磴口地名考

磴口设县

民国15年(公元1926)年,北方军阀混战,西北军被曹锟打败,冯玉祥到莫斯科寻求出路和支持。在得到苏联红军大批军用物资的支持下,冯玉祥回国响应北伐革命。9月16日,冯玉祥经乌兰巴托(库伦),越乌拉特草原,出乌不浪口,抵达五原县,遂将旧部召集,改“西北军”为“国民军联军”,于9月17日上午,在五原举行北伐誓师大会,并挥师挺进西北。

大军途经临河县到达磴口(今阿拉善左旗巴音木仁苏木,当时阿拉善王爷在磴口设乡级治所),冯玉祥看到从临河县到平罗县沿黄河数百里,人口集中,未设县治。而磴口又是水陆码头,商贾云集。特别是春夏秋运盐季节,磴口码头航船往返,川流不息,生意兴隆。此时,距磴口不远的三盛公是天主教的势力范围,教堂高耸,教会在其管理范围内出租土地、收取地租、承揽词讼、设置公堂,佃农不知有政府,只知有教会。于是,1926年11月20日,冯玉祥决定在磴口设县,名为磴口县,管理上至今乌海西王元地,下至今隆盛合、公地沿河一线,同时上报民国政府。民国18年(公元1929年)正式获得批准,1929年8月,磴口县政府在巴彦木仁正式挂牌。同年宁夏省建立,磴口县归宁夏省管辖。

1949年9月23日,宁夏省城解放,各地政权相继由中国人民解放军19兵团委派干部接管,而后移交中共中央西北局。1949年10月30日,中共宁夏省委组建并委派杨力生、李尔直一行32人到巴彦木仁,全面接管磴口县,但是当时的磴口县政府所在地被战争和匪患损毁严重。经过多方了解情况、勘察地形、分析形势,面对当时面临匪患、沙患、水患的磴口县,新中国磴口县第一任县委书记杨力生、县长李尔直带领新的县委、政府班子全体人员做出迁址三盛公的决定。1949年11月2日,中共磴口县委、磴口县人民政府在三盛公天主教堂附房正式宣布成立。磴口县仍归宁夏省管辖。

1954年4月,宁夏省蒙古自治区成立,辖阿拉善旗和磴口县。1954年10月撤销宁夏省,整建制划入甘肃省,磴口县随蒙古自治区划入甘肃省。1956年2月,成立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磴口县隶属于巴彦淖尔盟。1958年4月,撤销河套行政区并入巴彦淖尔盟,盟公署由巴音浩特市移至三盛公(今巴彦高勒镇)。1960年,磴口县改建为县级市,即巴彦高勒市。1964年撤销巴彦高勒市,恢复磴口县。1970年,巴彦淖尔盟开始迁往临河(当时临河县)。

磴口名考

磴口地名来历大致有三种说法。其一,根据各类词典中对于磴字解释为“石头台阶”,推断出此地原来有石头台阶,因而得名;其二,根据近年走访阿拉善档案馆馆员,馆员们凭借传说的信息,黄河巴彦木仁段河床下层土质坚硬,上覆土层松散,经河水天长日久冲刷,逐渐形成台阶。因地势优越,开辟为河运码头,故得名磴口,磴字意为坚硬的台阶;其三,也是走访阿拉善档案馆馆员们得到的信息,源自蒙语,当时磴口码头是阿拉善地区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阿拉善人民群众所需的生产生活物资主要由磴口码头上岸,阿拉善地区所产皮毛、甘草、苁蓉等土特产从磴口码头装船外运。由此,蒙语将此地称为“马儿镫”,汉语意为“出发”。由蒙语“马儿镫”逐渐演化成“磴口”这个地名。

磴口字考

从文字学角度查证,“磴”字未收入《说文解字》,但是《说文解字》中有“隥”字,解释为:(1)古同“磴”,阶梯;石级。(2)险峻的山坡。这个隥字也是形声字,右边“登”字表声,即读音,左边“阝”表形或意。“阝”在古文字中相当于今天的“阜”字,《說文解字》释其意为:大陸,山無石者,象形。其实就是比较高大的土山或土坡的意思。大部分左边为“阜”的字(即今天的“阝”),都有土山、土坡或类似的意思,最有代表性的比如今天的“陕”、“陇”、“陡”、“险”、“阻”等字。

既然有据可考,“磴”与“隥”字同义,且首先是阶梯的意思,那么磴口码头是石头台阶还是土质台阶这个问题就不一定要细究了吧?或者也可以更加诗意一点,给人们留下想象空间,如同黄河水恣意流淌,随时可能冲刷去某一段河岸边的土层和树木,《道德经》讲“大象无形”,哲学上说“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那么,这黄河堤岸如同世间万物,又何曾是固定的形状呢?

关于磴字的文字考证见下面几幅图片:

磴口黄河八公里处(磴口地名是怎么来的)(1)

磴口黄河八公里处(磴口地名是怎么来的)(2)

磴口黄河八公里处(磴口地名是怎么来的)(3)

磴口黄河八公里处(磴口地名是怎么来的)(4)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文字、图片:巴彦淖尔日报社通讯员 贺秀峰

编辑:乔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