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在历史上可谓是一个知名度比较高的人物,年幼的他以“孔融让梨”故事家喻户晓。长大后的孔融也并没有让人失望,才气颇佳,虽身处三国乱世,却有个刚正不阿的性格。然而就是这个东汉末年一代名儒,每个人在孩提时期学习的好榜样,他的结局却不像我们以为的那样好。

由于孔融刚直的品性经常出言不逊挑衅三国时期的权臣曹操,最终忍无可忍曹操觉得孔融非杀不可。孔融在被处死时,哀求曹操的侍卫能不能放过自己的孩子。但是孔融七岁的女儿站出来说了8个字,简单明了的说出了自己的处境,后来,这8个字竟成了千古名句流传至今!

孔融犯了什么罪(七岁的女儿站出来说了8个字)(1)

在那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孔融(孔子的十九世孙)因为出身名门世家的缘故被人敬重,其四岁让梨的故事被人写进了《三字经》直至今日都被人所赞扬推崇。除了有良好深厚的家学渊源外,孔融自幼也是十分地勤奋好学,他的诗歌、文章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长大以后更是才华横溢,成为当时著名的文学家,也被后世称为“建安七子”之一。甚至是在他死后魏文帝曹丕还特地花重金征募他生前的文章想拿来拜读、学习。而他的为人更是刚直不阿,锋芒毕露地针砭时弊,也主张推行教化,宣扬仁政。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文采斐然、正直贤良的后世楷模,为何最后却令曹操不杀不可呢?大概一切都源于他的出言不逊。

孔融犯了什么罪(七岁的女儿站出来说了8个字)(2)

因少年时的孔融便有突出的才能,还是一位大孝子,后举荐在朝廷为官,但当时的董卓独揽朝政,依孔融的性格自然无法容忍,言辞时常激怒董卓,便在董卓谋划之下被调任到黄巾军最为猖狂的北海做了相国。但在担任北海相国职位时办学校,发展经济,做了不少实事,深受百姓好评。

后来,孔融受到征召,入朝为官,当时朝中是曹操独掌大权,在很多方面行事乖张,而孔融性格刚直,看不惯曹操的所作所为,因此经常用激烈的语言抨击实事,议论政治,对曹操进行讥讽,让曹操很没面子。曹操虽然大权在握,但是忌惮孔融的才名,也一时拿他没办法。

孔融犯了什么罪(七岁的女儿站出来说了8个字)(3)

公元204年,曹操攻下了邺城,袁熙败走,其家眷族人都还留在邺城。袁熙的老婆甄氏长得十分貌美,曹操和曹丕对甄氏都势在必得。眼看马上就要上演一幕,父子争夺人妻的戏码了。谁知,此时孔融竟跳了出来,成功吸引了曹操的火力。

曹操欲和其子曹丕抢夺袁熙之妻甄氏,这件事传到孔融耳中功,他二话不说写了封信给曹操:“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还不忘加上一句:“以今度之,想当然耳”!这不明摆着是把曹操比作纣王来讽刺他和儿子争夺女色?曹操一看:这人是在拐弯抹角的骂我呢!于是,曹操就在心里默默的给孔融记下来一笔。

孔融犯了什么罪(七岁的女儿站出来说了8个字)(4)

后来由于连年饥荒战乱天下粮食紧张,曹操为了节省粮食于是下了一道“禁酒令”,孔融生平最爱喝酒,得知此事后又给曹操写了一封信叫做《难曹公表制禁酒书》,书中大谈特谈喝酒的好处,陈列出历朝历代的圣贤先哲与酒的传奇佳话。最后公然讽刺曹操不懂酒来了一句“酒之为德久矣!”,意思是说曹操不懂酒,就是无德。

最终曹操被他三番五次的无礼挑衅彻底惹毛了。之前曹操一直顾虑这孔融在百姓中有很高的威望,所以没办法动他,但是后来因为有心人的诬陷和本身的不满实在累积的过多,曹操终于还是给孔融定了几个“欲图不轨”、“谤讪朝廷”的罪名,要把他处死,并且株连全家。

孔融犯了什么罪(七岁的女儿站出来说了8个字)(5)

等官兵去孔融家抓人时,孔融想到自己已有56岁高龄倒没有什么遗憾,但自己的儿女还很小(女儿年仅七岁、儿子不过九岁),便赶紧抓着身旁的侍卫问:“我的孩子都很小,也没有什么错,能不能放他们一马?”没等侍卫说话,年仅七岁的女儿拦住了孔融说了这么一句话:“覆巢之下,复有完卵?”意为倾覆的鸟巢下哪里还会有保存完好的鸟蛋呢,您被捕的话,我们又怎么会安然无恙呢?

果然到最后他的孩子也未能幸免,但是当时她女儿说的那句话却成了千古名句流传至今,常常被用来形容整体受难,其中的个体无法得到保全!孔融的女儿真不愧是名门之后,果然语出惊人!如果孔融当时遇到个仁慈的明君也不至于沦落于此,但偏偏他遇到的是曹操这样的“枭雄”,也只能为自己的口舌之快认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