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教师报 作者:杜利媛看到语文报社公众号发的推送——第四届“语文报杯”全国语文微课大赛获奖名单公布,我迫不及待打开,一看,我几乎惊叫起来:“啊我获奖了——特等奖”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仔细查询,没错,就是我,获得初中组微课视频类特等奖,名列第二,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微课伴我成长内容?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微课伴我成长内容(公开课助推我成长)

微课伴我成长内容

来源:教师报 作者:杜利媛

看到语文报社公众号发的推送——第四届“语文报杯”全国语文微课大赛获奖名单公布,我迫不及待打开,一看,我几乎惊叫起来:“啊!我获奖了——特等奖!”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仔细查询,没错,就是我,获得初中组微课视频类特等奖,名列第二!

这次大赛共吸引全国30个省市的近8000名语文教师报名参赛,共收到参赛作品八千余件,经过严格的层层把关,我这个普通乡村教师能拿到这个大奖,确实令人讶异。然而,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任何成绩的取得从来都是努力的结果。我静下心来仔细想想,拿到这个奖项,虽说在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这一切,要归功于公开课的推动。

我的第一堂公开课,至今记忆犹新。那是我工作的第二年,教育局领导到我校视导检查,碰巧抽到我的课,那是一堂写作指导课——人物素描。我设置情境,让两名学生到台前表演,其他学生观察,然后运用我课前教的写作方法,写下“演员”们的言行举止。课堂上笑声连连,孩子们学得很轻松,领导在后面频频微笑、点头。我这个人嘛,有点“人来疯”,突然灵机一动:何不请领导为孩子们说几句话,再让孩子们写一写领导呢?我这样想,也这样做了。估计那位领导万万没想到,他会在听课时充当“模特”,遇到这样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新老师。校领导开会时,还特别表扬我和听课领导互动。我那第一堂公开课被评为区级优质课,我的第一个优质课!

窦桂梅老师说:“上公开课就像家中来客,必定要洒扫庭院、准备盛宴一样。其中有准备的紧张,更有展示的兴奋。就像居家过日子,如果没有客人,可能会终年粗茶淡饭。正是那经常光顾的客人使得我的‘家政技艺’一日千里……”这话真是说到我心坎上了,后来我在校内外上了多次公开课,我精心准备“招牌菜”,也受到多方一致好评——

听课老师纷纷说:“杜老师在课堂上好像会发光,听杜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能学到很多新方法,不知不觉记下很多笔记。”校领导听完我的《我的叔叔于勒》一课后,在教师会议上说:“杜老师是个很有潜力的老师,我们准备培养她成为名师。”三年前,区教师发展中心张琦主任到我校调研,听完我的《呼兰河传》一课后,大为赞赏,他说:“杜老师的课堂快乐而又高效,值得向全区推广。” 参加宿城区乡村教师培育站,我到外校上了一堂学员交流课——《蝉》,下课后,学生将我团团围住,问我要QQ号、电话号码……培育站的主持人、特级教师高行亮老师称赞道:“杜老师课堂驾驭能力很强,把所有学生都调动起来了,字写得也很漂亮……”

慢慢地,我找到了上课的感觉。最近两年,我积极上网观看名师教学视频,阅读专业书籍,从中获益良多。我更是把每次家常课都当作公开课来认真对待,精心设计出七八两个年级的四册导学案,去年相继获得市级、省级优课比赛一等奖。

这次的获奖微课,也源于我的一堂校内公开课——《与朱元思书》。当时上完课后,听课老师给了比较高的评价,可以用四个字来归纳一下:实在、灵动。说它实在是因为教师设计的导学案,成为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展示、课后巩固的载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灵动则体现在:教师一番入情入境的朗读让学生“神游”富春江,走进文本。通过对“吴均”的采访,感知文章内容、厘清结构和所表达的情感。通过争论,让学生明白写景要抓住特点,并感知了文中所描写的景物特征,进而水到渠成地提炼出本文的写作技巧,赏析语言特点,徐徐生成板书。通过对对联、画山水画、当导游三个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受于永正老师的影响,我一直致力于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本堂课教师充满激情,元气满满,肢体语言丰富,课堂上不时发出愉悦的笑声,学生学得较为轻松。

这次的获奖,对我来说是鼓舞,更是鞭策。我知道,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还要多读书、多学习、多上公开课。成长,一直在路上;努力,就会有诗和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