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按照高考总分、总分相同再进一步按照预定规则参考各单科分数形成的排名位置,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高考位次和排名啥区别?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高考位次和排名啥区别(关于高考中的排位)

高考位次和排名啥区别

1.排位

是按照高考总分、总分相同再进一步按照预定规则参考各单科分数形成的排名位置。

每个考生都会有一个排位。

假设两个排位进行上述处理后,结果还相同(虽然这种情况极少),那么就取相同值。

排位是录取的决定因素,分数只是用来形成排位--这是由高考录取规则决定的。

由于试题难易总是会有波动,去年600分的录取结果不等于今年600分的录取结果。

由于每年的招生计划大致稳定,所以去年的20000排位的录取结果大致等同于今年20000排位的录取结果。

进一步,拿所在高中的分数作为参考,那更没有意义。因为不同高中的试题难易与高考的差异更大。

2.一分一段表

一分一段表就是高考分数与排位的对应关系表。

利用这个表,能够根据分数查到自己分数的最大排位。这句话隐含的一个意思是:总分相同的人会有很多,根据分数不同从几十到上千不等,所以在这个表中,只会给出这个分数的最大排位值。

对于考生,在收到高考分数结果时,会同时给出分数和排位,所以不用根据这个表去查。

这个表的作用是用于参考历史数据。比如你今年的排位是20000,你想知道去年20000这个排位有可能被哪些学校录取,假设你只有学校的录取分数,那么你可以使用去年的一分一段表进行转换后使用。

实际上,考试院在《报考指南》里会给出最低录取排位便于你参考、有些比较“以人为本”高校公布的数据中也会。

这就是为什么《高考志愿填报所需数据查询系统》里只有排位、没有分数的原因--要加上其实很简单、但加些毫无作用的东西只会起到干扰作用。好吧,姑且把这段当成嵌入式广告。

另外有一个需要一点点统计学基础去理解的结论:每年的高考分数波动、但分数差与排位差基本保持稳定---没事,看不懂无视、问题不大。

3.省排位转换

先说两个有可能大家都知道的前提:1)高考是按省为单位出计划、录取的;2)第1点的内容。

所以,需要知道省排位才能去填报高考志愿。而在高考出分前,无法获悉省排位。

但是,准备工作还是要做的,形成高考志愿预案是必须的!在此之前,能知道的只有校排位,以及一模、二模时可能知道的市排位。

所以,需要把校排位、市排位转换为省排位。

这两个的转换都是使用统计方法。首先是一个假设:每个市或者校,在较短的时间内,生源质量、教育质量变化不会很大,这使得最终的高考结果变化也不是很大。从而,市排位或校排位 与 省排位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关系。

这个假设从统计意义上是成立的。所以,我们可以使用过去几年的市排位 或 校排位 与省排位的对应关系,来进行省排位转换。

一个例子是:某高中校排300名基本每年省排都在8000多名。所以,假设某考生当前就在该校300名左右晃悠,就可以按照8000多排位来准备高考预案!

参考文章

以上文字,均有以往对应的比较长的图文对应。如果你有兴趣,可以按如下索引关系阅读原文:

1.“排位是录取的决定因素,分数只是用来形成排位--这是由高考录取规则决定的”:

《高考,请不要说分数。请说:排位、排位、排位!》

2.​“形成高考志愿预案是必须的”:《【必读、忠告】请开始准备高考志愿填报预案吧!》

3.“需要把校排位、市排位转换为省排位”​:《那么问题来了:当前只知道校排位,如何预测高考省排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