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李婷)“这样的电影表达方式,我举两手赞成”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忍不住感叹12月7日,来自北京、四川、山东多地的著名电影评论家观看完电影《大路朝天》后在研讨会上展开热烈讨论,认为该片开创了主旋律类电影一条新路,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在电影中的体现?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在电影中的体现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李婷)“这样的电影表达方式,我举两手赞成。”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忍不住感叹。12月7日,来自北京、四川、山东多地的著名电影评论家观看完电影《大路朝天》后在研讨会上展开热烈讨论,认为该片开创了主旋律类电影一条新路。
“《大路朝天》这部影片围绕着改变‘蜀道难’几代人的努力,熟悉的历史熟悉的风景,艺术的表达,同时也是肩负起四川国企人、电影人的责任,用艺术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峨眉电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韩梅首先介绍道,本片是在中宣部、国家电影局关怀下,在省委宣传部直接领导指挥下,省交通运输厅,省国资委大力支持,省能投、交投、铁投三家重点国企积极参与的成果。
仲呈祥认为:“整部电影用普通人的视角讲述中国故事,没有一句口号,没有宏大叙事,质朴又令人感动。”细数目前国内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的影片,大多数电影着重刻画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建设成果,或重大国内事件。《大路朝天》却立足于三代普通路桥修路工人的故事,角度独特。最重要的是,从普通人的故事反映40年来一代代人精神上传承与进步,实属难得。“这些主角都是普普通通的平凡人,他们不像特殊弱势群体那样吸引人眼球,但却有着更深刻的普世意义。”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中国艺术报总编辑康伟,四川省影协副主席、四川大学教授曹峻冰的认同,“它没有一本正经地板着脸讲故事。”曹峻冰坦言电影给自己带来预期上的惊喜,“从老路桥人‘做工’到‘把活儿干好’,其中路桥人‘父传子’的活路传承,也引入了AI等科技传承与传统工匠精神之间的探讨。”此外,还令曹峻冰印象深刻的是,主人公唐真红这一条主线充满“悬念”,并吸引着观众跟着情节层层推进,“可以说是主旋律影片进行悬疑类型的尝试。”
现场,《大路朝天》作为主旋律影片中的艺术性,也成为专家讨论的焦点。“看得出来,苗月是位追求艺术难度的导演。并且可贵的是,影片做到了艺术性与主题宣传的权衡与兼顾。”康伟说道,《大路朝天》并不是一部强情节的影片,它着眼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感情,并运用“桥”“北京酥糖”“链接”“转换”等饶有趣味的意象和关键词,在动人的细节中去反映三代人的精神面貌。比起《十八洞村》的婉约、唯美,《大路朝天》用路桥的壮丽和平凡人的质朴情感,让人“见路见桥见人见精神。(图片由剧组提供)
相关链接:
“导演苗月说”:
2017年秋天,完成了电影《十八洞村》宣传工作,我接受了峨眉电影集团交给我的新的创作任务,以雅西高速公路为背景,拍摄一部反映交通建设发展的故事电影,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四十年四川交通发展历程,这个题很大,涉及地域环境很广,涉及的人物也必定众多。雅西高速,开车走过不止一次,这条驰名中外的云端上的高速有着非常壮美的景色,但是不能停车拍照,否则重罚,转场到了其它建设工地,要找到他们,也许就是千山万水!
