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皓峰谈武侠电影(开宗立派的徐浩峰硬派武侠电影)(1)

  武侠!一个让多少人心驰神往的词语!

  千古文人侠客梦,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墨客反而对“侠以武犯禁”的桀骜不驯的任侠之士怀有由衷的景仰,并在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以史书、野传、诗歌、小说,片片如缕,织就一个让无数人魂萦梦绕的武侠世界。

  自上世纪90年代以降,香港武侠电影趋于式微,甚至整个香港影坛的人才和资源都迅速倒向庞大的内地市场,而这边的现实主义传统和政治文化氛围,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光怪陆离的港式浪漫武侠电影的长期断档,以致绝迹江湖。

徐皓峰谈武侠电影(开宗立派的徐浩峰硬派武侠电影)(2)

  而内地本土自发的武侠电影大多只能称得上是武打片,毕竟“侠”之一字,天生犯禁。没有肥沃的土壤,失却了“侠”的那份笑傲、叛逆,就算像《双旗镇刀客》这样的作品,可以称得上新奇,但也避免不了气质和精神上的自贬。

  但,我们知道,我们相信,两千余年的武侠文脉依然不绝如缕。

徐皓峰谈武侠电影(开宗立派的徐浩峰硬派武侠电影)(3)

  2006年,一部以口述历史呈现的纪实文学小说《逝去的武林》横空出世,作者徐浩峰一声断喝,跃上擂台,惊醒了沉寂已久的武侠世界。

徐皓峰谈武侠电影(开宗立派的徐浩峰硬派武侠电影)(4)

  2011年,徐浩峰第一部武侠电影《倭寇的踪迹》惊艳亮相,从此开宗立派,宣告了徐浩峰硬派武侠电影的诞生。

徐皓峰谈武侠电影(开宗立派的徐浩峰硬派武侠电影)(5)

(一)

  徐浩峰硬派武侠电影最突出的特点首先在一个“真”字上,有《逝去的武林》打底,徐浩峰对历史上和旧社会武林生态的认识和理解,都要远超一般仅在文字行间臆想的文人墨客。

  徐浩峰把武林人士当做一个社会阶层来看待。在徐浩峰电影中,习武之人的社会定位得以还原,他们大多是依附于官府的豪强、武士,他们在很有限的程度上能暂时游离于社会秩序之外,但一点都不潇洒,就算是武学宗师也要受世俗和规矩的约束,没有人能无视权力,没有“郭靖”能左右国家大事。

徐皓峰谈武侠电影(开宗立派的徐浩峰硬派武侠电影)(6)

  一个真实的武林生态也因此呈现出来,门派与门派之间争权夺利、抱缺守残,人与人互相提防、勾心斗角。“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多数人习得一身功夫,不是为名就是为利。

  当然,如果所有角色都是蝇营狗苟之辈,徐浩峰的作品就跟低下的市井小说无异了。徐浩峰用力描摹出一个最接近历史真实的武林生态,最终仍是要着笔于企图超越真实的武林中的能人异士。

(二)

  徐浩峰电影中的武打突出一个“硬”字,在徐浩峰的电影中,没有飞檐走壁,没有惊爆眼球的特效,有的是硬桥硬马,真枪真刀。作为一个“练家子”的徐浩峰,为我们最接近真实地还原了武术技击情形,那种步法游走间虎虎生风、肌肉扭动出劲、猛然发力、如迅雷、如罡风、刀剑相抵、眼神相恶的武林争斗,在导演科班出身的徐浩峰的学院派镜头下,展示出非同一般的动作魅力,让观众获得极大的观影愉悦。

  真正的武术是杀人技。徐浩峰电影中的武术非常注重技击技巧性,往往一种兵器、一个绝招就能让武林人士百思不解,让对手忌惮不已,呈现出一定的技击崇拜倾向。徐浩峰硬派武侠电影,往往是围绕一个流派、一种兵器、一个绝招的展开传奇故事。故事里,真正的绝招和兵器往往能一击必杀,从不拖泥带水。像金、梁武侠中那种大战三百回合、武戏文打的桥段,在徐浩峰电影中是不可想象的。

  徐浩峰说:“我的武打片跟港式武打片最大的区别是,他们是武打,我是交手。”他解释,武林人士对打其实没有多少招数,所谓“刀无双响”,两把刀碰到一起响一声就会见生死,哪会打来打去。

