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汗流浃背的徐文杰在蟹塘里一边查看水草,一边手把手地教合作社社员如何使用增氧机——(引题)

返乡创业当“新农人”(主题)

7月16日,入伏第一天。记者驱车来到当涂县湖阳镇均庆村,看到汗流浃背的徐文杰在蟹塘里查看水草,同时指导合作社72岁的社员张志春如何用增氧机、提高水位等方式来应对高温下的螃蟹生长。

新农人回农村创业(返乡创业当新农人)(1)

7月16日,徐文杰(中)带着合作社社员观察螃蟹生长情况。

徐文杰1991年出生在当涂县湖阳镇均庆村,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2017年放弃大城市的高薪职位,辞职返乡,成立“一对活宝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从事水产品养殖、加工、农产品电商销售等。

谁知,刚创业半年,合伙人就分道扬镳,带走了公司大量现金,导致公司发不起员工工资,加上公司又欠债,一时人心涣散,企业处于崩溃边缘。

为了还债,徐文杰除了独自运营公司业务外,还去其他公司打工赚钱,期间自学了软件作图、做财务报表、开面包车等。他说:“我白天是一个普通的白领,晚上9点下班后是我自己公司的老板、财务人员、送货员,真的好累……”

“就在我要放弃时,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及时帮我申请了创业无息贷款20万元,让我渡过了难关!”徐文杰激动地说。

企业开始走上了正轨。然而,2020年以来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度导致基地道路不通、生产资料难以提供、养殖的螃蟹无法及时投喂、产品无法对外销售等一系列难题,企业又面临可能倒闭的困境。

关键时刻,政府再一次伸出援手。当地政府及时实施了中小微企业阶段性税费减免、延期缴纳以及租金减免、补贴等政策,并给徐文杰的公司开通绿色专线,确保其企业生产和销售畅通。

“没有政府的关心和帮助,我们很难走到今天。这份深情厚谊,我们铭记在心。”徐文杰动情地说,要以发展特色产业的方式带动更多乡亲致富。

于是,公司与养殖户签订采购协议,以高于市场价每斤5—20元的价格收购农户的优质螃蟹,带动200多户年人均增收约5000元。

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2020年,徐文杰的公司与均庆村(第一大股东)、养殖大户、营销大户、村民等共同投资成立均庆合伙公司。徐文杰出任该合伙公司法人代表,依托1万多亩河蟹产业基地,建设大型为农综合服务中心,结合物联网、智慧渔业等现代农业管理发展方式,不断提升养殖技术,在苗种引进、农资供应、生产技术、电商销售等方面做好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

经过近2年发展,目前均庆合伙公司已累计给村集体分红了12万元。近年来,该企业先后被认定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示范基地、安徽省农业标准化养殖基地、安徽省大学生返乡创业示范基地、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等。

“我们目前正在进行智慧渔业基地建设,随着农用无人机用于投喂以及水下摄像头、各类24小时监测水质传感器的陆续购置使用,传统的河蟹养殖方式正在被改变。过去是拼资源、拼经验,而今是比技术、比效益。”展望前景,徐文杰信心满怀。

波光粼粼的石臼湖、万亩成片的标准化养殖基地、鸟语花香的林阴小道、清新的空气、美好的愿景,徐文杰觉得乡村正变得越来越美。

徐文杰感言:我们发展了特色产业,也带动了乡亲们增收致富,这是“双赢”,我们因此获得了很多荣誉。所以,大学生返乡创业,不是牺牲自我,而是成就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