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故事之175(资治通鉴故事之175)(1)

李林甫早年是唐玄宗时期的户部侍郎,他心机深沉,阴险狡诈,通过结交宦官和嫔妃的家属了解到皇帝的举动和好恶,处处迎合皇帝的心意,所以很受赏识。唐玄宗初期最宠爱武惠妃,李林甫就向武惠妃表示自己会全力保护她的儿子寿王李瑁,武惠妃因此暗中协助李林甫,最后李林甫升官至宰相。

同为宰相的张九龄忠诚正直,才华横溢,很受皇帝器重,李林甫深为忌恨。他不断在皇帝耳边说张九龄的坏话,导致张九龄被疏远。李林甫推荐不学无术的萧炅担任户部侍郎,后来萧炅被中书侍郎严挺之弹劾降职,所以李林甫又深恨严挺之。李林甫找机会让人向皇帝告发严挺之徇私,贬了严挺之的官。张九龄因此被牵连,也被唐玄宗免去宰相职务。至此,李林甫大权独揽,如愿以偿。

李林甫为防止谏官们说自己的坏话,就召集他们说:“现在皇帝圣明,说什么就是什么,你们不要乱说话。学学皇宫里的马,好吃好喝别乱叫,哪匹马乱叫就会被杀掉,哪个人乱说话就会倒霉。”有人不顾李林甫恐吓继续向皇帝进谏,结果马上被免官。此后果然没人敢向皇帝进谏了。

李林甫最大的特点就是打压人才。凡是唐玄宗赏识的人,李林甫都与之结交。但只要这人的地位接近自己,李林甫就千方百计除掉他。一次,唐玄宗特别欣赏兵部侍郎卢循,李林甫担心卢循以后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就召见卢循的儿子说:“你父亲德高望重,现在交州(今越南)、广州需要人才,皇上有意让你父亲去,如果不去可能会丢官。我可以安排你父亲到其他地方去,你问问你父亲想去哪里?”卢循担心南方太偏远,就申请调去离京城稍近些的地方,李林甫顺水推舟,把卢循调出了朝廷,让他担任华州(今陕西华县)刺史,随后又假称卢循有病不能理政,把卢循再次贬官。

原中书侍郎严挺之被贬官后,唐玄宗有些后悔。一次对李林甫说:“严挺之现在在哪里?这是个人才,可以用一下。”当时严挺之正担任绛州刺史。李林甫退朝后召见严挺之的弟弟说:“皇上对你哥哥感情很深,你哥哥要想东山再起,必须要见到皇上才可以。你就让你哥哥上奏朝廷说自己中风了,请求回京治病,然后就有机会见到皇上了。”严挺之信以为真,照办了。李林甫趁机报告唐玄宗说:“严挺之年纪大了又得了中风,应该让他干些闲差,静心养病。”唐玄宗因为不能再重用严挺之而遗憾叹息了好久。严挺之后来被安排了一个无事可做的闲职。

唐玄宗很欣赏户部侍郎裴宽,李林甫担心裴宽被任命为宰相,所以处心积虑要除掉他。不久,兵部尚书裴敦打海盗归来谎报了部分军功,裴宽向唐玄宗报告了这些事。李林甫故意把此事泄露给裴敦,惹得裴敦贿赂皇帝身边的宫人诬告裴宽,结果裴宽被贬为睢阳太守。

人们因为李林甫表面上甜言蜜语,实际上却阴险狡诈,都说他是“口上有蜜,腹中藏剑”。“口蜜腹剑”的成语由此而来。

(张九龄是唐玄宗李隆基任用的最后一位贤相,此后李隆基逐渐贪图享乐不思进取,长期任用奸相李林甫,打击埋没了许多栋梁之才,为唐朝国运由盛转衰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