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风浩荡】047||李 白⑥-2天生我材必有用:济世路上永远的苦行者

在这个世界上,人们永远都渴望并追求成功,可从来没有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事情;人们永远都在追求公平,却永远无法实现真正的公平。李白也是如此,这决不是上天对他的格外“照顾”。好在李白不是轻易言弃的人。他百折不挠,愈挫愈勇,千难万险炼就了他的钢铁意志,千劫百挠催发了他的浩然之气。

“长风破浪”,他梦寐以求,浩气如虹;“直挂云帆”,他英雄气长,志士气壮。这也是古今英雄志士共同的愿望,共同的气质,共同的抉择。李白是他们的代言人,喊出了他们久埋心底的豪迈,抖出了他们饱储于身的雄风!老杜说他:“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即使痛饮狂歌,李白也不改高调激进的本色。

李白一生都不曾服输,总认为自己身怀济世之才,追求“功成身退”。在短暂的失落之后,又信心百倍,气冲霄汉,因而有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言壮语。李白的这种济世之心,执著之情,一直延续到垂暮之年,仍有“愿雪会稽耻”、“沙漠收奇勋”的壮志豪言。

不管离庙堂有多远,一飞冲天,布衣探囊取卿相仍是他不变的梦想。

他失望与希望交织,痛苦中掩藏着热情,悲吟和叹息中伴随着美妙的幻想和豪迈的放歌。其壮怀激烈之豪情,犹洪钟大吕,永远激越地鼓荡在我们人生的征途,催迫着我们瞄准目标,挂起风帆,破浪远航!

唐人的执着常表现在三个方面:功业面前,理想不灭,心志不折,比如李白,比如杜甫;情感方面,坚如磐石,无怨无悔,比如元稹,比如李商隐;乡情方面,狐死首丘,落叶归根,比如贺知章,比如岑参。

李白的执着让我们知道,理想面前,既要固守,又要行动。

在李白身上,还体现着强烈的独立精神。不依从,不归附,不屈从权贵,因而,仕途蹭蹬,人生坎坷。但是,他独立于世,与天地相往来,傲岸行走于权场,潇洒纵横于江湖,表现出了特有的风流气质,这就是李白的独立风骨和自由精神。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是杜甫《饮中八仙歌》中写李白的诗句。李白诗歌、张旭草书、裴旻剑舞并称“唐朝三绝”。 这是唐文宗向全国发出的一道罕见的诏书。可见,李白诗歌在当时的巨大影响力。一个连皇帝老儿都不放在眼里的人,他狂放自许,率意行事,凌驾一切。这是老杜的评价,非李白本人的“自我标榜”!

独立精神是李白个性特质的显著标识。即使是他去求别人举荐自己,他一样的高调行事。“不屈己,不干人”,从不谦卑,不看人脸色,不仰人鼻息。他的自信超越了一般的人。这首《上李邕》很能说明问题。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李邕当时海内闻名,“素负美名……人间素有声称,后进不识,京洛阡陌聚观,以为古人。或传眉目有异,衣冠望风,寻访门巷。”对于这样一位高官名士,李白竟敢指名直斥,足见他的气量和胆识。“不屈己、不干人”,笑傲权贵,平交王侯,正是李白的本来面目。

李白常以大鹏自喻,这是独立自由的象征,又是惊世骇俗的理想和志趣的象征。

他还写过一首《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他自认为:我是天才,我是谪仙,最终是金粟如来!因为“天生我材必有用”,就该得到重用,就该天马行空,狂放而歌,率意而为。

尽管终身困蹇,他仍将这种秉性坚持到了生命的最后一息。

李白不是进士,不是状元,更不是权贵。李白以他自己的行为方式横绝千秋,独步古今。

和独立精神紧密依存的,是他的豪迈风骨。这一点,李白特别富有,是唐朝乃至中华文明史上的最大富翁。来看他这首《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没有天大的悲怨,就不会发出如此啸傲万物的诗情。

没有怀才不遇的失落,就不会有如此天大的悲怨。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是要他担起诗歌“雅声”的大任,否则,盛唐气象就缺乏足够的底气,唐人精神就缺乏特有的气质。

一个大悲的诗人,转瞬间又让人领略到了“散发弄扁舟”的快意。他“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壮心不已,激进不止。

人生有四季,不会一路皆春;人生有失落,不会天天艳阳。面对挫折,面对失败,总能找到恰当的理由说服自己,找到充足的依据激励自己,永不言弃,人生的景象才壮阔,人生的格局才博大。李白就是走在我们前面的典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的豪迈,他的韧性,激励了无数的后人。卧薪尝胆,十年生聚;面壁十年,韬光养晦。为的都是相时而动,东山再起。“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梁园吟》),尽管年龄早已过了“愤青”,他依然希望像东晋的谢安那样,终有一天会高卧而起,大济苍生。他没有选择陶渊明式的“击壤以自欢”(《感士不遇赋》),始终把“大济于苍生”作为人生奋进的主旋律。

李白为此上错了战船,引来牢狱之灾,流放之苦;为此,尽管贫病交加,仍要半百从军。他虽然壮志未酬,心愿未了,但他收获了壮阔的人生,不朽的诗歌;收获了百世流芳,万代敬仰。

“诗仙”,一个难以企及、更难逾越的海拔高度。铸就这个高度的是理想,信念,以及一往无前、永不言弃的坚持。正是这样的空前自信,超常毅力,李白才一路高歌猛进,将用世理想的大旗扛到了人生的终点。

李白的诗意境最好的(唐风浩荡047李白⑥-2天生我材必有用)(1)

李白的诗意境最好的(唐风浩荡047李白⑥-2天生我材必有用)(2)

李白的诗意境最好的(唐风浩荡047李白⑥-2天生我材必有用)(3)

李白的诗意境最好的(唐风浩荡047李白⑥-2天生我材必有用)(4)

李白的诗意境最好的(唐风浩荡047李白⑥-2天生我材必有用)(5)

李白的诗意境最好的(唐风浩荡047李白⑥-2天生我材必有用)(6)

李白的诗意境最好的(唐风浩荡047李白⑥-2天生我材必有用)(7)

李白的诗意境最好的(唐风浩荡047李白⑥-2天生我材必有用)(8)

李白的诗意境最好的(唐风浩荡047李白⑥-2天生我材必有用)(9)

李白的诗意境最好的(唐风浩荡047李白⑥-2天生我材必有用)(10)

李白的诗意境最好的(唐风浩荡047李白⑥-2天生我材必有用)(11)

李白的诗意境最好的(唐风浩荡047李白⑥-2天生我材必有用)(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