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里经常会遇到消毒灭菌的情况,并且为了让环境更加健康,为了让医疗达到最好的效果,消毒灭菌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那么消毒与灭菌的区别是什么呢?,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灭菌与消毒的差别?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灭菌与消毒的差别(你知道消毒和灭菌区别吗)

灭菌与消毒的差别

医院里经常会遇到消毒灭菌的情况,并且为了让环境更加健康,为了让医疗达到最好的效果,消毒灭菌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那么消毒与灭菌的区别是什么呢?

先来看一下消毒和灭菌的定义:

消毒通常指的是将病原微生物杀死,但是不能有效地将细菌芽孢给杀死。一般都会使用化学的方法来达到非常好的消毒效果,一般这种化学药剂被称为消毒剂,并且消毒也是为了防止病原体在社会中散播,防止流行病的发生。其次也是为了防止病人之间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再者是为了保护医护工作人员避免被传染。

灭菌是用强烈的理化因素将物体中或者外部的所有微生物都杀灭,让这些微生物失去繁殖能力和生长能力,灭菌使用的方法有射线灭菌,湿热灭菌,干热灭菌和过滤除菌等,并且需要根据不同的效果来采用不同的灭菌方法。

在WS/T 367-2012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术语中的3.16和3.17有如下描述:

灭菌水平: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达到无菌保证水平。达到灭菌水平常用的方法包括热力灭菌、辐射灭菌等物理灭菌方法,以及采用环氧乙烷、甲醛、戊二醛、过氧乙酸等化学灭菌剂在规定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灭菌的方法。

高水平消毒: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支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达到高水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含氯制剂、二氧化氯、邻苯二甲醛、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臭氧、碘酊等以及能达到灭菌效果的化学消毒剂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

以上所说到的化学法是指利用化学制剂来达到消毒和灭菌的方法。比如我们常用的“84”液、酒精、碘酒、高锰酸钾等。物理方法包括紫外线、红外线、超声波、热力、蒸汽等。而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高温、低温、干燥、光线和化学药物有很强的抵抗力,细菌的营养细胞在70℃-80℃时10分钟就死亡,而芽孢在120℃-140℃还能生存几小时。因此,能不能杀灭芽孢成为灭菌有效的重要指标。

消毒和灭菌的区别在于:

一、两者要求达到的处理水平不同,消毒只要求清除和杀灭病原微生物,使其数量减少到不再能引起人发病,灭菌不仅要求清除和杀灭病原微生物还要求将所有微生物全部清除和杀灭,包括芽孢。

二、两者选用的处理方法不同,灭菌与消毒相比要求更高,处理更难。

三、应用的场所与处理的物品不同,灭菌主要用于医院中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血液、体液、粘膜等)的诊疗用品,消毒用于处理日常生活和工作场所的物品、空气等。

那么在什么情况需要消毒、什么情况下需要灭菌呢?

比如说,我们身上因为受伤而留有伤口,那我们就需要对伤口进行消毒,常用的有碘伏。但是接触破损皮肤的诊疗器械和物品是需要灭菌的,如棉球、纱布。传染病人用过的餐具可以煮沸消毒或放在专用消毒柜中进行消毒,家里的地板、家具可用“84”液擦拭消毒,用过的被褥可置于太阳下暴晒消毒。由于灭菌条件较高,一般医院使用的较多,如做手术所用的器械,输液时用的输液器,包扎伤口用的敷料,做检查时用的各种穿刺针等。

通过以上的例子会发现一个特点,凡是接触完整皮肤、粘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需要消毒。接触非完整性皮肤、粘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需要灭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