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选择了烈火,我甘愿化为灰烬。

我的经济师之路,便是践行这句话之路。带着对工作的期待、对家人的责任,我的经济师之梦就此启航。

01考证的原因

我经历了人生中从未有过的迷茫和困惑,开始背负起了家庭的重担,也在这一年间见证了自己的渺小。

但是通过努力,我仍然取得了中级经济师资格,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取得了一点小小的筹码。

我下定决心离开我所在的单位。因为我们单位,官僚作风严重,事情总是推诿不决,而且以“能者多劳”为由,把大部分事情都推给我。但是在收入上却是吃“大锅饭”、劳而无所得。

为了即将出生的孩子,我下定决心离开这里,选择更好的单位,为家庭提供更优的保障,让自己的事业更上一层楼。

老科砍52分技巧(两科得分率均接近90)(1)

可是天不遂人愿,半年的努力换来的却是参加某单位招考考试笔试未通过的消息,一腔心血付诸东流,6月的我颓废而迷茫。

然而也正是在6月,我们单位调薪,并新招录一帮高材生,而我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经济条件,并适度将工作分摊出去。

但我随即便感到了巨大压力,因为这一拨人大部分都有着研究生以上学历,其中还有一部分人有CPA、律师执业资格以及各类职称证书。我这个本科学历又无任何职称的人,再次陷入了困惑。

经过7月份的思考,我决定先从职称入手弥补差距和不足。

02断断续续地学习

为此,我报考了中级经济师,并购买了课程。

在报考中级经济师的时候,我认为自己能够轻松考过,因为我是工商管理专业出身的学生,又报考了中级经济师的工商管理专业,听课嘛,只是为了稍微巩固一下!

至于经济基础不就是马克思或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吗,而管理就是我上大学学的管理学原理,至少我当时是这么认为的。

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虽然我从8月1日起就开始学习经济师课程了,但是我仍然很快就吃不消了。

因为,就学习时间而言,我是在职考证,6-9月单位又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我学习的时间非常有限,所能做到的仅仅是早晚在公交车上看一遍课程视频,中午把讲义看一遍,晚上回家做配套练习而已;

就学习内容而言,这两门科目的知识点琐碎又深奥,计算题又不容易理解。

由于没有时间复习,我就像“狗熊掰玉米”一样,掰一路、丢一路,稀里糊涂就到了九月中旬,而此刻的我,连基础班都没学完。

9月下旬,我的孩子就要出生了,为了陪我的家人、孩子,我休产假奔赴故乡。

在我孩子出生之前,我百无聊赖地点开了刘艳霞老师精讲班的最后一个视频。

刘老师说:从7月份开播以来,2个月才把这门课程讲完,感谢学员的支持,其实9月中旬之前,大家能把这门课学完都不晚,接下来还有模拟考、还有云私塾,如果各位学员能将基础班学两遍肯定能考过。

老科砍52分技巧(两科得分率均接近90)(2)

看完这个视频,我备受打击,因为我仅仅才把管理事务看了一遍,而经济基础才学了前三部分。

9月的倒数第二天,我的宝宝呱呱坠地,我当起了专职奶爸,在为孩子购买奶粉、纸尿裤等婴儿用品的时候,才感觉到了“肉疼”。

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我不得不在把孩子哄睡的期间,看刘老师的经济基础视频,在那个时候,我迷迷糊糊地看完了后三个部分。

10月6日,我回去工作,为孩子挣“奶粉钱”。临走时,我爸爸说这回我考经济师就有动力了,然而此时,我脑海中仍然一团浆糊。

03疯狂地冲刺

距离开考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再去学那个基础精讲班肯定是没时间了,而那个班的讲义又太多。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经济基础的讲义是122个PDF,专业课的讲义则是88个PDF,即便再看一遍也没有效果。

不过,好在我有购书时赠送的强化精华班,如何用好这些课程,便是重中之重。

为了用好接下来的时间和我手头的资料,我做了如下分析和安排:

(一)备考策略

经济师考试不同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等选拔性考试,是资格性考试,只要能够抓住主干和核心,得分率超过60%即可。基础精讲班122 88个课时和讲义把知识点讲的特别透彻,但是相应地也非常琐碎。

在我学过一遍有了一点点基础的前提下,应把重点放在精华班上,比如政府会计这一章改为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要将这两套资料结合着看,才有效果。

(二)学习安排

1.整合所学,形成体系(10月7日-10月21日)

由于堵车,我单位到我家单程需要1.5个小时,再加上周末,那24节课的经济基础和20节课的管理实务两周内搞定,应不成问题。而晚上的时间,我则用来看讲义和巩固记忆。

2.重点突破,夯实强化(10月21日-10月28日)

这一周,我系统地复习了前两周所学的知识,适度舍弃了较难记忆且较为琐碎的知识点,比如关于三个巴塞尔协议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规定、财政税收中关于特定行业不同税种的税率等。

同时对一些容易混淆的重点知识详加区分,如企业发展的战略,市场营销中的定价原则等。

3.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0月29日-11月2日)

这期间我开始做真题,这也是我第一次做真题。

我记得两门课的老师都说过要想考过经济师,必须做最近5年的真题才可以,但我在做了3套后发现,自己在第一套试卷中出现的错误,在第三套试卷中仍犯,这些套卷考查的知识点有很多高频考点,而这些题目似乎就是老师所说的“母题”。

自从看穿了重点和套路,我便没有再做任何真题和模拟题了,而是针对错误之处查漏补缺,又针对高频考点进一步强化,以便能应付多选题和不定项选择题。

因此,即便我11月3日到达考场之前,我所做的套卷也仅仅就是这3套真题,模拟题则一套没碰过。但经历了这三个阶段的学习,我自信我能通过考试。

04惊险无比的考试

考试当天下午,我在某电子职业学院考试,虽然我早早抵达了考点,但该学院之大仍出乎了我的想象。我狂奔着从考点门口到考场,用了二十分钟,而我到考场后距离考试便只有7分钟了。此时,我只有两个感觉,一是口渴,二是想上厕所。

可是,坐下答题之后,我很快就冷静下来了,逐字逐句地推敲,用心计算和做题。中途,我甚至还打算提前交卷十五分钟,然后出去上个厕所,再买瓶水,改善一下考试状态,因为我经济基础40分钟就做完了。

但有强迫症的我,还是又检查了两遍,计算题又仔细算了两次,我最终还是耗尽了这一个半小时。

而工商管理的题做的就不如经济基础题这么顺利了,尤其是有一篇综合分析题,完全是超纲的题目,书本上一点相关的知识点都没有。

但即便如此,我也没有乱选,对我所学的运营管理章节的知识点进行迁移,不确定的选项不选,确定的才选,因为漏只会少得一点分,错选就彻底没有分了。

考完试后,我就有了胜利的预感,并提前给家人“报喜”。可我的家人往我的微信发了一篇文章,大体意思是今年的中级经济师比以往难很多,尤其是工商管理超纲,我跟我家人说:放心吧,我不会失败的。

05顺利的结局

到了公布成绩的那一天,我收到短信。虽然那时我已经在为下一个目标而继续奋斗了,但我看到这个消息后,仍是颤颤巍巍、不能自已,也学不进去了。

经过紧张的查询,我的经济基础考了124,工商管理实务则考了126,两科的得分率均接近90%。

在这一年,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在繁重的工作任务中、在奔波于家庭生活之余,我竟然还能高分通过中级经济师考试,我自己都觉得是个奇迹。

对此,我只能说:感谢自己的眼光,更感谢自己的坚持!

借用刘老师的话,那就是:“中级经济师,我想我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