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里来了一位奶奶,带着孙子来看生长发育。孩子今年14岁了,班上同龄的男孩,都170以上了,长得好的180的也有,这个孩子才153cm,相比起来他的身高像个小孩子,这种孩子是不是属于晚长?

踩入6大长高误区(踩入6大长高误区)(1)

孩子是不是晚长,要结合他的发育情况和骨龄。这个孩子没拍骨龄片,但是经过我面诊,他的脸上已经有青色的胡渣,也已经长了喉结,已经可以初步判断,孩子已经进入了青春期中后期,并不属于晚长的范畴,生长空间不大了!成年身高可能只有160左右。

踩入6大长高误区(踩入6大长高误区)(2)

仔细询问了奶奶,得知孩子父母从小不在身边,家里爷爷奶奶带孩子,喂养没有那么科学,观念也落后,孩子从小就不爱吃饭,挑食,又瘦又矮,但是爷爷奶奶也没当回事,觉得男孩子,长大了就高了、壮了,肯定是晚长!因此错过了干预实际,等到孩子14了,个头明显落后同龄人了,爷爷奶奶有点着急了,来找到我寻求帮助。

踩入6大长高误区(踩入6大长高误区)(3)

其实不仅老人,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长高也存在误区,比如以为孩子是晚长,盲目等待;比如以为孩子不长个,吃点钙片就行了...

今天我来罗列一下,家长们对于孩子长高,常犯的6大误区,看看你中了几条。

误区一:孩子长得慢是晚长,23还窜一窜?

孩子是不是晚长,取决于他的骨龄,并非看到孩子长得慢,就断定他是晚长;“23窜一窜”的说法也并不科学。现代社会,很少有孩子在20岁以后还长高的,相反,现在倒是有很多孩子会有性早熟、提前结束生长的情况。盲目等待孩子晚长,会错过最佳干预时机。

踩入6大长高误区(踩入6大长高误区)(4)

误区二:等孩子发育了再干预?

孩子最终身高取决于青春期前的身高基础,期望把多年落下的身高任务,放在短暂的青春期弥补,效果肯定不如早期干预。

误区三:父母矮,孩子就长不高?父母高,孩子就一定长得高?

不要过分夸大了遗传对身高的影响。身高比较高的家长,不要掉以轻心;同时身高比较矮的家长不要消极面对,把环境因素做好,一定能够让孩子的身高潜能,得到适宜发挥!

误区四:孩子吃得好,就能长得高?

家长要明白:能吃不吸收,吃得再好也白搭!吃了同样的食物,吸收50%和吸收80%是完全不同的结果。

踩入6大长高误区(踩入6大长高误区)(5)

误区五:助长高,补钙就行?

单纯补钙并不能生成骨骼,骨骼生长靠的是生长激素和从食物中获取的蛋白质等。生长激素缺乏、挑食厌食、吸收差的孩子,单纯补钙依旧长不高,是做了无用功!

误区六:孩子营养不良,一味地进补!

吃太多进补的食物或者营养品,可能会导致孩子肥胖,骨龄偏大,骨骺线提前闭合,帮了倒忙!

踩入6大长高误区(踩入6大长高误区)(6)

这些误区你中了几条?很多家长拿自己的经验来赌孩子的成长,到头来发现自己赌错了,耽误了孩子仅有一次的成长。现在时代不同了,孩子的饮食、环境、生活习惯等等,和老一辈的都不一样了,不能再拿老观念来看待。

踩入6大长高误区(踩入6大长高误区)(7)

对于这个孩子,我建议奶奶先带他去拍个骨龄片,评估一下孩子还能长多少。

生活上保持情绪良好,不要有过大压力。同时,每天保证营养充足,肉蛋奶摄入均衡;保证9小时的睡眠;每天40分钟的摸高运动,以及配合中医中药综合调理,最后冲刺一下,用保守的调理方式,让孩子发挥身高的最高值。

踩入6大长高误区(踩入6大长高误区)(8)

#健康##儿童成长##儿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