徐皓峰谈武侠电影(开宗立派的徐浩峰硬派武侠电影)(7)

  就此说来,徐浩峰电影倒与古龙武侠颇有几分旨趣相投。而徐浩峰与古龙一样,是研究过日本武打的。徐浩峰在《刀与星辰》中说:“对于日本的刀剑片,我们往往只做出‘注重打斗前的氛围渲染’这种外行的分析,而忽略了其观念。这类影片不是注重打斗前的氛围,而是在观念上对动作有一种珍惜,作一个动作,便是与神与祖师同在。”徐浩峰虽然没把武术推究到日本刀剑片那样极致,但对于招式的珍惜和推崇可见一斑。

徐皓峰谈武侠电影(开宗立派的徐浩峰硬派武侠电影)(8)

徐皓峰谈武侠电影(开宗立派的徐浩峰硬派武侠电影)(9)

(三)

  徐浩峰的电影中经常有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道理,像《一代宗师》中“面子里子”的一套理论,《师父》中“开宗立派,得按世上的规矩来”,每部电影中都有好几处这样经典的论断,往往在大道理下凝结着武林人士的生存法则,因此,也有人称徐浩峰的电影为“武道电影”。在他的电影中,我们往往能领略到属于以前那个时代中国人的世故人情、武林规矩、道德规范。相较于当今这个在金钱冲击下“礼崩乐坏”的时代,徐浩峰在电影中寄托了对已经失却了的中国传统道德秩序和价值观的追缅。

徐皓峰谈武侠电影(开宗立派的徐浩峰硬派武侠电影)(10)

  徐浩峰的武侠电影,没有香港武侠片中的那种穷凶极恶,虽然每个人都被自己的欲望所驱使,但人们的欲望和手段都自觉遵循一套潜移默化的规矩,这种潜规则也许实质上是利益博弈的最优平衡,但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中国人的分寸。分寸,就是要面子,讲情分,遵礼法,守规矩,不伤害大多数人的利益。这些被扫到历史垃圾堆里的“中国封建糟粕”,为当时的人们确立了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习武之人的坚毅不拔、守然诺、重信义,又让他们闪耀出一种独特的中国人的精气神。

徐皓峰谈武侠电影(开宗立派的徐浩峰硬派武侠电影)(11)

  徐浩峰认为现在是价值观相对比较混乱的时代,他说:“《逝去的武林》没想到出版一个月就卖了三万册,为什么大家会对这个感兴趣,因为切入到了一个大众的共鸣,大众对传统中国人的样子极其感兴趣,我们现在价值观混乱了,不知道该怎么活,然后你看到一些曾祖父辈分的中国人他们的为人处事,他们那个坚定的价值观,你会受到很大的感染,你会想看这种东西。”

徐皓峰谈武侠电影(开宗立派的徐浩峰硬派武侠电影)(12)

(四)

  徐浩峰在电影中往往抑制不住的要黑色幽默一把,像是《倭寇的踪迹》中的外国歌姬引得众武士自相残杀的桥段,导演一边在讲大道理,一边却用荒诞来自我解嘲。说起来在电影中夹带私货也无不可,但毕竟妨碍了电影的完整性。徐氏的电影台词和装腔作势,也往往让观众产生出戏的尴尬。

徐皓峰谈武侠电影(开宗立派的徐浩峰硬派武侠电影)(13)

徐皓峰谈武侠电影(开宗立派的徐浩峰硬派武侠电影)(14)

  相比之下,《一代宗师》由王家卫掌舵,整体的艺术质感和圆润一体的完整感,是徐浩峰的硬派武侠电影远远未能达到的。古人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电影艺术有其自身的原理和规律,一部作品要经得起推敲成就经典,需要电影本位的思考和打磨。

徐皓峰谈武侠电影(开宗立派的徐浩峰硬派武侠电影)(15)

  此外,浪漫不羁的香港武侠电影虽已杳然而去,但其中蕴含的千古文人侠客梦,却历久弥新,一曲笑傲江湖,传唱在每一个向往自由洒脱、摆脱世俗桎梏、欣赏真我性情的心灵中。侠之精神,是正义,是反叛,是自由,是人性的解放,古今同一,对大陆武侠来说,良有可资借鉴之处。

徐皓峰谈武侠电影(开宗立派的徐浩峰硬派武侠电影)(16)

  7月19日,徐浩峰新作《刀背藏身》将会上映,到时,徐导的硬派武侠,影院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