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运用表达

一、提炼与概括

提炼与概括是泰山区初中语文在语言运用的表达上最常考的题型之一,也是目前的主要题型。

定义:一般提供的是新闻或语段,让考生按要求提炼关键词或提取主要信息,用准确、简洁的语言列标题或概括大意。

特点:这是对语文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搜集处理信息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

常见问法:1.概括材料主要信息。

2.提取材料主要信息。

3.给新闻拟一个标题。

概括方法:

从宏观层面来讲,提炼概括的一般方法:

第一步:通读全文,把握要点。要在读的过程中,把握全文的要点,弄清全文主要意思,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第二步:审读题目,锁定区间。要认真审读题目,根据题干要求,锁定阅读区间,并进一步细致阅读。

第三步:细心探究,寻找标志。阅读时要善于发现文中的标志性语句。如文章的标题、主旨句、开头句、结尾句、过渡句、抒情句、议论句等,它们往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四步:比较辨别,提炼要点。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肯定会有很多相关信息涌入眼底,但只有通过比较和辨别,提炼要点,才能做到全面概括。另外,还要特别注意挖掘出一些隐含信息。

第五步:简洁明了,表述准确。在上一步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推敲要点,使答案简明、全面、准确。

从微观层面来讲,我们可以运用以下方法:

(1)摘句法。就是摘出文段的中心句。这种句子主要分布在三个地方:文首的总领句;文中的过渡句;文末的总结句。

(2)概括法。对于没有直接表述中心的文段,则需要仔细阅读文章,分清层次,进行归纳概括。常见的方法:归纳法,就是摘引段中的关键信息,然后进行整合;取主舍次法,就是对文段内容进行概括时,抓住主要的内容,舍去次要的内容。

(3)组合法。就是把文段几个并列层次的内容组合起来对于“新闻类”信息提炼题,导语是对新闻主体事件的高度概括,可从导语入手,提取关键词;如果材料没有导语,则需将各段关键信息提取概括,以防信息遗漏。可以用“人(物) 事件 结果”的模式回答。总之,要牢记“摘取导语再压缩,提炼要素要整合,独特信息须突出,恰当简称省字数”。

如果是拟写新闻标题,答题时更要特别注意导语的作用,导语是对一则新闻内容的概括,对我们拟写标题大有帮助。一般新闻的标题为“人物 事件”。新闻的标题要求高度概括,以醒目的形式直接揭示新闻的内容。

例:请将下列内容概括成一句话(不超过10字)

目前世界上已鉴定的生物物种有170多万种。本世纪80年代地球上平均均每天至少有一种生物灭绝,从1990年开始,平均每小时消失一个物种,到2000年,大约有100万种生物物种从地球上消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①这句话是这段文字所要表示的内在信息,或者是对这段文字进行一个总结,很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者说是人类文明的进步,物种灭绝的速度越来越快;②字数不超过10个。

答案:物种灭绝速度加快。

练习一: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2字)

目前,全球已有85个国家的2300余所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3000万外国人正在学习汉语。许多外国人为留学、就业、投资、贸易等,苦学“方块字”,苦练“中国话”。英国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拨款100万英镑普及汉语学习;美国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韩国不少企业都开设汉语学习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做题。

枯枝牡丹每年都是谷雨前后3日内开花,花信儿准确无误。此时,满因花开,姹紫嫣红,犹如胭脂凝成,美艳润泽,芬芳馥郁:衬托着花朵的叶片,繁茂厚实,青翠欲滴,主干却似饱经风霜、憔悴欲朽,如干柴一般,花艳干枯,令人惊奇。更奇的是,花瓣的数目随年份而变化,正常年份,每朵花多为十二瓣;闰年,每朵花多为十三瓣:济人孙一致有《醉杨妃》诗赞曰:风流当日拽红颜,天宝承恩独压班,尘暗胭脂零落尽,却余花影在人间。

请用简练的语言准确概括出“枯枝牡丹”的三个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三:用简练语言概括德国救援车辆极少因堵车而误事的原因。

