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珉珉 1938年出生于浙江温州;在上海外国语学院学习两年后,于1959年被派往伊拉克留学;1963年毕业于巴格达大学文学院;同年进入外交部,分别在西亚北非司、干部司和驻叙利亚、吉布提使馆工作,先后任科员、二秘、一秘、处长、参赞;1995年至1999年出任中国驻叙利亚大使,是我国派驻阿拉伯国家的第一位女大使。

1999年11月,我结束了在叙利亚的工作,奉调回国。

自十一国庆招待会以后,我便开始繁忙的辞行活动,向官方辞行,向各界朋友辞行,向外国使节辞行。有辞行就有践行,大使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辞行和践行活动在任期内总是很繁重,安排得很满,白天一场接一场的拜会,晚上一场又一场的宴会,有时晚上没有时间,还要午餐。

在阿拉伯国家,晚宴一般开始很晚,9点到场,10点或11点开始用餐。首先是丰盛的阿拉伯菜肴,然后是各种甜点、水果,最后上阿拉伯或土耳其咖啡、红茶。常常到12点或更晚才结束。客人吃得越多,主人越高兴,如果吃得少,会被误认为你不喜欢他家的菜肴,这是人之常情。为了不负主人的一片盛情,使宴会气氛更活跃、轻松,还得让自己多吃一些,吃得津津有味些。这段时间,不仅神经绷得很紧,连肠胃负担也很重,有时还得借助药品帮忙。尽管身体劳累,但我确实也深切地感受到叙利亚人民的热情好客,以及溢于言表的友好之情。

下面仅记述其中的三场活动,以窥一斑。

01

我离任一周前,十分荣幸地接受了叙利亚授予的“特等功勋”勋章。叙利亚副外长哈达德在东方俱乐部举行正式仪式,并设午宴为我践行。叙利亚外交部为这场活动作了细致安排,除了我们使馆的主要馆员外,还邀请了有代表性的俄罗斯、意大利、日本、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等国使节。叙利亚外交部亚洲司、西欧司、研究司和礼宾司司长等也出席了仪式,整个活动洋溢着热烈友好的气氛。

一次非常难忘的活动(难忘的饯行活动)(1)

哈达德副外长向作者(左一)授勋

礼宾司长首先宣布授勋仪式开始。哈达德接着发表简短的讲话。他说,根据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令,他代表叙利亚外交部授予中国大使“特等功勋”勋章,大使在任职期间为增进两国友好合作关系作出了重大贡献,叙利亚政府打破对等原则,特向吴女士授勋。他感谢中国政府对叙利亚正义事业的一贯支持,称赞两国友谊和友好关系源远流长。讲话毕,哈达德亲自给我带上勋章和绶带。

然后,我致答辞,感谢叙利亚的友好举措,这不仅是对本人微薄努力的肯定,更是对业已存在的中国、叙利亚友好合作关系的肯定。我衷心感谢叙利亚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在我任职期间的大力支持与合作,并表示今后将继续为促进两国友谊作出努力。授勋仪式结束后,礼宾司长带领哈达德和我步入宴会厅。

提起这次授勋,还有一段小插曲。按叙利亚的惯例,授勋给外国使节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大使需任满三年以上,对发展两国关系作出显著成效的贡献;二是按照对等原则。因此并非每位大使都能得到这一荣誉。

叙利亚外交部礼宾司司长事先专门约我,询问中方对离任的外国驻华大使和叙利亚驻华大使的做法。他坦率地告诉我,考虑到我为推动两国关系所作出的努力,有意向我授勋,但需要符合对等原则。他等待我给予正式答复。很显然,是否给我授勋,“对等”是个很重要的条件。我根据国内的意见,答复对方,中方对离任驻华大使没有授勋的做法,一般由外交部主管部领导会见,并设宴为其饯行。至于叙方能否给中国大使授勋,请自己酌定。礼宾司长听后表示,他明白我所说的意思,说将把有关情况上报领导。最后,叙方打破对等原则,决定给我授勋。

这件事表明,叙利亚政府完全从两国友谊考虑,体现了对中国的重视和对两国关系发展现状的满意。在我任职期间,在中国、叙利亚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有了较大的发展,双方领导人互访不断。这些访问加深了双方的了解,增进了友谊,有力推动了两国关系。

