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一轮回,FIRST青年电影展的“高光时刻”到来了吗?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2018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青年导演文牧野推出处女作长片《我不是药神》在主流电影市场内获得高度认可,上映21天票房破30亿,位列内地电影票房排行榜第五。值得一提的是,这是FIRST青年电影展存在的十二年里,向主流电影市场输出的最有影响力的青年导演之一。

与此同时,第12届FIRST青年电影展在西宁举行。在《暴裂无声》《我不是药神》等电影的助推下,FIRST品牌也正聚集着空前的影响力。数据显示,去年有116家电影公司出席影展,今年有160家,行业嘉宾有将近1400人,相比去年的800人数量上增长了一倍;FIRST创投会所接收的报名提案,从2017年的697份增长至742份,合作伙伴高达9家,行业影响力可见一斑,而向来在人才方面多模式布局的腾讯影业,更是连续两年合作创投会。

first青年影展没买到票能不能去看(没有捷径让粗砺变成珍珠)(1)

很多人说,FIRST从最初一小撮人之间的“惺惺相惜”,到如今突破圈层走向大众,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但需要思考的是,这些看似标榜着“成功”的数字,与FIRST青年电影展成立之初的愿景是否一致?

FIRST的特别之处:翻越一座熟悉的高山

“FIRST没有变。”

这是娱乐独角兽把问题抛给FIRST策展人高一天后,得到的十分笃定的答复。在他看来,出于近两年电影行业的快速发展,无论是文化性还是社会性,都在越来越多地影响着大家对于电影和FIRST的期待,“但电影节打开大门就是要迎接各种各样的客人,在西宁这样的场域我们专注地去关注电影,这个没有变”。

first青年影展没买到票能不能去看(没有捷径让粗砺变成珍珠)(2)

影展策展人高一天

很多人都知道FIRST青年电影展“特别”,但描述起来反反复复都是那几个抽象的词——先锋、独立、具有电影原始的生命力。它究竟“特别”在什么地方?对于连续主持了两届FIRST星光盛典的崔永元来说,他显然更具有话语权。

“这个电影节是一个很难定性的电影节,它不像你参加的世界上另外的一些著名的电影节,完全是个节日的气氛。FIRST更像是一大帮人来商量着去爬一座山,尽管这座山大家已经非常熟悉,知道哪个地方危险,哪个地方只能跳下去,非死即伤。但是大家还是会来,还是准备做这件事,我觉得特别了不起。”

这座“山”是什么?

对于FIRST青年电影展本身而言,“曲高和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娱自乐”。高一天就曾对此提出担忧,“在某一种恒定不变的理念之下,倘若你只看自己不看环境,那评判标准就很容易僵化,随之而来视野也会愈发狭窄,如何保证自己的‘开放性’,是FIRST向内最激烈的思辨。”

与此同时,FIRST也有自己的使命——至少,让观众对这些处在早期的电影人和作品能更有信心。“即使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是当同档期有一个国产电影,还是会买一张票去看看这个电影。要知道,改变整个电影生态的循环,需要从观众的认知开始。”高一天如是说。

但很显然,众多FIRST的伙伴对这些青年电影人寄予了更大的希望。

first青年影展没买到票能不能去看(没有捷径让粗砺变成珍珠)(3)

FIRST青年电影盛典主持人 崔永元

正如崔永元在FIRST青年电影盛典上提到,FIRST的责任,不是把一个一个有梦想的电影人,把他们打造一下送到一个“主流”的圈子里去。“我们要告诉这些年轻人,你们是从电影节出来的,所以你们进那个圈子,要让那个圈子改天换地。”

为外部电影生态注入更多的活力,这是FIRST影展的愿景。也是合作伙伴腾讯影业深度参与影展的初衷。

腾讯影业会像其他资方一样,在影展上寻觅适合的项目进一步推进合作,但这并不是他们去年牵手,今年再度牵手的最大原因。“首先,我们非常欣赏FIRST为青年电影人所做的一切,每一年,这几个人带着100多位志愿者,举办这样一个影展,这种精神令我们佩服;再者,腾讯影业一直在关注,怎样能以不同的形式去连接,以及陪伴青年影视人才,发现好的人才,我们也不是说觉得好就马上签了,把人才囤起来,我们更多的是给予支持,这是腾讯这样一个大体量企业有能力,也有责任做的事情。” 腾讯影业Next Idea项目负责人马丁如此说道。

