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号“中俄热点”综合报道:《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世界二战题材中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电影,是前苏联可以传之于世的一部经典作品。对中国的文学界影响深远,中国后来反映越战题材的文学及影视作品,如《西线轶事》《高山下的花环》等作品,明显受到《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影响。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同题材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1)

资料图:《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剧照

应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俄罗斯国防部亚历山大红旗歌舞团之邀,2018年9月11日、12日,中国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将在马林斯基剧院上演。

作为“中俄地方合作交流年”重点活动之一,此次国家大剧院“中俄友谊文化之旅”也是2018俄罗斯“中国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期间,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主创主演们还将走进圣彼得堡大学孔子学院、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等地,与俄罗斯文化艺术界人士展开对话与交流。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多年来,《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曾被多次改编成电影、话剧等艺术形式,其中,最写意的一种当属歌剧,比如丽莎最后牺牲在沼泽地,这个桥段中国导演王晓鹰就进行过很多设想,最后由舞蹈演员们一起以肢体表现出沼泽的纠缠与吞噬,而丽莎牺牲前的最后时刻处理成她挣脱出来片刻,并以非常幸福的状态演唱、憧憬一种美好生活,这就是非常有音乐有舞台特色的解读,写意而有力。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原著是苏联著名作家鲍里斯·利沃维奇·瓦西里耶夫的小说,小说以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讲述了几个女兵在二战中抗击德国侵略者的故事,讴歌了她们坚贞乐观的性格和勇于牺牲的精神。

小说作家瓦西里耶夫(1924-2013)曾在卫国战争期间自愿上前线。1941年7月,瓦西里耶夫在执行任务时,亲眼目睹了德国鬼子杀害两个姑娘的场景:“那里,在林中空地的生机勃勃的绿色草地上,在这块幽静中显得和平的草地上,被阳光晒暖的树叶和青草散发着阵阵的芳香。就在这里,我看见了两个被杀害的农村姑娘。法西斯破坏分子杀害了她们,只因为她们发现了敌人……后来,我又看到了不少令人悲痛的事情和死亡, 但那两个素不相识的姑娘却使我久久难于忘怀……”

“记忆的推动”使瓦西里耶夫于1969年写下中篇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小说通过一场规模不是很大的战争,通过五位女性战士的战斗与生活表现着对于“女性与战争”、残酷与美的思索,并且洋溢着浓浓的人情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