德国交通法规定,如果遇到正在执行任务的消防车或急救车,“所有道路使用者必须立即让路”。在实际执行中,如果是双车道,则里道车尽量往里靠,外道车尽量往外靠,在中间给急救车让出一条路;如果是三车道或多车道,则紧急通道位于最里车道与紧靠其右侧的车道之间,最里车道的车辆往里靠,其右侧所有车道的车辆依次向右靠:德国人开车不随意并线、不塞惑、不抢行。因此,从来没有发生过因堵车致救援年辆无法及时到达救护现场或医院而误事的情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标语、广告

定义:标语、广告题是一种贴近生活、贴近大众的题型,要求学生结合文章与生活的实际,拟写出相应的标语或广告。

特点:一是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二是答案不唯一,鼓励创新,具有多元性。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和对社会生活的关注能力。

常见问法:1.设计或拟写标语、广告。

2. 赏析或评价标语、广告。

拟写标语、宣传语、广告

写好标语、宣传语、广告需注意:①要符合题意,明确主题,切忌不着边际、含糊不清。②内容要具有针对性。标语要有号召力、感染力,富有宣传教育意义,符合宣传目的。广告语要特点突出,语言生动、形象。③形式要尽量简洁明快,言简意赅。可以是一个简洁的句子,也可以是词组组合,还可以是对偶句,尽量用最简练的语言,不可拖沓冗长。④创作的角度要合理,力争做到既立意深远、主题突出,又新颖别致。⑤注意收集平时所见到的一些富有感染力、语言优美的口号标语,进行选择或加以修改。

具体来说:

第一步,选准切入点。

第二步,准确生动地表达。或运用质朴、平实的语言,或运用修辞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还要注意巧妙安排词语的顺序。

第三步,精心雕琢。争取打动人心、引起共鸣、引起震撼、引发深思。

例:学校门口的公路上,各种车辆行驶速度很快,对进出校门的学生造成很大的交通隐患,学校准

备在校内外各制作一块告示牌。请针对不同现象分别写出使人乐意接受的话语。(不要用类似“禁止”

的词语,每一句不得超过2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①标语事关交通安全,且起到警醒作用;②按照要求,要要在校内外各写出不一条,至少写两句。

答案:校内:高高兴兴出门,平平安安回家

校外: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练习一:黄河,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骄傲的词啊!她是中华大家庭里的巨龙,是中国的象征,是我们永远的母亲河,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去触摸她那历尽沧桑的面庞,去感受她博大的胸怀吧!

1、 请给这次活动拟一条主题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为这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二:为了使学生对名人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了解,对初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追星”现象加以正确引导,树立健康、高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市七中七(1)班开展了“我也追星的活动,邀请你参与活动。

1.为了激发同学们的活动的热情,请你拟写一则主题语,张贴在班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级开展“明星故事我来讲”活动,要求各小组作好准备工作,请你给第一组的同学提两条建议.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三:为了培养学习的阅读兴趣,学校准备组织一次全校性的读书活动。

1、请你给这次活动名=命一个名,要体现活动主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委员会请你就如何开展这次活动提两条建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图文转换类

(一)漫画类图文

1、关于漫画的构成要素

语言运用题考点(语言的运用与表达专项练习)(1)

一、试题类型

1、描述画面

2、提炼寓意

3、拟写标题

4、发表看法

二、描述画面

1、提问方式

A、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漫画

B、概括(或者说说)漫画的内容

2、答题要求

(1)审读构成要素

A、审读漫画中的人、景、物

B、不可忽视注释

(2)按照顺序描述

A、整体结构往往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中间到两边

B、人——景——物——注释(由主到次)

C、人:穿着——动作——神态

(3)客观描述画面

A、不可超越漫画所给 的图文信息

B、不可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不存在的东西

随堂练习一

语言运用题考点(语言的运用与表达专项练习)(2)

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漫画(8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提问方式

A、写出漫画的寓意

B、说说漫画的含义

C、概括漫画的主题

D、讽刺的社会现象

2、答题要求

A、审读构成要素:图+文(标题和注释,以及问题和材料)

B、结合现实,类比联想

3、答题格式

讽刺、批评/颂扬……的人/行为/现象,警示/启示/告诫/呼吁人们……

随堂练习二

语言运用题考点(语言的运用与表达专项练习)(3)

请概括漫画《孝子孝谁,如此孝顺》的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练习

一、请描述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写出它的寓意。

语言运用题考点(语言的运用与表达专项练习)(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图表信息概括题

