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或成老人走失主因#

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庭生存状况调研报告》曾披露,截至2019年,中国有1000多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数量居全球各国之首,占世界痴呆总人口的25%。如今该数字仍在增加,预计到2050年患者数将超过4000万人。在老龄化趋势加剧的背景下,数量巨大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群体显然该得到更多的关切关怀。

大连阿尔茨海默病寻人(以科技寻人之善照拂)(1)

说起人称老年痴呆症的阿尔茨海默病,“记性不好爱忘事”成了很多人的刻板印象。可作为老年人健康第四大杀手的阿尔茨海默病,远不止健忘这么简单。神经内科专家张楠就曾说过,“在众多疾病当中,阿尔茨海默病的危害被长期低估了,它除了会‘偷走’人的记忆以外,还会使患者出现运动障碍,生活自理能力逐渐下降,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行为异常。”小说《恍惚的人》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特征也有过刻画:出门走失、不知饥饱、涂抹大便、动辄失控……

有网友形容,某种程度上,患者们似乎漂流到了“与世隔绝”的“阿尔茨海默病岛”上。可以说,被称作“脑海中橡皮擦”的阿尔茨海默病,擦掉的不光是患者记忆,还有他们的基本生活技能。“死亡不是真正的逝去,遗忘才是。”《寻梦环游记》的这句台词,就形象概括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生存状态。

很多人说,对待老弱病残孕的态度,反映着社会的人本温度。而兼具“老”“弱”“病”特征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理应得到足够的人本关怀,要努力用科学治疗与贴心照护让他们的记忆被擦除得慢一些,而不是认为“糊涂”“痴呆”是衰老表征继而对其无动于衷,抑或是因为无法治愈就不管不顾。

这类关怀还应秉持痛点导向,着眼于消除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常见困境,比如,容易走丢。几年前,民政部下属的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发布《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白皮书》披露,中国每年走失老人约为50万人,平均每天约有1370个走失老人案例发生,这其中,老年痴呆是重要原因。抖音平台接到的寻人求助中,47.2%(17133位)老人因为阿尔茨海默病走失,其中有36%阿尔茨海默病老人有过1次及以上走失经历。

在以往,老人走丢,家人最常见的寻人方式除了报案外,就是挨个地方找寻、贴小广告、登报登广播了,但囿于信息匹配度,其效率极低。而找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就更难了:他们经常忘记自己姓名、家庭地址、家人电话等信息,这会大幅增加寻人难度。过去7年找回逾300名走丢老人的北京市志援应急救援服务中心里的志愿者们就曾反映,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走丢,最大的问题在于,除了他们的家人,没有人知道他们走丢了,没有路人意识到他们是病人。

好在,技术的发展破解了寻人的“大海捞针”困境:无论是依托LBS(基于位置服务)功能的寻人信息推送与“信息找人”的算法推荐,还是人脸识别与DNA(脱氧核糖核酸)匹配技术,都以信息的精准匹配切实提升了寻人效率。而庞大的用户基数与低门槛的信息接收情境,又能带动更多人加入到助力寻亲寻人之列。

而将这些优势发挥得最充分的,无疑是时下正蔚为风行的短视频。短视频作为当下最时兴的信息接收载体,已在助力寻人等公益领域迸发出强大能量。2021年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高达9.34亿,网民渗透率超9成,这么高的覆盖率也为助力寻人提供了有力支撑。

湖北黄冈七旬老太,在2020年脑萎缩失去记忆后频繁离家出走,2021年到今年4月跑到武汉十几次;河南信阳老人马某,前几年患上阿尔茨海默病后总是疑神疑鬼,在疫情期间还因外出不得而威胁家人,他多次出走,有时家人几天才找到他……

在太多案例中,那些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走丢后,都是抖音、路人、警方等几方合力帮助患者家人找到了他们。截至2022年9月15日,抖音寻人累计帮助2586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回家。这无疑是短视频作为现代技术工具的正向价值在公益维度的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短视频寻人不是要做“孤勇者”,而是用科技连接点滴善意,画大以善为圆心的同心圆。互联网学者克莱·舍基就在《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中说到,技术的作用在于消除信息的地方局限和集体性反应所面临的壁垒这两大障碍。在他看来,社会化工具拉低了协作联动的门槛,带来了“社会联网”,让由易到难拾级而上的梯度化群体行为——共享、合作和集体行动变得更容易。

大连阿尔茨海默病寻人(以科技寻人之善照拂)(2)

抖音寻人就是这样:它非但打破了寻人的时空限制,还能通过广泛连接将那些细微善意聚沙成塔,发动他们共同参与到寻人中来。时至今日,抖音寻人已跟民政部、公安系统、救助站、公益组织(如宝贝回家)、志愿者等建立广泛联系,用信息连接,与善意接力,将用户群变成临时共助社区,借力完成信息“众筹”下的人人公益。这其中,每个转发的路人都是帮助寻人的毛细血管,他们被平台和科技连接、汇聚,最终形成了向善共同体。

这彰显了科技之善的深层次价值:它非但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尤其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等特殊弱势群体,还能凝聚起众多可以凝聚的力量,发掘整个社会的“向善力”,让社会更有温度。

而帮助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回家,就需要用善去驱动技术,用技术去发散善。奥斯卡获奖影片《困在时间里的父亲》里,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父亲安东尼叹息 “我的树叶都快凋零了”。用技术发散善,则能让树受到润泽。

亚里士多德说:一切技术、一切规划以及一切实践和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标。让科技之善照拂“阿尔茨海默病岛”,用社会关怀帮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对抗”遗忘和被遗忘,是整个社会在“以善促善”签到簿上的打卡。长此以往,伴随而至的自然是社会人文温度与文明水位的抬升,是更多人的向善而行、更多人内心的向阳而生。

仲鸣(媒体人)

编辑 刘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