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创建八个一(民族团结创建六个一)(1)

民族团结创建八个一(民族团结创建六个一)(2)

民族团结创建八个一(民族团结创建六个一)(3)

民族团结创建八个一(民族团结创建六个一)(4)

民族团结创建八个一(民族团结创建六个一)(5)

“六个一”浇灌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绚烂长盛

——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苗族乡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纪实

同乐苗族乡位于三江侗族自治县西部,距县城43公里,东与八江镇、良口乡接壤,西与洋溪乡及贵州省黎平县的龙额、雷洞、水口等乡镇毗邻,北连独峒镇,苗江河穿越乡境从北向南蜿蜒流过。全乡辖19个行政村96个自然屯,11568户47102人,其中苗族21966人,侗族21995人,瑶族2818人,其他民族323人。区域面积180平方公里,主要以山地为主,森林覆盖率为69.6%,主要特色产业有茶叶、油茶、种稻养鱼等,全乡所有村屯均通水泥路。

民族团结创建八个一(民族团结创建六个一)(6)

同乐苗族乡集镇全貌

民族团结创建八个一(民族团结创建六个一)(7)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带领“绣娘”走出国门

同乐苗族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与脱贫攻坚和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六个一”浇灌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绚烂长盛,促进了苗乡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态安全。近五年来,同乐苗族乡相继获得“广西生态乡镇”、“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柳州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等荣誉称号,归东村党总支部书记、村民委主任龙秀昌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乡人民政府副乡长吴军雄获“全国扶贫系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一、建强“一支队伍”,筑牢民族团结创建堡垒

民族团结创建八个一(民族团结创建六个一)(8)

同乐苗族乡党史学习教育、民族团结进步宣讲

民族团结创建八个一(民族团结创建六个一)(9)

高度重视村“两委”换届工作

同乐苗族乡成立了以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将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乡党委书记牵头抓总、亲自部署,每年至少召开两次党委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民族团结工作,形成了党政齐抓共管、上下联动协调、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通过“文化联谊—创建民族团结边界线”“支部联建—创标准化基层党组织”“党员联手—创建特色产业示范村”的“三联三创”党建模式,持续强化党在民族乡的组织力和群众基础,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领头雁工程”,确保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持续深入推进,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注重从政治硬、年纪轻、学历高,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的致富能手、外出务工返乡人员、本土大学生、退役军人、村医中推选村“两委”班子,优化村级班子结构。2021年2月完成换届后,全乡村“两委”干部共157人,其中50岁以下125人、占79.62%;高中(含中专)学历以上54人、占34.39%;共产党员110人、占70.06%,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保障。

二、用好“一个阵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创建八个一(民族团结创建六个一)(10)

同乐苗族乡民族文化进校园

民族团结创建八个一(民族团结创建六个一)(11)

各民族”多耶”大会

同乐苗族乡民族文化资源底蕴深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近年来,同乐苗族乡不断强化校园民族团结阵地建设,通过“民族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大力宣传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民族政策法规和民族团结基本知识,常态化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充分发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动作用,弘扬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优良传统,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乡中小学校自2010年起就把“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列入学校日常教学内容,开设民族团结示范课,让孩子们从小接受民族团结教育,厚植青少年爱党爱国情怀。同乐苗族乡中心小学开设的“民族团结画教学”成为打造校园民族团结活动阵地的先进典型,孩子们制作的侗族多耶、赛芦笙、月也、坡会等民族团结画集中展现出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各族群众相互交往交流交融,增强了孩子们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三、发展“一个产业”,夯实民族团结进步基础

民族团结创建八个一(民族团结创建六个一)(12)

公安部副部长许甘露到归东村调研野生葡萄产业发展

民族团结创建八个一(民族团结创建六个一)(13)

同乐苗族乡特色产业——稻田禾花鱼

同乐苗族乡以壮大油茶、茶叶、种稻养鱼三大特色产业为主,培植其他特色产业为辅,依靠自然资源优势,狠抓产业发展,目前全乡油茶面积达5.6万亩,茶叶种植面积达2.5万亩,建立再生稻种植示范基地1个(约530亩),建成鱼塘2869个。培育发展了归东野生葡萄、八吉小土豆、高岜豆角、归美红薯等高山果蔬产业及净代土鸡、良冲食用菌、归亚木耳、七团香糯等生态产业,全乡目前种植野生葡萄面积3000余亩。同时积极探索和推行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对各族群众采取组织引领、部门帮扶、党员带头发展等方式,充分发挥致富带头人的引领作用,通过“党组织 专业合作社 农户”模式,带领群众发展产业,实现增收。目前全乡已培育各民族创业致富带头人133人,更好地促进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为各族群众增产增收提供了保障,进一步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基础。

