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有学问的化学问题 炉火纯青的化学知识(1)

学生问:老师,您好!有一个成语是炉火纯青,这是什么意思?其中有哪些化学知识?

老师答:古时候,长生不老和白日飞升一直是古代的炼丹家孜孜以求的目标。在长期的炼丹过程中,炼丹家认为掌握精确的火候控制是炼丹成败的关键。

古代的中国人很早就注意到,物质燃烧时温度不同,所对应的火焰颜色也不同。

如果燃烧温度在500℃以下时,炉火常呈暗黑色,当炉内温度升高到700℃时,火焰变为紫红色,这就是我们经常听说到的“炉火通红”,如果温度上升到800-900℃后,火焰就由红色变成黄色,当温度达到1200℃时,火焰发亮,逐渐变白,继续升到接近3000℃后,呈白热化,相当于灯泡钨丝发亮的温度,如果超过3000℃,火焰由白转蓝,这就是“炉火纯青”了,是燃烧温度的最高阶段。

《周礼·考工记》中有类似上述变化记载:凡铸金之状,金与锡。黑浊之气竭,黄白次之;黄白之气竭,青白次之;青白之气竭,青气次之;然后可铸也。这段描述是古代铸造师用火焰的颜色来判断什么时候可以铸造的经验记录。

非常有学问的化学问题 炉火纯青的化学知识(2)

网络图片

古代的炼丹家一般认为,当火焰达到“炉火纯青”时为火候正好,这时就能炼到长生不老的丹药,实际上在古时候一般是很难达到这样高的温度。

在化学学习中我们知道,煤炉中的碳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随着热空气上升与上层炽热的碳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可燃性。一氧化碳燃烧时发出蓝色的火焰。根据研究,我们知道。一氧化碳的着火点为650℃, 其燃烧温度在通常情况下大约为2095℃。有人认为这就是炉火纯青的含义。

非常有学问的化学问题 炉火纯青的化学知识(3)

现在我们常用“炉火纯青”这个成语来比喻一个人的学问或技艺的功力达到纯熟、完美的境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