幸好,有很多雅西高速的建设者,正在修建雅康高速公路。雅安对岩枢纽,雅西高速和雅康高速在这里交汇之后,一条往南,奔向云南,一条往西,奔向西藏。云端上的雅西高速有著名的双螺旋隧道,有著名的腊八斤大桥,在建中的雅康高速公路也在云端之上,也和雅西高速一样壮美,其中新二郎山隧道和泸定大渡河兴康特大桥工程也都是可以载入史册的著名工程面对让人震撼和振奋的路桥建设场面,面对充满了力量的年轻一代建设者,我心中除了震撼和感动,还有必然的创作冲动!剧本的最初构想开始建立:写一个大学毕业生来到大桥建设工地,成为了一名新时代的劳动者和建设者,写老路桥人的前世今生,由此带出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剧本最初的创作构想就这样产生了。
接着,我需要扎实地去了解人,了解生活,从生活中去检验、丰富和发展创作构想。戴红色安全帽的工程技术人员都很年轻,几乎都是大学毕业生或者研究生,而戴黄色安全帽的工人几乎都是来自农村的农民工,他们中间有不少人是桥二代桥三代,中年人偏多,看上去都有些岁月的沧桑。
我在特大桥项目部蓝白两色相间的铁箱体活动板房宿舍住了几天。第一天夜晚就遇到了大渡河河谷秋冬时节呼啸的狂风!那个夜晚我突然很深地意识到,即使到了21世纪,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对年轻的路桥工人以及年轻的80后90后工程技术人员来说,他们依然和前辈路桥人一样,要面对艰苦的自然环境对他们工作和生活的考验。
在特大桥采访的第一天,一位项目经理带我们走上了距离河面近二百米高的猫道。也是第一次,我知道了,沿大桥主缆铺设的钢丝网面施工通道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名字:猫道。至于为什么要叫猫道,我问了好几个工程技术人员,他们都说这是国际上通行的叫法,没有什么为什么。
所有第一次走上猫道的人必定经历一次胆颤心惊。一位年轻的90后技术员跟我说起他到大桥工作的最初经历。毕业之前他去路桥公司找工作,公司只给他签一年的合同,之后的合同需要看第一年的工作表现才能决定是否续签。这位年轻技术员来到大桥工地上班的第一天晚上,就被安排上猫道收集有关数据,那还是一个无风的平静夜晚,但是年轻技术员还是被吓得趴在主缆上不敢下来,我问他是不是吓哭了,他淡淡一笑,没有回答。现在,他已经是年轻的老技术员了,工作合同早已经续签,在猫道上行走也已经如履平地。
大桥工地远离城市,就是泸定县城也在远处。天黑之后,工地上的人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年轻的80后90后工程技术人员都在各自的宿舍里守着各自的电脑。工程项目部的食堂里,几位中年工长一边喝酒一边摆龙门阵。听说我们是为拍电影来收集生活素材的,酒后的工长们立刻把龙门阵摆得热闹起来。他们许多人生的故事就在他们的笑谈中成为了我宝贵的创作素材。在他们摆的龙门阵中,我第一次听到轮换工这个名称,第一次知道了过去很多路桥工都是子承父业,父子之间相互轮换着从农村到工地然后再回到农村。我于是了解到了一个事实,农民工这样一个群体在我们的社会中其实早就存在,特别是路桥建设者,近几十年来,基本都来自农村,他们为我们国家的交通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也成为了最早摆脱贫困的农民群体。但是我们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农民群体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不知道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我们社会的巨大发展变化有着怎样息息相关的联系。我开始更深地意识到,我们正在创作的这部电影,触碰到了一个有着很深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的题材。
也就是在工程项目部食堂夜晚摆谈的龙门阵中,一位中年工长从自己的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很旧的小红本子。打开小红本子,里面夹着工长的父亲在六十年代获得的立功证,还有一张工长父亲年轻时候在照相馆拍的上了水彩的彩色照片。立功证很小,是一张卡片,老照片也已经旧得泛黄。工长告诉我,他一直把这个小红本子放在胸口,几十年了,他天天带着父亲上工地。工长说着,眼里闪出了泪光。工长的父亲曾经是路桥工程队的潜水员,工长轮换父亲到工地上班之后,父亲回到了乡下老家,不久就病逝了。工长这段话说得不轻松,我听着,心里也堵着泪。我能感受到这是一种很不一般的父子情感,这种情感饱含着一种深情,对生命,对命运,对社会,对国家,对时代的深情。
工长们的龙门阵给我打开了一扇历史的门,我由此寻找到了一群退休的老路桥工,他们中间就有过去年代路桥工程队里的潜水工和石工,这些老路桥工大多数都已经八十多岁了,大多数的人身体都还很硬朗,也很健谈,他们笑说自己一辈子筑路架桥苦是苦,但那是在做善事,为自己积了福报,所以都高寿,都无病无灾!一位老石工在跟我讲他的经历时,嘴巴里不停地嚼着北京酥糖,他说自己嘴巴总是发苦,所以总喜欢吃北京酥糖,吃了一辈子!他说着伸出大手,把两颗北京酥糖递到我的面前。他的手掌特别大,我从他的大手中接过糖时,感到他的大手好温暖。
从2017年秋天到2018年初春,在大桥工地,在雅西雅康高速公路沿线,在老路桥工人居住的宿舍区,我经历着创作冲动,故事构想,思想提炼的过程。不断收获的生活素材不仅让故事的设计渐渐形成,更让创作的主题思想逐步成熟起来:写父子情,写夫妻情,写爱情,我们要创作的是一封情书,这封情书,写的是个人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和情感,写的是个人的努力和奋斗不仅成就了自己,更成就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国家建设的成就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成就。以父子情,亲情,爱情,表达一种更深的情感:对普通建设者的情感,对国家的情感。一部电影,也是一封情书,表达我们对经历过的时代、以及我们正在经历的新时代的一片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