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的后代的过程。克隆技术从诞生的那天起就备受争议,支持者们认为它可以培育出优良的牲畜,或可克隆新的器官或组织来挽救人的生命;反对者则害怕出现克隆人,从而引发一系列社会和伦理问题。但无论如何,克隆技术都代表了我们这个时代最高的生物科技水平,其意义可与原子弹的出现相提并论。
克隆技术的第一次成功应用克隆动物的原始设想是由德国人汉斯·施佩曼于1938年提出的。但到1996年,所有利用动物体干细胞进行的克隆实验都未能取得成功。
1997年,英国科学家威尔穆特通过克隆动物干细胞,有史以来第一次克隆出一只存活的动物﹣-一只名为"多莉"的绵羊。这是克隆技术研究领域的巨大突破,从而为大规模复制动物优良品种和生产转基因动物提供了有效方法,并间接证明了人类利用克隆技术来复制自身是完全可行的。
克隆是如何进行的
克隆的基本过程是,先将含有完整遗传物质的供体细胞的核移植到取出了细胞核的卵细胞中,利用微电流刺激等方法,使两者融合为一体,然后促使这一新细胞分裂繁殖发育为胚胎。当胚胎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再植入动物子宫中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孕育,便可产下与提供细胞者基因相同的动物。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对供体细胞进行改造,那么克隆出的动物后代基因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造福人类的克隆技术克隆技术在农业,医学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克隆技术,可繁殖优良物种,从同一个体中复制出大量完全相同的纯正品种,且费时少、选育的品种性状稳定,不需再分离。
这一技术还能用来建造动物药厂,利用转基因技术将药物蛋白基因转移到动物中并使之在乳腺中表达,产生含有药物蛋白的乳汁,并利用克隆技术繁殖这种转基因动物,大量制造药物蛋白。
采用克隆技术,可以克隆异种纯系动物,提供移植器官。同时,可以建立实验动物模型,探索动物发病规律,并拯救濒危动物,保护生态平衡。克隆技术的应用可望人为地调节自然动物群体的兴衰,使之达到平衡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