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西省中医院皮肤科

脚气和脚气病有什么区别?

脚气和脚气病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疾病。脚气的学名是足癣,俗名“香港脚”,是由致病性真菌引起的足部皮肤病。而脚气病的学名是维生素 B1(硫胺素)缺乏病,是常见的营养素缺乏病之一。

为什么会得脚气?

足癣是指由皮肤癣菌引起的足部浅表皮肤真菌感染,主要累及趾间、足跖及侧缘,严重时可波及足背及腕、踝部。湿热地区和高温季节是皮肤癣菌感染高发的促发因素。手足多汗、穿不透气的鞋子或免疫功能受损亦是重要的易感因素。

脚气的常见临床表现是什么?

水疱型--好发于趾间、足底及足侧,典型特征是深在性水疱,疱液清,疱壁厚,不易破。水疱可散在,也可融合成多房性大疱,瘙痒明显。

角化型--掌跖和足跟、角质增厚,表面粗糙脱屑,易发生皲裂,一般无瘙痒。

糜烂型--好发于趾间,表现为皮肤浸渍发白,糜烂渗液,继发感染后有恶臭味。

脚气该如何治疗?

脚气病与脚气有什么区别吗(脚气脚气病一字之差)(1)

得了脚气需要马上到正规医院进行及时、规范的治疗。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得了“脚气”后早期往往不会重视,或用各种偏方,导致轻则“脚气”反复发作,重则继发细菌感染的结果,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脚气治疗以外用药物为主,但需坚持用药,直至皮损完全消除后还需巩固半个月至一个月,很多患者见皮肤好转即刻停药,其实此刻真菌尚未完全清除,仍需坚持用药。外用药过程中可略扩大涂药面积,一般超出可见皮损范围的2~3厘米,外用药疗效不佳时可考虑口服药物,特别是有些范围大、炎症重的脚气,或有系统疾病如糖尿病结缔组织病等。

治疗脚气常见误区

1.用激素类药物治疗脚气,使用激素药物只能暂时缓解脚气因真菌生长引起的瘙痒、红肿等皮肤炎性症状,对真菌无杀伤作用;

2.爱用偏方,米醋泡脚、牙膏治脚气、黄豆泡脚等等,这些偏方并不能根治真菌感染的脚气,有可能还会加重病情;

3.治愈后不注意公共场所卫生。很多患者治愈后不注意,再次接触真菌,再感染可能又会得脚气。

得了脚气应该注意什么?

1. 得了“脚气”要积极治疗;

2. 积极治疗灰指甲、体癣等其他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3. 拖鞋、袜子、洗脚盆、毛巾等不要混用,且应经常清洗暴晒;

4. 避免袜子与其它衣物同洗,尤其是内衣内裤。

注意清洁,保持皮肤干燥,保持足部清洁,早发现早治疗,坚持按疗程用药,就可以远离脚气啦,多一点耐心!

#医师报超能团#

#超能健康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