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熏风暖暖吹过,你是否嗅到空中香甜中泛着微酸的水果香?没错,那就是幽居在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淅川县的特色水果杏李,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下杏李家族的“前世今生”。

  

湖上秋深藕叶黄(万亩杏李盼君顾)(1)

安家篇

  杏李是近年来人工培育出的新生代水果,专家们把传统水果杏子和李子中的优良基因杂合培育,便有了杏李。该水果色泽艳丽,芬芳馥郁,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是一种珍稀高档精品水果。

  拥有“高贵血统”的杏李,对生活环境要求也很高。淅川县属南北过渡性气候,温和湿润,雨量丰沛,土壤钾含量高,重金属含量均小于国家标准;更是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因为“丹江水”闻名、“水源地”驰名、“渠首闸”扬名,有丹江水库形成的小气候,境内水质连续多年为二类以上饮用水标准,在全国都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是水果生长的天赐之地!

  好山好水出好果。近年来,杏李家族中的风味玫瑰、黑宝石、味帝、红宝石、金太阳杏等先后入驻淅川,每年6月到8月,都有不同品种的杏李成熟,走向市场为您奉上不同的味觉盛宴。

  

湖上秋深藕叶黄(万亩杏李盼君顾)(2)

生长篇

  杏李在淅川住下来,很快便成了“香饽饽”。该产业被纳入淅川县高标准编制的生态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关于推进产业扶贫的实施意见》、《水果产业补贴办法》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先后出台,从土地流转、种植、技术、资金到加工、市场、品牌,基本实现支持全覆盖。成长之初就有林业专家定期“问诊把脉”,杏李“喝”的是丹江天然矿泉水,“吃”的是生物有机肥,“贴”的是质量可追溯的有机认证品牌,享受着“贵宾级”的待遇。

  林家有果初长成。每年6月以后,在丹江库区,空气中弥漫的全是杏李酸酸甜甜的香味,杏李打着渠首、丹江、水源地的招牌,贴上“三品一标”认证的标签,在“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软籽石榴博览会”“淅川石榴节”等活动的推动下,搭乘“南水北调”号快车,走向南水北调中线沿线城市、到达首都北京,成为“淅有山川”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中的“名媛”,小小果子迎来了生命中的“高光时刻”。

  每年成熟季节,淅川杏李有的成为采摘园中的“明星”,有的被收到冷链仓储库中,有的插上“e”翅膀飞向全国,为培育广大果农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湖上秋深藕叶黄(万亩杏李盼君顾)(3)

回馈篇

  淅川县位于豫鄂陕三省交界,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集山区、库区、边缘区、移民区和贫困区于一体,受区位条件和移民搬迁的影响,这里也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河南省深度贫困县,肩负着水质保护和脱贫攻坚两大政治任务。

  “忠诚担当、大爱报国”的淅川人,在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门槛限制的前提下,迎难而上,奋起直击,把发展杏李等生态产业作为水清、民富的桥梁,走出了一条水源地绿色脱贫的新路子。

  目前,淅川县先后在老城、大石桥等乡镇发展杏李6万余亩,通过地租、务工、分红等方式,带动了库区广大群众增收致富。

  “庄稼之人不得闲,面朝黄土背朝天,但愿五谷收成好,家家户户庆丰年。”如今,身在果园中的杏李,已是“千枝万枝压枝低”,再过两个星期,进入成熟期的杏李就要与大家见面了,这一树树的果子,不仅仅是淅川果农辛劳几年的结晶,更是他们未来生活的基础。

  但“收成”不等同于“收益”,如果您被淅川人民感动,被淅川杏李“种草”,希望能得到您简单的转发或支持,淅川杏李在地头翘首盼望您的光临。(王鸿昌 康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