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遥牛肉

山西平遥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山西十大名吃老字号(其中一个用几平米小摊实现了百万的年销售额)(1)

2003年12月2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平遥牛肉”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山西十大名吃老字号(其中一个用几平米小摊实现了百万的年销售额)(2)

平遥牛肉号称:“一头牛,一块肉,一撮盐,一口缸,一只锅,”五合一作为标准。平遥牛肉经历了西汉时期,牛肉的“先腌后煮”的技艺,到唐宋时期的“煮前腌肉”和“老汤煮肉”的技术改进阶段,又经历了明清时期的“熄火慢焖”的阶段,也就是后来的急火煮,慢火炖,熄火焖的煮、炖、焖的三道工艺。从此驰名外销更加强力,确立了名满三晋大地的地位。

二、太谷饼

俗话说: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歌唱家郭兰英的这首《夸土产》,就让山西晋中的太谷饼闻名天下。

山西十大名吃老字号(其中一个用几平米小摊实现了百万的年销售额)(3)

太谷饼号称“糕点之王” 具有甜而不腻,酥而不碎,味美鲜香,香而不厌等特点,以其香、酥、绵、软而闻名全国。

山西十大名吃老字号(其中一个用几平米小摊实现了百万的年销售额)(4)

太谷饼是面制炉烤的实心饼,当地俗称"干饼"、"烧饼"。饼呈圆形,直径11.65厘米,厚约六分,边与心的厚薄均匀,表皮为茶黄色,粘有脱了皮的芝麻仁。冷食此饼,而且储存时间长,久储味道不变,既可作茶点,也可旅行食用。因此,太谷饼还是人们相互馈赠的上好礼品。

三、上党猪汤

猪汤是山西长治上党地区久负盛名的汉族小吃,以煮熟的猪下水为食材,配以骨汤、陈醋和葱花。在荫城这个曾以铁货闻名于世的古镇上,这道不登大雅之堂的民间小吃流传百年,成了上党人离不开的美食。

山西十大名吃老字号(其中一个用几平米小摊实现了百万的年销售额)(5)

猪汤曾在2004年参加山西省第四届“汾酒杯”烹饪大赛中,荣获“山西名小吃”称号

山西十大名吃老字号(其中一个用几平米小摊实现了百万的年销售额)(6)

如今,这道小吃已经被人们慢慢所熟知和接受。同时也衍生出很多模仿者,即便如此,在上党地区还属于李氏猪汤最为出名。靠着三五平米的小摊儿,每天卖出几百碗甚至上千碗,年销售额高达数百万。

四、上党腊驴肉

俗话说的好:天上龙肉、地下驴肉。上党腊驴肉是山西长治市的传统名吃,起源唐宋、鼎盛明清,为宫廷贡品。其肉质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香味四溢、回味无穷。其因煮制时加入20多种草药与调料,还有一定的滋补作用。

山西十大名吃老字号(其中一个用几平米小摊实现了百万的年销售额)(7)

五、羊杂割

羊杂割是山西的一种地方小吃。据传,山西人吃杂割始于元朝,“杂割”一名是忽必烈之母所赐。羊杂最开始是怀仁的名吃,在雁北一带小有名气。过去怀仁和内蒙人吃羊肉的习惯不一样,内蒙人只吃肉,而怀仁人却在羊下水上做了一些文章,创造了一种美食叫“羊杂”。

山西十大名吃老字号(其中一个用几平米小摊实现了百万的年销售额)(8)

杂割在山西不同地区叫法不同,吃法也有不同。有曲沃、太原、大同为代表的南、中、北三路做法,一般来说每家店都是放一口大锅在火上,里面有老汤,配好的羊杂都放在一起等待下锅。羊杂里面都会配上粉条。各家的老汤不同配料不同,做出来的口味也不同。但是总体来讲和羊肉汤还是相似的。吃羊杂一般都是早饭时候,喝羊杂的时候要就着饼。

六、潞城甩饼

潞城甩饼是山西潞城地区独有的一种特色民间小吃,因起源于潞城,故又称潞城甩饼。

山西十大名吃老字号(其中一个用几平米小摊实现了百万的年销售额)(9)

山西十大名吃老字号(其中一个用几平米小摊实现了百万的年销售额)(10)

