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8年,终于落定11月15日,15个成员国经贸部长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机制就此诞生,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当代世界市场体系构造?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当代世界市场体系构造(开放的世界市场)

当代世界市场体系构造

谈判8年,终于落定。11月15日,15个成员国经贸部长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机制就此诞生。

15个成员国的总人口、经济体量、贸易总额约占全世界的30%,在RCEP的规则下,这个全球人口最多、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将迎来新一轮的增长。有国际智库测算,到2025年,RCEP有望带动成员国出口增长比基线多10.4%。

与其他国际贸易协定相比,RCEP的优势还不只是地域范围。针对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与贸易争端的解决机制,RCEP作出了专门规定,还为国际经济合作、技术合作规定了共同的发展规则。《外交官》杂志也在网站刊文称,RCEP是为21世纪国际贸易而设计的高质量、前瞻性的贸易协定。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表示,RCEP的达成将有助于扩大中国出口市场空间,满足国内进口消费需要,加强区域产业链供应链,有利于稳外贸、稳外资,为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有效支撑。

市场更大,分工更专业化

“RCEP是个啥?”看到新闻推送中的关键词,钟明林还有点懵。国际贸易、多边协定、产业链......这些出现在新闻中的词汇对他来说还比较陌生。但他留意到,自己关注的一个游戏博主也转发了RCEP的相关消息:“RCEP附件《中国对日本关税承诺表》中显示,在RCEP生效后,从日本进口的电子游戏机、玩具等产品的税率将调整为0%。”

他不由得感叹:“真是等等党(喜欢某个产品,但并不会第一时间入手的一群人)的福音!”作为一个存款不多的电子游戏爱好者,钟明林总是会关注最新版本的游戏,却不敢第一时间尝鲜。看到上述消息,他似乎明白了RCEP这几个字母的意义。

这也是RCEP相比其他自贸协定更加与时俱进的地方之一。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竞争、政府采购等议题均被纳入RCEP,此外,RCEP也在中小企业、经济技术合作等领域作出加强合作等规定。

这样一个全新的自贸协定来得并不容易。8年间,3次领导人会议、19次部长级会议、28轮谈判,才最终签署。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宇燕认为,RCEP是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明证,也是自由贸易理念和国际经贸合作的胜利,表明自由贸易在亚太地区仍然是主流,是未来的方向。

按照RCEP的计划,成员国之间90%的货物贸易将实现零关税,并且最终目标是在十年内将其他货物贸易降至零关税。而根据2018年世界银行的数据,RCEP签署前,15个成员国的贸易加权平均关税为3.07%。

不要小看零关税的意义。作为研究世界政治经济的专家,张宇燕指出,当前世界经济增长的两个主要来源分别是创新与分工,RCEP的签订拓展了自由贸易区的边界和范围,“让大家用同一个规则,市场更加扩大,分工更专业化”,将会进一步促进RCEP签约国的经济增长。

服装贸易就是一个直接的例子。以往,一件精美的成衣可能是这样被送到消费者手中的:产自澳大利亚的羊毛被送到中国,在中国织成布料后,出口到泰国或越南,再销售到日本或者韩国。产业链上,每个环节的关税成本最终都要分摊到消费者头上。

广发证券宏观联席首席分析师张静静认为,RCEP签订后成员国均能从中受益,例如中日韩的技术优势、东盟国家的劳动力优势、澳新两国的自然资源优势,乃至新加坡等国的贸易港优势,并将形成更加深入的捆绑式合作。

“要避免闭门造车”

促成RCEP签约的谈判,前后持续了大约8年。回溯历史,东盟10国扮演着重要角色。最早提出RCEP概念的是印度尼西亚,宣布正式谈判是在2012年的柬埔寨,随后分别在文莱讨论条款,在菲律宾发布联合声明。2019年,RCEP参与国领导人齐聚泰国,2020年,RCEP协议文本签订的主场设在越南。

开放合作,是东南亚国家的共同呼声。

前段时间,新加坡贸工部长陈振声通过视频连线,参与了一场论坛。他表示,即使全球化有其不足之处,但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系仍为许多国家带来了经济增长、稳定与和平。如果每个国家都一味追求经济独立,全球整体上会变得更糟。他期盼中国抓住历史机遇,赢得全球对中国崛起的信任。

作为主管国际贸易的部长,陈振声是新加坡政府第四代领导团队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国际开放合作的坚定支持者。在上述视频连线中,他特意用中文讲到:“要避免‘闭门造车’。”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研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注意到,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供应链合作出现了一种新变化:欧洲、北美等区域的内部贸易在增加,与此同时,东盟超越欧盟,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在王一鸣看来,RCEP将会大幅降低参与国的贸易成本,有利于深化内部分工,对各国自身的产业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当前全球化逆流的背景下,这是一种开放的新的宣示。”他认为,有了RCEP的基础,下一步中日韩之间的自由贸易谈判或将更快推进。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表示,RCEP的达成也是力推自由贸易、抗衡全球贸易保护主义与逆全球化潮流的一项有力措施。当前民粹主义与单边主义横行,美国不断退出TPP、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气候变化组织等国际组织,并拖垮WTO上诉机构。在此背景下,RCEP向全球发出了区域合作共赢的倡议,并释放出各国加强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强烈意愿。

“当好世界市场,形成强大磁场”

站在“十四五”的门口,RCEP对中国而言也意味着前所未有的机遇。这一点,从一组数据中就可以看出:

今年1~9月,中国与其他RCEP成员贸易总额达10550亿美元,约占我对外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来自RCEP成员的实际投资占中国实际吸引外资总额的比重超过10%。RCEP签订后,中国与自贸伙伴的贸易占全部贸易覆盖率将由目前的27%提升到35%。

一体化的大市场,蕴藏着无穷的潜力。不论是做外贸订单,还是“出海”创业,中国企业的路将会更加宽广。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RCEP将助力我国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将促进我国各产业更充分地参与市场竞争,提升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沈铭辉撰文指出,RCEP大幅改善外部贸易环境,这将对中国的对外贸易活动和国内经济产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在全球贸易秩序正经历重构之际,RCEP对于中国在区域价值链上的地位产生重大影响。RCEP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亚洲区域内的货物、资本和人员的自由流动。

王一鸣指出,RCEP也是建设“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一步。例如,火力发电机组、水轮机组、盾构机、手机等很多终端产品国际领先,但里面的核心元器件,甚至软件都不是我们原创的。他认为,当前我们需要有更强的原创能力,才能对等地开展国际合作。

“要继续当好世界工厂,更要当好世界市场,形成强大的磁场。”王一鸣总结说。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