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启蒙读物《三字经》中有:"昔孟母,择邻处",讲的是孟母为教育少年孟子而三迁其居的故事,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成语故事小知识简介?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故事小知识简介(趣谈成语学科学)

成语故事小知识简介

古代启蒙读物《三字经》中有:"昔孟母,择邻处",讲的是孟母为教育少年孟子而三迁其居的故事。

这个故事,在西汉时期刘向笔下《列女传˙母仪》中有这样的文字: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躄,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处子也。"乃去,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子也。"舍市,近于屠,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是亦非所以处子矣。"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 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处子也。"遂居于此。

用今天的文字那就是:孟轲的母亲,世人称她为孟母。孟轲小时,由于住所离墓地过近,孟轲尽去学那些祭拜、办理丧事之类游戏,他母亲见到后认为:"这个地方不大适合孩子居住"。随后陆续将家搬到了集市、屠场旁。可孟轲见了集市中的种种交易、以及屠宰的场面后,就去学那些做买卖和杀鸡屠狗的玩意,他母亲见状:"这些地方看来还是不行"。于是又将家搬到了学宫旁,这时,孟轲在这里学会了朝廷上的那些鞠躬行礼及进退礼节,孟母见后说:"看来这样的地方比较适宜孩子居住",就定居了下来。也给今天的我们,留下一个"孟母三迁"的成语。

环境影响个性

因此,晋代傅玄在他的《太子少傅箴》书中进一步加以发挥:"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

这故事说明一个居住环境,对于一个儿童的心理行为所起到的影响及其作用,也应了我们今天所谓"三岁看大,七岁到老"的俗人之见。也就是说,一个人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虽然有着不同的先天禀赋因素,同样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进一步得以强化定性。

人,当他一降生来到这个世界,就有了个性发展的开端,因为,孩提时期就像一张白纸,可被人任意涂抹。刚处于心理发展初始阶段的孩子,由于初涉人世,可塑性特别大,随时随地会受到周边环境各种因素的影响。此时,顺势而为中重视并培养他的良好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以至于自信心,责任心等等的个性禀赋,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是的,模仿作为社会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形式,心理学家们都这样认为:现实生活中的孩子,往往是通过对外界的模仿行为,来满足自己的极大好奇心。儿童们之所以常常模仿周边的各种生活、社会活动,动用自己所有的想象力,通过学开车、模仿打仗、仿照家中起居情景等游戏,来再现自己所观察到的实际生活场景,从而使自己的愿望在其中得以表达与释放。尽管这些活动看起来充满着无数的童真、幼稚,但往往促进了儿童自己个性的进一步发展。所以,这一阶段的孩子,给予他的更应是多多的赏识、鼓励和进一步的引导。

模仿总来源于周边的环境,因此,所处环境对儿童心理行为的发展会造成巨大的影响。正因为如此,环境影响也就具备了二重性,既有积极影响的一面,也有一定的负面作用。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孟母就是因为深知环境对儿童个性的成长,会造成某些影响而一再迁居,知道迁至学宫旁,年幼的孟轲才会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揖让进退",接受了儒学的那些礼仪规矩。在当时那种封建社会的环境下,孟母认为这对一个儿童来讲,才是一个良好的环境。

环境也能左右素质

今天,一些心理学家,意识到这种"身边社会"环境对儿童素质教育所起的作用,认为家庭环境作为构成儿童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应该摆正二者关系,儿童与家属成员的接触机会最多,如果父母不能做到以身作则,轻视健康的言传身教,无形中就很容易把孩子推向不应有的道路上,难以与今天的素质教育做到相向而行。

怎样才能教育好子女呢?从婴幼儿阶段开始,父母的教育就显得特别重要,譬如4岁大幼儿,好奇心高度发展,探究意识特别突出,往往会跟着大人学样,大人的一举一动,就很自然地影响到他的心灵素质走向。这时,父母在他心目中的形象就特别重要,这也许就是通常所说的"耳濡目染"吧。假如这个阶段缺乏了父母之爱和家庭环境的温暖,受到虐待、歧视或其他心理上的创伤,或者置身于破裂的家庭中,以及由于某些过度的溺爱,导致心理状态中的 "自我中心"过度膨胀等等,这些均会促使孩子的心理发展走向反面,甚至于极端。因此,在一个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如何避免形成这些潜在的危险,已成为如今家庭教育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进一步来讲,人才素质的培养,同样有着各种不同的教育模式,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然而这些有形、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容易使我们感受到现实的意义,例如对知识的教育,就比较容易为我们大家所乐于接受。而那些身边潜移默化中形成的模仿行为,同样也会对个体的心理素质、道德情操和个性特征产生深远影响。单独重视课堂上的智力开发,忽视全面的素质教育,作为如今社会较为普遍存在的一种不良倾向,而常常不为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

因此,针对今天传统教育中存在的这种缺陷,必须意识到作为今天教育科学中的一种认识,就是把行为教育提升到知识教育之上,就是把人看作一个是由形体、情感、品质、意志和行为等基本部分组成的完整体系,就是通过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密切配合,让所受到教育的对象通过行为教育和知识教育高度结合,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为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教育人怎样去做人,怎样去立足于这个社会。一个人只有确立起崇高的境界,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服务于现代社会的高素质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