FIRST创投会:提供成为珍珠的可能性

其实,无论是台湾电影导演蔡明亮,还是普通的影迷观众,都无时无刻不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电影是什么?”。用高一天的话来说,“FIRST青年电影展其实恰恰是在积极地推动大家对于电影多样性的认知,去拓宽这个边界。”

电影《暴裂无声》宣传期间,他曾跟随团队四处去跑路演,“我们首先想到的,不是这个片子能卖多少钱,更多的是想让观众见到更多样化的影片,包括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影像方式、不同的故事、不同的观察。”

而针对FIRST遇到的种种壁垒,以及外界寄予的殷切希望,逃避不是一个有益的选项。高一天表示,“我们不仅要直面,更试图去了解,以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值得一提的是,每年的FIRST电影节几乎都会在竞赛、创投会、训练营等几个主要组成部分内进行新的尝试。

first青年影展没买到票能不能去看(没有捷径让粗砺变成珍珠)(4)

今年,FIRST首次提“产业板块”的概念,纳入创投会与产业场两个单元。据悉,创投会前期将开设创投工坊,立足文本。从提案、制片、发行等多维度令创作者进行思维延展;而产业场则进一步扩充展映规模,将更多机会开放给竞赛系统之外的影片。

高一天坦言,“严格意义上来说,环节并没有增加,只是每年都会听取大家的感受,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以便于更加适配这些青年创作者的需求。”

在他看来,创投会本质上是一个带有FIRST的标准的桥梁,这边有12个创作者,那边有行业内容公司,大家通过发生更多的对话,促成这些原生故事成为影像”。而青年电影人也能通过创投会,收获看待电影不同的角度以及不同的电影人的发展轨迹。

从这个角度来说,FIRST创投会的目的是服务于青年电影人,同时向他们展示电影更多的可能性,这样的做法与腾讯影业更是不谋而合。

FIRST身边的腾讯影业:以不同的方式助力人才

从去年到今年,FIRST身边都可以看到腾讯影业。去年,腾讯影业与FIRST青年电影展达成创投会的战略合作,今年,再次合作创投会环节,专门设立了Next Idea的奖项给予青年导演认可。用高一天的话来说,“腾讯影业对于FIRST而言,不仅仅是赞助商,更在帮助这个影展,让它能很体面地去成为一个电影节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马丁也强调,“我们不是为了短期获利,而是希望以不同的方式帮助青年人才,助力行业未来。”这在本质上符合腾讯影业链接一切,开放、包容的心态。

first青年影展没买到票能不能去看(没有捷径让粗砺变成珍珠)(5)

腾讯影业Next Idea项目负责人 马丁

今年,腾讯影业更在创投会的基础上,参与了FIRST训练营。“你要有耐心,共同把他的最核心、最好的东西留下来;你要愿意帮忙,让青年导演有更好的仪器,更好的条件来完整他们的拍摄工作。”马丁说。

另外,腾讯影业也专门邀请纪录片团队,将训练营的整个过程拍成了纪录片。对此,马丁表示,FIRST其实一直以来都需要一个记录者,它不仅要相对客观地看到整个系统的运转,更需要足够专业、足够热爱电影,才能将FIRST的气息真切地传递出去。“我们也相信,这个纪录片对于训练营的10位导演来说,会是一份很好的礼物,也能让更多产业人士、观众看到他们的专注、他们的努力,他们有机会在未来给观众讲好故事。”

中国电影和电影人需要更多陪伴。马丁说,用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的话来讲,腾讯影业还不足三岁,与年轻的影人一样,还有很多需要学习,还有很大的空间能够成长。可以看到,无论三年前还是现在,腾讯都在用一腔热情,看似笨拙地持续为青年电影人和中国的电影事业提供着力所能及的支持,在兑现着他们说的“与年轻人共同成长”。

用高一天的话来说,恰恰是基于腾讯影业愿意为电影未来的可能性与FIRST影展共同努力的意识,就足可以证明,腾讯影业是一家立足现在,也着眼未来的公司。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