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改变历史走向的前提下,把历史上明确记载较少的人物作为主角,加以发挥创造,把创造出的故事安放进大的历史框架中,这是很多古装剧通用的手法。《大明风华》就是这样一部古装剧,它选取的主角是历史上相关记载不多的孝恭孙皇后(朱瞻基的皇后),这位孙皇后在正史中甚至没有明确的名字在案,孙若微是其原著小说《六朝纪事》作者给她起的名字。

朱瞻基后面的几个皇帝不行(朱瞻基的两位皇后)(1)

当然,为了让故事更有戏剧性,《大明风华》还将朱瞻基的另一位皇后胡皇后设置为孙若微的妹妹。历史上,胡善祥在被立为皇后的第三年被废,朱瞻基其实并未挑出她明显的错处,废后的理由是她当时未能生儿子,此后孙贵妃得以上位升为皇后。

朱瞻基后面的几个皇帝不行(朱瞻基的两位皇后)(2)

在《大明风华》中,孙若微和胡善祥本是建文旧臣景清的后代。在朱棣肃清建文旧臣时,景清满门被诛杀。大女儿被曾深受景清大恩的孙愚所救,改名孙若微。小女儿则被皇孙朱瞻基拉走,被太子朱高炽藏在衣襟下躲过一劫。后被太子悄悄送到女官胡尚仪处抚养,改叫胡善祥。

朱瞻基后面的几个皇帝不行(朱瞻基的两位皇后)(3)

姐姐被孙愚带走后,与其他一些靖难遗孤在一起成长,片中未对她的成长历程有详细的刻画(不排除后期会以回忆的形式出现),她从一个官家小姐变成了平头百姓,不过至少她还活着,这已是不幸中的万幸。

朱瞻基后面的几个皇帝不行(朱瞻基的两位皇后)(4)

相比之下,妹妹被收养的过程则拥有更具体的戏份。胡善祥的养母是宫正司女官胡尚仪,是最重礼仪的冷面之人。最初见到这个脏兮兮的小女孩时,颇不以为意,只命人送她去浣衣局当个奴才坯子。但小女孩被拖走时,不住地看着尚仪侍弄的鸟儿学鸟叫,胡尚仪心有所动,把她留了下来。正是这个学鸟叫的举动,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

朱瞻基后面的几个皇帝不行(朱瞻基的两位皇后)(5)

胡尚仪是典型的为形势所逼,铸成了冰冷外壳,内心仍残存善念的女性角色。而这个小女孩就成为了她的善缘。她虽言语上对这女孩从不和蔼,每每斥责,并因为情知她是罪臣之女,而刻意不许她叫自己妈妈,而要叫姑姑。但看其情状,仍似母女,且胡尚仪让女孩跟了她的姓,改名为胡善祥。她的身份和所处的环境决定了她只能是个严母。

朱瞻基后面的几个皇帝不行(朱瞻基的两位皇后)(6)

转眼便是十年后,姐姐长成了汤唯,妹妹长成了邓家佳。一个在平民家庭如闲云野鹤般长大,立志要当反贼去诛杀朱棣;一个锦衣玉食在规矩和礼仪中成长,成为胡尚仪的得力助手。当年在一处玩耍的姐妹已是殊途,而她们日后还要与同一个男人产生瓜葛,这样的故事听起来不算新鲜,却总是吸引人往下看。

朱瞻基后面的几个皇帝不行(朱瞻基的两位皇后)(7)

《大明风华》的编剧(或者说其原著《六朝纪事》的作者),很圆满的在既定的历史中找到乐可以挖掘和遐想的人物,这样的人物为他们提供了较大的创作空间。孙若微所处的时代人事更替十分迅速,短短几十年内就经历了五帝六朝,人物的开合之大也注定这个故事会有较强的戏剧张力。姐妹间的殊途(或许也有同归)引人遐想。

被天性使然的学鸟叫行为改变命运的胡善祥已长大成人,她的命运注定还要被多次改写,只不过接下来她将自己去主动争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