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你是不是梅罗的拥趸,都必须承认一个事实,过去10年的足坛属于这两位旷世奇才,绝代双骄的分庭抗礼成为了无数球迷的青春回忆。而上一次足球世界因为两个人划分阵营,还要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克圣与贝皇共同书写了那个时代的传奇,至今他们的故事仍然代代相传。
有人曾说梅罗并非相同的位置,对比起来无法量化,其实克鲁伊夫与贝肯鲍尔的类型区别更大,绝大多数球迷甚至对他们的风格与踢法都没有直观的概念。今天笔者在这里也不想争论两人的高下,只是希望在对比之中,清晰地还原出岁月远去的车辙。
一.个人特质与场上位置
克鲁伊夫其实算是比较标准的9号位球员,生涯早期他也身披9号球衣,后来因为一个意外这个号码被阿贾克斯的队友“征用”了,他就索性选择了14号,这也成为了他最为显著的标志。
不过在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也就是克鲁伊夫出道的时候,9号球员已经不单是纯粹的射手,自从匈牙利黄金一代将中锋后撤的战术推向世界,就已经指明了正印中锋的发展方向,他们要变得更加全面,更深度地参与到比赛当中,而不是单纯地等待时机完成致命一击。
而米歇尔斯手下和阿贾克斯与荷兰国家队,彼时已经开始践行所谓的“全能足球”,也被人称作“全功全守”战术,这并非毫无章法的全员进攻或防守(极端造越位等情形只是个例),而是要在场上轮转中保证阵容结构的紧凑型。
这就要求外场的10名球员,即便因为比赛的流动性而分散到了球场的各个位置,他们到达新的区域之后,也要具备相应的能力,前锋也要做好拦截的准备,后卫插上也要有攻门的能力。
克鲁伊夫这种灵活也全面的9号位球员,与这样的战术相辅相成,他不但在20岁的时候就成为了荷甲联赛的最佳射手,而且还能深度回撤组织,成为一名司令塔型的球员。
更让人惊讶的是,由于他所在的体系整体覆盖面很广,单体跑动能力都很强,所以克鲁伊夫在场上时常要给队友补位,有时候即便回收到中圈腹地还不够。在1974年世界杯上,克圣有时候甚至会客串边后卫,因为苏比尔或者克罗尔会适时参与进攻,身后留下了巨大的空档。
也许今天的球迷觉得这些并不稀奇,顶尖职业球员都是多面手,一专多能似乎是标配,整支球队也不会墨守成规死板地去执行某种战术。但是请注意,笔者描述的是50年前的情形,那时老派慢节奏足球还是主流,正是荷兰“全能足球”破土而出,才将全新的战术理念推向世界,在当时就有评论家指出,荷兰人踢出了21世纪的足球,而克鲁伊夫正是他们这种足球的代言人。
贝肯鲍尔的位置解析要复杂一些,很多球迷都知道他是所谓的“自由人”,其实这个概念本身就比较模糊,而且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贝皇的能力很强,他能胜任外场的大多数位置。
在拜仁生涯的早期,贝肯鲍尔踢过边锋,后来成为了一名B2B中场,以1972年欧洲杯为界,在此之前活跃在顶级赛场的贝皇,多数时候还是中场球员,扮演424或者433阵型中的全能战士,即便在拜仁他已经开始后撤,但中卫或者自由人还不是他的标签。
其实在踢中场的时候,贝皇的全面素质已经显露无疑,进攻端他是一门重炮,时常能在关键时刻一锤定音或者力挽狂澜,1966年世界杯半决赛,以及1970年世界杯8强战,如果没有他的关键进球,苏联队和英格兰队可没有那么容易投降。