甩饼就是立春时春饼的一个品种,若要卷上肉制品或凉拌或炒成熟的菜肴即叫“春卷”,或叫“卷白馍” 。在潞城一带民间多用驴油制饼,吃甩饼时再卷上腊驴肉,油汪汪,香喷喷,口感外焦里软,不酥不烂,浓香可口,回味无穷。曾获多种奖项,受到食客好评。

七、头脑

太原小吃“头脑”又名“八珍汤”,是由黄芪、煨面、莲菜、羊肉、长山药、黄酒、酒糟、羊尾油配制而成,外加腌韭菜做引子。由明末清初著名文人,医学家傅山发明,为药膳食品,对人体有滋补作用。

山西十大名吃老字号(其中一个用几平米小摊实现了百万的年销售额)(11)

“头脑”是山西特有的一种传统小吃,为汤状食品。具有益气调元,滋补虚损,活血健胃,具有抚寒喘和强壮身体的作用

山西十大名吃老字号(其中一个用几平米小摊实现了百万的年销售额)(12)

把“头脑”当做食品的名称,大约始于十四世纪末(元朝末至明朝初)。《水浒》中有“赶碗头脑”的话,可见那个时期,社会上已经有了卖头脑的饭馆。

八、平遥碗托

平遥碗托是平遥由来已久的一种特色风味面食小吃,具有面质筋道、滑爽可口的特点。

山西十大名吃老字号(其中一个用几平米小摊实现了百万的年销售额)(13)

平遥的碗托由清光绪年间城南堡厨师董宣首创,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慈禧太后西逃西安途经平遥时,品尝这种食品后,赞不绝口。当场赐予重赏。于是,碗托名声大振,成为一种地方名吃。

山西十大名吃老字号(其中一个用几平米小摊实现了百万的年销售额)(14)

平遥的碗托有冷调、热炒两种食用方法。冷调是切成面条状放入然后加醋、蒜泥、芝麻、大料水、辣椒末、香油等即可。食用时有一种凉爽、清香、光滑可口的感受。热炒是将炒瓢内入入熟猪油,加入葱蒜后,将切成条状的碗倒入,加山药蛋丝或豆芽菜,再加大料水、酱油、醋等调味品。炒熟后香味四溢,诱人馋涎欲滴。

九、定襄蒸肉

定襄蒸肉是山西定襄塞北的一种特色名吃,相传为当地进贡宫廷之贡品,现在也是当地民间宴席必备佳肴之一。

山西十大名吃老字号(其中一个用几平米小摊实现了百万的年销售额)(15)

定襄蒸肉具有肉香扑鼻,回味无穷,多食不腻等特点,经常食用既补充必要的多种营养成份,又克服了肉类食品高脂肪、高胆固醇等弊病。它既是宴席及家庭餐桌上之理想佳肴,也是旅行野餐之方便食品,更可做访亲探友之馈赠礼品。

十、过油肉

过油肉是中国传统菜肴,在山西、江苏、上海和浙江地区都有,从选料到制作上都与众不同,山西过油肉较为出名,具有浓厚的山西地方特色,号称“三晋一味”。

山西十大名吃老字号(其中一个用几平米小摊实现了百万的年销售额)(16)

其起源于明代晋东名城平定(今山西省阳泉平定县),各地做法不一。较著名的有大同、太原、阳泉、晋城过油肉,晋城的“大米过油肉”,特色是多汤水,搭配刚出锅的大米饭一起吃堪称一绝。2018年9月10日,“中国菜”正式发布,“山西过油肉“被评为山西十大经典名菜。

山西十大名吃老字号(其中一个用几平米小摊实现了百万的年销售额)(17)

过油肉是一个官府名菜,后来传到了太原一带,并逐渐在山西传播开来。经过历代厨师的改进,此菜已达到了比较完善的程度,由于山西“过油肉”从选料到刀工,从腌浸到烹制,特别是在调味料的运用上,都有它的独到之处,明显体现了山西地方风味特色。山西人好吃醋,对醋的炒用在烹调中很有讲究,此菜的用醋方法便是一例。

欢迎留言互动!!!!关注我带你走进不一样的山西,体验不一样的晋商文化!!!下期为大家分享“山西陈醋”的小知识

山西十大名吃老字号(其中一个用几平米小摊实现了百万的年销售额)(18)

本文为原创,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