02

11月2日,叙利亚作家协会主席阿里博士举行了别具一格的晚宴,为我饯行。作家协会副主席鲁卡(兼总统办公室主任)和4位作协执行委员会成员等出席作陪。当我进入宴会厅时,桌上耀眼的鲜花和庄严的两国国旗引人注目。

席间,阿里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盛赞中国、叙利亚两国的友谊,和两国作家协会之间卓有成效的合作。接着,他宣布了一个令我意外和惊喜的决定。他说,叙利亚作家协会执委会一致通过,为表彰和感谢我为推动两国作家协会之间的友好合作,决定授予我“阿拉伯叙利亚作家协会名誉会员”的称号。这是叙利亚作家协会第一次破例把这个荣誉授给一位外国驻叙利亚使节。他当即把“名誉会员证”亲手交给我,并叮嘱我记住我的会员证为“3号”。他说,迄今为止,“2号”是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长玛拉沁夫,“3号”便是我。

一次非常难忘的活动(难忘的饯行活动)(2)

作者与作家协会主席阿里合影

阿里主席的这一宣布,令我兴奋和激动。事前,我对此一无所知。他曾告诉我,为了感谢我为恢复中断十余年的两国作协间的联系、合作,他要给我一个意外的惊喜和永久性的纪念,让叙利亚作家协会不忘记我,也让我记着他们和友好的叙利亚人民。

我感谢作协的决定,并对他说,“1号”和“2号”是名副其实的大作家,我可是“冒牌”,一部作品也没有。他连忙说:“不,你在写作中叙友谊。”我说:“我只是努力写其中的一页。”“不管如何,我不会忘记叙利亚作协朋友同我的友谊,不会忘记叙利亚人民对中国的情谊。”

我同阿里已有多年的交往。我在20世纪80年代第二次来叙利亚工作时,认识了阿里。当时,他任叙利亚作家协会主席已近十年,是著名剧作家、文学家。他的创作领域广阔,耕耘勤奋,著作颇丰。他从小生活在农村,与乡亲们同劳动、同耕作,了解农村,了解农民。这个生活经历给了他不尽的创作动力和源泉。因此,他的作品贴近生活,反映现实,深受叙利亚人民的喜爱。他不仅蜚声国内文坛,在阿拉伯世界也有影响。阿里夫人擅长写儿童文学,也是作家协会的成员。那时,我与阿里夫妇常有交往,不时探讨一些问题。

我第三次赴叙利亚工作不久,就去看望了这位老朋友。其实,中国作家协会与叙利亚作家协会早就中断了联系。我们见面时,阿里兴致很浓。他本来话语不多,这次却侃侃而谈,问候、叙旧少不了,还主动谈及目前两国作协间的关系与两国间的友好很不相称,希望能恢复联系,签订新的合作协议。他还具体建议,中国作协代表团先访叙利亚,然后考虑叙利亚作协代表团的回访问题。

我们随即向国内主管部门报告了情况,并提出建议。经过双方共同努力,1997年5月,中国作家协会代表团应邀访问叙利亚。代表团受到叙利亚方面的热情接待。叙利亚执政党的第二把手,即复兴党地区领导副书记(书记由总统兼任)卡达哈和新闻部长苏莱曼等分别会见,叙利亚国家电视台和《复兴报》对代表团访问进行了详细报道。

访问期间,中国作家协会代表团与叙利亚作家协会签订了合作协议书。同年10月,我们又促成了阿里主席第一次率团访华。代表团同样受到中国作家协会的热情接待。这样,两国作家协会就重新恢复了正常关系,又开始了良好的合作。

一次非常难忘的活动(难忘的饯行活动)(3)

卡达哈副书记(右四)会见

中国作家协会代表团(左三是作者)

1998年,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长玛拉沁夫率领作家协会代表团访问叙利亚时,阿里主席全程陪同。双方作家举行了座谈会,就加强合作、市场经济对文化界的影响及对此采取的政策交换了意见。双方在过去合作协议的基础上,决定进一步补充、完善一些合作项目。阿里还特别安排代表团参观其家乡赛达,以便客人们了解叙利亚农村情况和农民生活。赛达村的农民大多种植粮食、果树,生活比较富裕。