防守端自然不用多说,贝皇体格硬朗位置感好,而且作风勇猛顽强,是拼命三郎的类型。1970年世界杯半决赛,他在与意大利队的世纪大战中肩膀脱臼,却打上绷带继续战斗,这一幕50年后依然让人震撼不已。
基于这样的素质,又是天生的领袖,贝皇开始逐步尝试那时最有特色的“自由人”位置。在人盯人观念深入人心的时代,每名球员都有自己负责的防守人,但随着比赛节奏加快,还有一些天才球员能力突出,一个人可能无法应付。
这时候就必须解放一个单体能力很强的中卫出来,他不用负责盯人,而是游弋在防线周围,随时准备填补窟窿,哪里有危险他就会拍马赶到,相当于预备役的援兵。这种中卫也被称为“清道夫”,属于自由人的早期类型。
但上文已经提到,贝皇素质全面能力突出,仅仅扮演这样一个角色显然是大材小用了。他的位置虽然拖后,实质上却掌握了球权,是攻防转换的枢纽,能从防线开始发起进攻,自身推进甚至完成终结也毫无问题,所谓“进可直捣黄龙,退可一夫当关”。这是自由人的全新形态,可称为“完全体”或“究极体”自由人。
从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只要某支球队还沿用传统的人盯人防守,自由人的角色几乎是标配。而且球队的自由人一般都是领袖,后来的马特乌斯与巴雷西都扮演着类似的角色。
二.个人成就与团队荣誉
贝肯鲍尔是真正的大满贯球员,在拜仁俱乐部他们这代人是从无到有的开拓者,帮助一个二级联赛球队一路攀升,从国内杯赛冠军到顶级联赛冠军,从欧洲优胜者杯到欧冠三连冠,南大王的名号正是从贝皇时期开始叫响,直到今天他们依然是德国足坛的霸主。
国家队层面,贝肯鲍尔参加了三届世界杯,拿到了1次冠军1次亚军,另外1次也打进了四强。与此同时他参加了2届欧洲杯正赛,拿到了1冠1亚,放在任何年代这样的成就都不需要解释。更为重要的是,在群星璀璨的年代,他是唯一的领袖。
他个人也在1972年和1976年,收获了2次欧洲金球奖,虽然数量上不算多,但自他之后,主要依靠防守造诣成为金球先生的巨星,也只有卡纳瓦罗一人,内德维德可以勉强擦边,但他毕竟还是个全面的中场球员。
克鲁伊夫在俱乐部的成就,与贝肯鲍尔算是不相上下,数不胜数的国内奖杯可以放在一边,在贝皇拿下欧冠三连之前,克圣已经率先达成了这一伟业。自从上古五冠的皇马之后,阿贾克斯与拜仁轮流坐庄,直到40多年之后,当代球迷才能感受到连拿3次欧冠的球队是怎样的存在。
可能有人或疑惑,为什么克圣去了巴萨之后,仅仅拿到了1次西甲冠军,并没有其他的重要的荣誉入账;其实那并不是巴萨的高光岁月,仅仅这一座西甲奖杯,也是他们苦等14年的成果。一个人即便再伟大,也要有时代的潮流相伴,孤胆英雄的样子,参考梅罗在世界杯上的背影就一目了然了。
国家队层面那就是悲剧的故事了,1974年世界杯决赛,克圣直接败给了贝皇;1976年欧洲杯半决赛,面对实力明显不如自己的捷克斯洛伐克,他们却在大雨中迷失了,连复仇联邦德国的机会都没拿到,克圣一怒之下拂袖而去,自此再未正式归来(1977年退出荷兰国家队)。
个人荣誉层面,他倒是略微胜过贝皇一筹,同一时代他拿下了3座欧洲金球奖。最值得一提的便是1974年,在世界杯决赛直接交锋中输球,他却在第三次成为了金球先生,放在今天这是不敢想象的。
三.时代影响力与后世评价
