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上海##侬好上海#

前几天,上海市三女中刚刚度过她的一百三十岁生日,既称“三中”,那么一中、二中在哪里,它们又有怎样的校史呢?笔者查询了资料后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发现沪上以1-12数字为排列的中学,在历史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沿革过程中,都有先是女校的初创阶段,然后才成为男女共校。

上海中学是上海最好的中学 沪上名校上海第一中学(1)

左:创办人陈鹤琴 右:首任校长杨聂灵瑜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上海市第一中学。它原名“上海市工部局女中”,1931年在公共租界工部局华人教育处处长,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力主之下创建。距今已经有91年的历史了,上海市工部局女中首任校长为杨聂灵瑜。1931年夏,她应陈鹤琴之聘出任工部局女子中学校长。女校开办伊始,租赁麦特赫司脱路(今泰兴路)233号作校舍,学生仅120人。1935年迁至位于星加坡路99号新校址(现常德路964号),新校区土地40亩,于次年春启用,学生增至500余人。1945年抗战胜利,改称“上海市第一女子中学”。直到1967年开始兼收男生并改名“上海市第一中学”。

  近代女子教育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在上海初现萌芽。在此之前社会奉行"女子无才便是德",广大妇女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目不识丁者十占八九。鸦片战争后,西风东建,国外的教会机构纷纷在沪开办女校, 把禁锢在封建家庭中无受教育权利的女性带入学堂。开风气之先,上海的女子教育事业逐步得以发展。

市一中学的首任校长杨聂灵瑜女士(1890~1965),基督教徒。1915年,获得美国爱尔兵大学学士学位。1916年,获美国西拉叩大学硕士学位。1922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教育。1923年回国开展教育,1931年夏出任工部局女中校长。

聂校长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女中学生制订6条训练方针。第一,注重中国文化。第二,重视人格训练。第三,手脑并用,培养女生走上社会的谋生求职技能。第四,设家政课,培养女生健全的家庭和社会责任感。第五,设音乐与图画课程,陶冶情操性情。第六,设卫生与体育课程,尤其重视体育锻炼,健康学长之体魄。学生必须学会骑自行车。学校每年举办春、秋两次运动会,凡学生体育成绩不及格者不能升级和发毕业文凭。同市三女中一样,聘任的英文教师必须全程用英语上课,教材采用英文原版小说,学生由此能受到严格的语言训练。高年级学生每年还排演英语戏剧,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外语人才。国文教师有著名女作家黄庐隐,“五四”时期与黄庐隐同为北京女高师“四君子”的陈定秀,著名文学家刘大杰的夫人李辉群,还有与茅盾、郁达夫同期留学日本研究中外文学的钱子衿等。抗战时期聂校长秉持民族气节,号召捐款捐物,抵制奴化教育,在艰难处境下仍然坚持女中教学秩序。

上海中学是上海最好的中学 沪上名校上海第一中学(2)

上海中学是上海最好的中学 沪上名校上海第一中学(3)

市一中学校训:居敬致远

在历史的沿革过程中,校方先后以“实事求是”、“非以役人,乃役于人”、“居敬致远”三个校训为办学宗旨和方向,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合格毕业生

学校1953年被定为上海市首批10所重点中学之一。现为静安区重点中学,是国家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