阿里还带领我们看望了村里的乡亲及一位“人瑞”(当时已102岁)。乡亲们朴实、热情,按当地习俗款待我们,没有上咖啡和红茶,而是去柠檬园采摘柠檬树上的嫩芽给我们煮水喝。这种柠檬水清香爽口,清凉解毒。我喝过不少饮料,但从未喝过这么清爽的饮料。他们以烤全羊和一种用橄榄油、蔬菜制作的大饼招待我们。我们与当地乡亲们席地而坐,边吃抓饭,边聊天,很是开心。

阿里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和中国作家的创作情况非常关注,多次要求我们使馆提供资料,以便组织力量,编译成阿拉伯文,刊载在叙利亚作家协会的刊物上。他为推动两国文化领域的合作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工作。有时,他还要求我为其刊物撰写文章。我曾以《让丝绸之路不断向前延伸》为题,撰文阐述了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历史上的友好往来和两个伟大民族的历史渊源,强调应在先人开创的丝绸之路基础上,不断让其延伸、拓宽,使中、阿人民的友谊世代相传,不断发扬,以造福于双方人民。阿里把这篇文章刊登在作协的一个杂志上。

03

大使离任时,向驻在国外长辞行,本来是件很通常的事,我离任时却遇到一个意料不到的情况。叙利亚外长沙雷因超负荷工作,劳累过度,引发了心脏病,情况很危急。为了抢救和确保安全,叙利亚政府决定送他到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的最好医院医治。幸好他转危为安,但一时不能上班,需要在家静养。

外长夫人已经在华丽的科巴宫为我饯行。我们是十多年的朋友,在我第二次来叙利亚工作时就结识了她。她原本是个高级外交官,因丈夫当了外长,她才离开外交部,去大马士革大学任教。她与沙雷是同学,毕业于大马士革大学文学院英语系。那天,应邀出席外长夫人活动的还有两位副外长夫人和亚洲司、东欧司司长夫人,以及俄罗斯、美国、巴基斯坦、科威特等国大使夫人。外长夫人告诉我,她的饯行是代表了外长全家人的情意,他们一家视我为老朋友。

我的所有辞行活动都已结束,再有三天,便要离任回国,唯一的缺憾是未能见到外长,向他告别。作为大使,很想能在离任前听听他对两国关系的评价,以及对发展关系的意见。况且,沙雷外长是中国的老朋友,任外长期间曾四次访华,但面对他的身体状况,我怎能有过分的要求呢!

就在我即将启程时,接到叙利亚外交部礼宾司的通知:11月4日,沙雷外长会见我。我没有想到,沙雷外长在最后一刻消除了我唯一的缺憾。

一次非常难忘的活动(难忘的饯行活动)(4)

作者(左)同沙雷外长和夫人在一起

沙雷是在外交部办公室见的我。他看上去有些疲惫,但精神尚好。沙雷平时话语不多,但是,办事认真,作风严谨,忠实执行阿萨德总统的外交政策,后来还参与决策,深受阿萨德的器重。他担任外长20多年,最后还升任副总统。他对我说,知道我很快要离任,他夫人已代表全家为我送行。这不仅是她个人的意思,也表达了他们全家人对我的情谊。但是,他还是坚持要见我,主要考虑有:一是中国、叙利亚关系有了长足的发展;二是我在发展两国关系中所起的作用。

他特别提到,中国是叙利亚亲近的朋友,不管国际风云变幻,叙利亚、中国关系始终顺利发展。尤其近年来,两国关系有了进一步加强。他重申叙利亚坚定奉行一个中国的政策,这一原则立场不会受政治或金钱影响,叙利亚不会以此做交易,相信中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他表示,我今后无论以何种身份来叙利亚,都将被视为叙利亚外交部的客人。我感谢叙利亚政府和他本人长期以来奉行对华友好的政策,还特别感谢他在身体没有完全痊愈的情况下见我,祝愿他早日康复。

— END —

图文来源 |《中东散记》

作者 | 吴珉珉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青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