从今天的风评来看,克圣与贝皇似乎旗鼓相当,另外由于巴萨系最近这些年的辉煌成就,克鲁伊夫的名号还要更响亮一些。其实从上文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出,论及个人荣誉两人没有本质差距,团队荣誉上贝肯鲍尔国家队完胜,按照今天的标准,他似乎天然超越克圣一筹,但一个人在足球世界的影响力远不是奖杯能完全决定的。
首先,克鲁伊夫是当代荷兰足球地位的奠基人,在他以及他这代球星(如内斯肯斯、胡尔绍夫、伦森布林克等)出道之前,荷兰(二战后)从未入围过世界杯正赛,即便不算鱼腩球队,也远远算不上什么劲旅,跟今天球迷们的印象相距甚远 。
在克圣之前的那些年中,荷兰也从未出现过真正的世界级巨星,法斯-威尔克斯这样的人物,即便是少年克圣的偶像,除了荷兰人估计也没多少球迷知道。虽说在欧洲杯蛮荒年代他们曾在预选赛有过灵光一现,但在1974年世界杯之前,除去前几年欧冠上的闪光,主流足球世界对他们的认知并不算多。
换句话说,今天你可能觉得荷兰队杀进那年世界杯决赛很正常,其实在一些行家看来,他们甚至能算得上黑马,毕竟预选赛阶段就险些被比利时淘汰出局,后来连克南美三强的表现实在令人目瞪口呆。从克圣之后,即便曾出现过人才断档,荷兰队一直被视为传统足球强国,没有人敢轻视他们。
虽说贝皇是当之无愧的德国足球第一人,但他却不是真正的奠基人。1954年伯尔尼奇迹的那代人,如弗里茨-瓦尔特、赫尔穆特-拉恩等名将,才是在战后重塑德国足球形象,重新被世界接纳的先驱。而且在贝皇出道之前,(联邦)德国队的成绩就已经相当出色,只不过他们这代人锦上添花,更显得出类拔萃。
从0到1是最难的过程,所以红军球迷最先歌颂的永远是比尔-香克利,即便佩斯利爵士日后的成就更高,也少有人认为他比香克利更加伟大。所以从奠基性贡献度上来说,克鲁伊夫要稍胜于贝肯鲍尔。
其次就是所谓的踢法集大成者,克鲁伊夫是全能足球的代言人,即便此前迪斯蒂法诺等人的比赛风格与他类似,但比赛强度和整体的节奏与后来差距较大,而同时代没有能跟克圣抗衡的同类型球员,所以他是一个门派的宗师,而且没有势均力敌的对手。
贝肯鲍尔是全能型自由人的集大成者,过去像国米的队长皮济与贝皇相比差距还是比较明显,博比-摩尔在进攻端的贡献较小,整体来看还是无法比肩贝皇。
但是与他同时代,甚至与他同年出生的一名自由人,在当年是与他齐名的。这就是智利历史最佳球员,南美历史第一中卫埃利亚斯-菲戈罗亚,这个名字即便对于骨灰级球迷来说都很陌生,但经历过那个时代的南美球迷,都将他奉若神明。
1974年世界杯小组赛,贝肯鲍尔曾与菲戈罗亚直接交手,赛前贝皇甚至谦虚地表示:“我是欧洲的菲戈罗亚”;尽管这只是一句玩笑话,但足以证明对手的江湖地位。所以在开宗立派这个层面,贝皇与克圣相比,同样稍逊一筹。
基于以上两点微弱的优势,克鲁伊夫才能在荣誉明显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在整体风评上完全不输贝肯鲍尔,甚至还略微占据上风。在任何年代世界杯冠军都是一锤定音的象征,更何况你在决赛中直接被一生之敌击败,但克圣终究不是一般的巨星,他能从宏观层面逆势而上弯道超车,后世的很多巨星没有这样的格局。
当然在今天争论两人孰高孰低没有价值,笔者是通过对比的方式,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对50年前的绝代双骄。克圣是浪漫的化身,贝皇是铁血的象征,同一时代能见证他们的传奇,是那一代球迷的幸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