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因难呢?

“默而识之”:默默地学习而不张扬,在如今社会是个难题了。许多人总爱表现得自己很有学问,多爱学习,读本书、上堂课都在朋友圈分享。

《论语•宪问》: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而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有句话:越是缺什么,就越是炫耀什么。

孔子教育的思想和治学之道(现代教育需要学习孔子治学思想)(1)

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学者一般是自己先明白了再使人明白,如今有些学者自己还没有弄明白,就去教导别人。所以,孟子曰: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还有一种学者和文人,尤其喜欢事情过后议论别人,身在局外议论局内人。在事后议论别人,往往将聪明人说得极其愚笨;身在局外议论局内的人,往往将困难的事情说得极其容易。总有这么一些自以为是的人,喜欢在背后指点江山。

“学而不厌”:我们需要一种把学习当习惯的精神。每天,或者每刻都来学一点,时间一久,自然就成功了。

荀子在《劝学》里说:不积累小步,就没有借以远达千里的办法;不汇聚细流,就没有借以成为江海的办法。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雕刻一下就放掉它不刻,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雕刻不停,金石也能雕刻。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用因为心思专一的缘故。螃蟹有六只脚,两只蟹钳,可是没有蛇和鳝鱼洞就没有地方可以寄托身体以生存,这是因为心思浮躁不专一的缘故。

孔子教育的思想和治学之道(现代教育需要学习孔子治学思想)(2)

“诲人不倦”:不冷漠,有良心,还耐心地教学生。因为“冷漠就是最大的残忍。”而热情的,带有鼓励性的掌声,替代了批评的责骂,却能给孩子们带来希望。

有的老师不太负责,在班上会责骂学生注入“狗脑子”“笨的跟猪一样”的狠话。

其实,作为学生,需要每一位教师更多的尊重和信任;作为教师,对每一位学生更多的应是关爱和鼓励,而不是批评与责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