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由知名戏剧厂牌“一台好戏”出品制作的话剧《大象之歌》中文版为亚洲大厦方寸剧场揭幕。“方寸剧场”原为星空间8号小剧场,之前曾是“一台好戏”《宇宙大明星》的驻演场地。今年7月,《宇宙大明星》收官之后,“一台好戏”决定将剧场全面改造为黑箱剧场,并将其命名为“方寸剧场”,寓意“方寸之间,自有天地”。

话剧《大象之歌》原版于2004年在加拿大首演,随后20年里,先后在美国、英国、法国、韩国等国上演,并被制作成多种语言版本。该剧荣获法国戏剧最高奖“莫里哀奖”最佳作品奖。2014年,《大象之歌》被改编为同名电影,由加拿大天才演员兼导演哈维尔·多兰主演,将这部作品推向更广泛的受众。

中山纪念堂话剧(亚洲大厦方寸剧场揭幕)(1)

2021年,曾出品《阿波罗尼亚》《桑塔露琪亚》《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阿加莎》等爆款音乐剧和《你好,我找Smith》《归来》等话剧的戏剧厂牌“一台好戏”宣布引进并制作话剧《大象之歌》中文版,并将其作为旗下全新黑箱剧场“方寸剧场”开幕大戏。

中山纪念堂话剧(亚洲大厦方寸剧场揭幕)(2)

《大象之歌》的故事发生在加拿大布罗维尔市的一座精神病院里。为了调查劳伦斯医生神秘失踪事件,院长格林伯格决定约见劳伦斯最后谈话的对象——精神病患者迈克尔。而一直保护着迈克尔的护士彼得森也时刻关注着这次约见。一场充斥着博弈、试探和诱惑的心理游戏展开,三个人物复杂的情感关系、迈克尔隐秘幽暗的精神世界也渐渐明晰……

中山纪念堂话剧(亚洲大厦方寸剧场揭幕)(3)

《大象之歌》全剧只有三个角色,但在100分钟的演绎中,剧情抽丝剥茧、层层推进。主人公丰沛的情感和充满张力的关系带来震撼与感动交织的观演体验。剧本原作者、加拿大剧作家Nicolas Billon寄语《大象之歌》中文版:“这部作品的核心也是关于人的愿望——我相信这是一种普遍的、希望无条件被爱的愿望。”

中山纪念堂话剧(亚洲大厦方寸剧场揭幕)(4)

围绕这一核心,中文版主创团队反复推敲剧本,在保留剧作内核的同时,结合电影版对剧本进行修改,将剧中人的行为进一步合理化,也将人物关系中隐藏的矛盾更明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话剧《大象之歌》中文版借由迈克尔的极端案例,将“原生家庭对人一生的影响”这一议题直观地展现给观众,进而抛出另一个更深层的问题:“一个人存在的价值是什么?”中文版导演陈志希望,走进剧场的每一位观众都可以更接纳、更爱自己一点。

舞美方面,话剧《大象之歌》中文版选用了极简风格:地台与天井创建出一个非写实的空间,配合意象化的灯光效果,呈现原本不可能呈现在舞台上的画面——观众可以直观体验到象群飞奔而来的压迫感,也能真实地走进迈克尔的回忆与幻梦,通过他的眼睛去感受那些加诸他身上的痛苦和欢愉,爱与死亡。

中山纪念堂话剧(亚洲大厦方寸剧场揭幕)(5)

目前,话剧《大象之歌》中文版8月21日到9月12日的场次已公开预售,后续将有更多场次开票,上海首轮演出结束后也将开启全国巡演。除了《大象之歌》,未来方寸剧场将致力于引进更多新题材、新概念、新形态的小剧场作品,并开展更多原创性内容的孵化和商业化培育。

“《大象之歌》和方寸剧场于我而言都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如何让较为深沉的题材被更多人接受和喜爱,如何让戏剧感染内心深处。”出品人、制作人、“一台好戏”创始人汉坤说,“我也在思考,除了更好的内容和更多的剧场,在观剧体验方面,我们能否为热爱戏剧的观众考虑得更为周全?”方寸剧场还首次开设了无障碍座席(轮椅位),为更多观众提供便捷、舒适的观剧环境。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图片来源:“一台好戏”提供

来源:作者:吴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