四、兴办“一方侗绣”,推动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民族团结创建八个一(民族团结创建六个一)(14)

同乐苗族乡侗族刺绣走向世界

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刺绣技艺据考证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同乐苗族乡被认为是侗绣的发源地之一,同乐苗族乡文化站被指定为侗族刺绣的传承点。三江侗族刺绣2008年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乐苗族乡杨甜、韦江凤,韦清花分别入选第二批、第四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绣)代表性传承人。近年来,同乐苗族乡大力兴办侗族刺绣,传承弘扬刺绣文化,相继建成三江侗绣博物馆1个、刺绣楼1座,成立侗族刺绣协会1个,创建了三江县传福侗绣有限责任公司、三江县清花锦绣文化传承有限公司、侗族刺绣技艺传承培训基地、清花绣坊等传承基地。采用“公司 基地 农户”运行模式,带动同乐村532名妇女从事刺绣行业,每名妇女每年可为家庭增加5000元左右的收入。

在大力扶持侗族刺绣产业发展的同时,同乐苗族乡党委、政府通过各种渠道推介侗绣走出国门,2010年韦清花团队制作的270件侗族刺绣作品作为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组委会指定的“国礼”赠送给与会代表,2012年韦清花赴韩国参加“2012韩国•中国广西文化年—美在广西”文化交流活动,2017年12月,在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的带领下,三江侗绣博物馆前往英国参加“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英国行”交流活动,三江侗绣博物馆的“绣娘”向英国当地观众展示侗族刺绣技艺,并得到英国女王的亲切接见。侗族刺绣走出国门,展现了民族文化的特色和魅力,展现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五、办好“一场盛会”,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民族团结创建八个一(民族团结创建六个一)(15)

同乐苗族乡民族团结文化艺术节

民族团结创建八个一(民族团结创建六个一)(16)

同乐苗族乡团结芦笙赛

三江侗族自治县是“百节之乡,歌的海洋”,同乐苗族乡的“糖Q”坡会、“四月八”敬牛节等节日文化独具特色,已成为增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民族节庆活动已经成为展示民族服饰文化、歌舞文化和饮食文化的有效载体。坡会和“四月八”敬牛节等节日当天,吸引了来自周边村寨、其他乡镇和贵州毗邻县份的各族群众,大家一起欣赏民俗文化游行、民族歌舞表演、斗鸟比赛,积极参加山歌对唱、抓鱼比赛和“月也”等活动,各民族群众在这里深入交往交流交融;同时积极利用“四月八”敬牛节、“坡会”等民族节庆文化打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牌”,通过分发宣传资料、设立展台、悬挂宣传标语等方式,向广大群众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常识,促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持久深入开展。

六、打赢“一场硬仗”,促进各族群众凝心聚力

民族团结创建八个一(民族团结创建六个一)(17)

同乐苗族乡第二小学揭牌仪式

民族团结创建八个一(民族团结创建六个一)(18)

同乐苗族乡高武村平文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民族团结创建八个一(民族团结创建六个一)(19)

苗族群众脱贫后的灿烂笑容

脱贫攻坚以来,同乐苗族乡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脱贫标准,按照自治区贫困户“八有一超”和贫困村“十一有一低于”脱贫要求,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牢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要求,着力找短板、强弱项、解难题,推进完成“三大提升行动”、“四大战役”,全面打赢了脱贫攻坚这场“硬仗”,2020年底同乐苗族乡全乡18个贫困村摘帽出列,5101户21604名各族贫困群众全部脱贫,全乡教育、医疗、人居环境及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一是教育事业提质增效,同乐第二小学和中心幼儿园相继建成、同乐中学搬迁至县城、村级小学高年级学生集中到乡集中办学,各民族孩子均能享受到优质均衡的教育机会。二是住房保障全面落实,累计投入资金8229万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024户,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保障980户4467人全部搬迁入住,实现全部有安全稳固住房目标。三是农村公共卫生建设得到强化,全部配齐村级卫生室和乡村医生,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住院费“先诊疗后付费”和报销“一站式”结算服务,建档立卡贫困户“198政策”全面落实。四是饮水安全有保障,脱贫攻坚以来,全乡完成饮水安全项目共50个,群众安全用水比例达到100%。五是织密筑牢困难群众兜底保障网,确保各类特殊困难群体“应保尽保”,民生保障得到明显改善。如今,苗乡各族群众人心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到增强,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旋律在苗乡这片热土上不断奏响。

(县民族事务服务中心宋昆儒、同乐苗族乡孙标)

编辑/伍文婷 校对/龚普康

审核/谢以科 监制/龙晓琴

投稿邮箱:cyq999666@163.com

sjxw8891@126.com

8612982(三江融媒体中心)

8611950(风情三江)

风情三江

声明:以上内容,未经作者允许,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