(1)对表格内的基本内容进行概述。要忠实于表格的内容,不要想象或虚构。一般用主谓句陈述。主语一般是题目的调查对象,谓语部分概括主要数据的变化。

(2)分析总结从该表格中得出的观点或结论。答案包括调查的目的、比较数据后得出的结果或此结果所蕴含的意义。答案用语不能离开调查的对象、目的,可优先选用题中的词语。

2.直接表述图表信息题

(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审题时,要注意表头和注释,弄清说明对象和比较角度;还有题目中的句式要求和字数限制,有的题目还限定了以某个具体对象作为答案的主语。

(2)仔细分析图表,全面准确捕捉信息。如找出比较对象、比较角度、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等。

(3)依据题目要求,规范答题。

3.图表信息推断总结题

(1)注意题目中的标志性词语或语句。信息推断题的题目中往往有“该图表明(说明)了”“用一句话概括为”“所揭示的问题是”“从中可以看出(得出)”等标志性词语或语句。记得留意题目中的调查主体、调查目的。

(2)注意在表述中不能出现语病,反映事物变化规律的词要准确。

(3)复核答案,看是否存在遗漏、多余、误推等问题。

例:调查表

调查

项目

家庭作业情况

睡眠状况

吃早餐情况

体育锻炼情况

2小时以上

2小时以上

8小时以上

8小时以下

吃早餐

不吃早餐

1小时以上

1小时以下

84%

16%

27.5%

72.5%

70%

30%

21%

79%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该市小学五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表格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提供了四种情况,却只能填三个短语,解题时要注意抓住答案前的“普遍存在着”,排除并非普遍存在的“吃早餐情况”,就可得到正确答案。

①课业负担过重,②睡眠时间不足,③体育锻炼不够。

考生在解答图表题时,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顾此失彼,只看到图表的部分,因而未能将题目回答完整。图表的特点之一就是有横向和纵向两方面,就像数学上所讲的X轴和Y轴一样。考生要从这两方面去考虑,以免答题不完整。

随堂练习一:某校图书馆学生阅览室共有 10万册图书,在最近的一次图书状况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

语言运用题考点(语言的运用与表达专项练习)(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堂练习二:下面是我国城乡居民2003年和2004年投资于储蓄、国债、股票、保险的比例示意图,请用简要的文字表达出图中的意思。

语言运用题考点(语言的运用与表达专项练习)(6)

提示:可以比较这两幅图所示意的2003年与2004年城乡居民情况纵比;也可以在每一幅图内将几项投资进行横比,找出两幅图的共同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练习一:全球掀起汉语学习热潮

练习二:花信儿准;花艳干枯;花瓣儿数岁年份而变。

练习三:法律规定严明;避让方法合理;驾驶行为文明。

练习一:1、心系黄河,共建家园。 2、滔滔黄河水,悠悠儿女情。

练习二:1、正确追星,健康生活。 2、学明星品质,走健康人生。

练习三:1、书香满校园 办一期读书知识墙报;开一次读书交流心得会

(一)随堂练习一:图片中有两个人,前面一个人站在地上,神情显得有些着急,流出了汗水;后面的人则是站在一本立着的书上,且书上写着“读书”两个字。站在书上的人目视远方,背着双手,显得很是悠闲,并说出“看得更远了”的话来。

随堂练习二:这幅漫画讽刺了那些看着孝顺,却因各种荒诞的理由不陪伴自己父母的人,呼吁大家要多花点时间陪伴自己的父母亲。

综合练习:图画分为上下两半:上半部分,四只小狗从画面的一侧鱼贯而出,走在最前面的一只,眼睛上还架着一个望远镜,它们的前面不远处有一个敝开口的地窑;下半部分,画的是前面三只小狗掉入地窑的脚印和走在最后的戴着墨镜,手柱梯杖的小狗和他绕过地窑的脚印。

寓意:只把眼光盯着上面,好高静远最终只能是跌落深渊

只有脚踏实地才能向自己的目标靠近.

缺少自己的主张,一味追随别人的脚步,只能是步别人知后尘。

(二)随堂练习一:(1)该校80%的图书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现象。(2)学生不爱惜图书,社会公德意识淡薄。

随堂练习二:同2003年相比,2004年我国城乡居民投资的国债、股资、保险比例有所增加。2003、2004两年我国城乡居民投资储蓄的比例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