏的GDP无论是总量还是人均,都位列我国前三,全国只有江苏省做到了这点,即使在省内名声不显的苏北五市,在全国范围内也是赫赫有名的,而江苏省的全省临海较近、人口众多和靠近上海的优势,湖北统统不具备,湖北最大的优势就是交通优势和清末以来奠定的工业基础。

如若说湖北不整合资源,让全省都进行平等发展的话,恐怕别说是发展,恐怕连守住现有地位都困难。以巨头东风企业为例,如果湖北省内没有武汉这个强大省会的存在,东风的总部可能早就迁到广州去了。恐怕十堰和襄阳连汽车周边行业的边角余料都吃不到。

而通过改革开放数十年的发展,实力强劲的武汉也正积极的带动省内其他地区的发展,诸如在湖北省内长期落后的恩施州,就早在数年前通了高铁(甚至比某些江苏省地区都要早),也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大大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湖北地形▼

湖北省内高速最新规划(近期湖北进入高速发展时期)(8)

而目前湖北在继续发展武汉同时,也早已开始着手进行以宜昌、襄阳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而且不只是湖北,如今全国上至中央下至地方也越来越来到注重对次级中心的发展,而这也是近期全国上下接连开展重大项目集体开工的原因所在(四川、福建厦门、上海浦东新区)。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武汉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与牺牲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有一定的关系。而2020年以来爆发的疫情,在给武汉和全国人民带来沉痛灾难的同时,也让武汉有机会停下来去调整落后的基建情况(不过这种机会,我们宁愿它从未出现过)。

武汉▼

湖北省内高速最新规划(近期湖北进入高速发展时期)(9)

湖北省内高速最新规划(近期湖北进入高速发展时期)(10)

如今的中国,新冠疫情已基本没有大规模的可能,我们已经有了足够的经验来预防它,不过由于目前国外的疫情依然严峻,中国的发展侧重点还应放在国内,而国家也是如此考虑的。去年12月以来,我国建成通车了多条高铁,这对号称九省通衢的武汉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

而未来的武汉和湖北,也可利用自身的交通优势,加强与其他省份的联系,并可随着广西北部湾、香港北部都会区、海南自贸港以及国内其他省份重大项目的陆续完工,在武汉引领下的湖北,未来的发展前景无疑会很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