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内审员和监督员是实验室中不可缺少的关键岗位人员,他们在很多方面都是不同的,二者正常有效的工作,能够促进质量管理体系规范有序运作,今天给大家分别讲解一下内审员和质量监督元的任职条件和岗位职责,还有这两个岗位的不同,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检查员和内审员的区别?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检查员和内审员的区别(实验室内审员和质量监督员的区别)

检查员和内审员的区别

实验室内审员和监督员是实验室中不可缺少的关键岗位人员,他们在很多方面都是不同的,二者正常有效的工作,能够促进质量管理体系规范有序运作,今天给大家分别讲解一下内审员和质量监督元的任职条件和岗位职责,还有这两个岗位的不同

实验室内审员与监督员的职责

一、内审员:

(一)任职条件

1.经过实验室认可基本知识、管理体系审核要求、审核方法、审核技巧方面的系统培训并且考核合格;

2.具备进行内审的能力;

(二)岗位职责

1.参加内审员培训,熟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内审要求;

2.按照质量负责人的安排参加内部审核工作,并严格按照内部审核依据开展内审工作;

3.尊重客观证据,如何记录被审核方的实际状态,保证审核的客观、公正,独立做出判断,不屈服于各方面的压力,忠实于得出的客观结论;

4.开具不符合项报告及整改建议书;

5.对提交的审核记录及报告负责;

6.对审核发现的不符合项的纠正措施进行跟踪验证。

二、质量监督员:

(一)任职条件

1.获得主任的正式任命;

2.熟悉本公司监督范围内相关检测项目的技术要求;

3.熟悉本公司监督范围内涉及本公司管理体系文件中的各项规定;

4.具有对监督的结果进行综合评定的、保证监督工作有效性的能力;

(二)岗位职责

1.对检测人员的检测工作进行监督;

2.对检测的现场和操作过程、关键环节、主要的步骤、重要的检测任务以及新上岗的

人员进行重点监督;

3.当发现检测工作发生偏离,影响检测数据和结果时,有权要求中止检测工作;

4.对可能存在质量问题的检测工作提出复检要求;

5.发现结果存在问题时,有权建议停止检测工作;

6.配合技术负责人做好不符合项工作的调查分析。

内审员与质量监督员有什么区别?

内审员与质量监督员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两点:

1、岗位性质不一样:内审员一般为取得内审员资格证书的员工兼职,质量监督员为专职岗位,一般从经验丰富的质检员或工艺技术员中选拔产生。

2、工作范围不一样:内审员定期(一般每年一次,每次3-5天)参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质量监督员主要是日常监督产品质量判断是否符合技术标准、生产工艺纪律是否得到有效执行等。

3、职业发展方向有差异:内审员的职业发展方向为:内审组长、外审员、管理者代表;质量监督员的职业发展方向为:质量管理员、质量技术员、质量主管、技术主管等。

谁有资格当质量监督员?

《准则》 要求实验室必须设置监督员。应由熟悉各项检测和/或校准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的人员担任监督员,是对监督员的专业技术能力提出的要求。

1.同内审员一样,监督员多为兼职,其本职应为专业技术人员,只是监督本部门的检测和/或校准工作,要熟悉各项检测和/或校准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在监督领域内相对业务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才能更好履行监督职责。

2.专职管理人员和新参加工作人员是不能够胜任监督员岗位的,通俗的说,监督员应该具有较一般检测和/或校准人员更高的职业技能和专业判断力,相比较而言,是高一层次来实施监督,或至少是同一层次实施监督,这一点在无损伤检测实验室体现的尤为清晰。

质量重点监督的对象

应是检测人员(包括签约人员、额外技术人员及关键的支持人员),尤其是在培人员、新上岗人员和短期聘用人员等,必须对他们实施有效足够的监督。通过有效监督,才能保证工作质量。

监督员主要的监督内容

在ISO/IEC17025标准《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中在“技术要素”中将“人员”归结为决定实验室检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的第一个因素,对检测实验室的人员从技术能力、经验、所需专业知识、教育培训、工作职责和公正性等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所以说人是最主要的因素,人员资格及资格保持,熟悉作业指导书及执行情况,检验规程/规范的符合性,设备操作情况,环境、设施的符合性,样品标识情况,样品制备及试剂和消耗性材料的配置情况,抽样计划及执行情况(抽样计划在现场能否获得),原始记录及数据的核查情况,数据处理及判定,不确定度评审情况,结果报告的出具情况等。这些都是监督员主要的监督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