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所高校出版翻译机构,“南洋公学译书院”在近现代中国历史上发挥了独特的历史使命,为培养新型人才和近代翻译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在“南洋公学译书院”成立120周年之际,由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与上海交大出版社合作成立的“元济译书院”今天正式揭牌。

民国译法(南洋公学译书院翻译出版原富洛阳纸贵)(1)

南洋公学译书院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所高校出版兼翻译机构,从1898年建立到1904年因经费紧张被迫裁撤,短短四年多时间共翻译出版东西方各种书籍69种,内容囊括兵书、政书及教材等。在其运作期间,南洋公学译书院不仅解决了当时南洋公学教材匮乏问题,还影响了中国一代学人的思想观念,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变革,为当时中国社会的进步起了积极作用。其中最为知名的译著正是严复翻译的英国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原富》。南洋公学译书院出版的《原富》一书,既作为公学学生的必读教材,在校内使用;又作为一般的学术著作,在校外发行,一经出版,立即引起社会巨大反响,造成一时洛阳纸贵。

南洋公学译书院是在南洋公学成立三周年后,作为南洋公学的附属机构而设立的。十九世纪后期,中国近代实业巨子盛宣怀在其兴办实业的过程中,痛感人才匮乏、能人奇缺。在其同乡何梅生、美籍文化人士福开森等人的大力鼎助、具体操办下,上海交通大学前身南洋公学在1896年诞生。1897年春天,南洋公学亦即后来的交通大学迎来第一批学生。

南洋公学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的新式学校之一。南洋公学成立之初把“学习中国传统的经史大义为基本、学习西方各国的科学技艺为指归”作为教学方针。有关中国经史大义的书籍,随处可见;但有关西方科学技艺的书籍却无处可觅,只能直接采用进口英文原版教科书进行教学。作为国人自己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岂可无中文教材?可以说,南洋公学译书院既是在当时教学用书匮乏的条件下,应教学之急需而创办的,但其成立,又不仅是为了解决教学用书匮乏问题。盛宣怀曾再三强调“变法之端在兴学,兴学之要在译书”,并论述“近日东西人士观光中夏者,靡不以兴学为自强之急图,而译书尤为兴学之基础”。他的这一思想,是南洋公学译书院创办的宗旨。

在李鸿章推荐下,盛宣怀聘请后来主持商务印书馆的张元济为南洋公学译书院院长。张元济主持译书事务长达四年之久,利用个人关系向院外通晓西学的知名人士约稿,如严复、吴文聪、王鸿章等,使著译选本的题材得到了拓宽及开掘,提高了译书院的著译水平。

新成立的“元济译书院”将传承南洋公学译书院“译书育人”的精神和经世致用的理念,规划整合优势翻译力量和出版资源,从学科建设理念到翻译实践、翻译人才培养等方面全面融入,聚焦引进版图书和国内学者原创图书“走出去”的翻译实践,组织策划译著工程,搭建翻译实践创新平台,构建产学研共同体,并承办相关翻译学术会议、研讨会、翻译比赛和其他翻译交流活动。

“元济译书院”有纪念和继承张元济精神的寓意,揭牌仪式上,张元济之孙张人凤回顾了南洋公学译书院将出版和教育结合的形成过程和历史意义,希望“元济译书院”将学术成果、翻译力量和出版资源更好地结合起来,向世界传播。

上海交大出版社党委书记谈毅表示,成立“元济译书院”既是对前人留下的宝贵思想的传承,更是顺应新时代的要求。120年前南洋公学译书院的成立是了开启民智,昌明教育。120年后的今天,成立“元济译书院”则是用翻译出版搭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在交流对话中弘扬中华文明,努力消除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赤字,用学术语言讲好中国故事,赢得国际学术话语权。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题图来源:主办方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