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解释:

温病:外感热病中属温热性质的一类病证,与前述中风、伤寒同属广义伤寒范畴。

风温:一般认为是指温病误用辛温发汗引起的一种变证,但在《伤寒例》中,“风温”与伤寒、温病、暑病、瘟疫、温疟、温毒、冬温等并称,可见又是一个独立的病证名称。而本条又有”风温为病”之语,因此可以认为,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病证看待也是可以的。但无论是温病误治后的变证还是独立的病证,皆与后世温病学中的风温病含义不同。

脉阴阳俱浮:指寸关尺三部脉俱浮盛有力,为热邪鼓动气血,气盛血涌,血脉贲张所致。

多眠睡:指热盛扰神所致的昏睡状态。

失溲:小便失禁。单用“溲”字,仅指小便而言,言”后溲”、“大溲",才可以指大便。此所言小便失禁是热盛神昏,膀胱失约所致,和下文的”小便不利”(即尿少,因热盛伤律所致)并不矛盾。

被火:指误用火针、火熏、火熨、火灸等一类的方法治疗。

惊痫:惊指惊风,痫即癫痫,皆是以抽搐为主症的一类病证。

瘛疭:瘛, chi ,音赤,四肢收引。疭, zong ,音纵,四肢舒伸。瘛疭即四肢时收时伸,也就是抽搐。

若火熏之:如果再误用火熏疗法。

逆:《广雅·卷三》:逆,乱也。“乱”也是“错"、"误”的意思,此指错误的治疗,也就是误治。

郝万山讲伤寒论第五十八讲(伤寒论005期郝万山-温病和风温提纲)(1)

这段主讲:太阳温病和风温的脉证提纲及误治后的变证

本证成因:温热邪气外袭。

温病主症和病机:"发热,温热邪气侵袭肺卫,卫阳与温热相争而出现病理性亢奋状态,故见发热。渴,温为阳邪,最易伤津耗阴,故温热邪气伤人的初起,不经传经,就可以见到津液被伤的口渴。而伤寒证的初起阶段,不见口渴,只有当邪气入里化热伤津时,才出现口渴。不恶寒,温热邪气伤人,以伤阴液为主,与寒邪伤人阳气,温煦功能失司不同,故不恶寒。温病虽然证候百端,但“发热而渴,不恶寒”是其基本特征。提示温病与中风、伤寒在临床表现上是截然不同的。

此外,由于风为百病之长,温热邪气伤人之初常常夹有风邪,从临床上看,温病在初期邪侵卫分的阶段,也可以见到轻微而短暂的恶风寒。这是由于风邪伤卫阳,卫阳温煦作用失司所致。不过这种恶风寒,程度较轻,为时暂短,而且会伴有口渴、舌红、脉数等热象,不难与伤寒、中风相区别。

风温的主症和病机:发汗已,身灼热,为邪热鸱张之象。邪热炽盛,误用辛温之剂发汗,以热助热,故热不退而身灼热。如果将“风温”看成是一个独立的病证,那么就可以把这句话理解为,高热汗出而热不退者,这就是风温病。邪热炽盛故见高热,热邪逼迫津液外越故见汗出。脉阴阳俱浮,邪热充斥于内外,鼓动气血,气血涌盛,血脉贲张,故寸关尺三部脉皆见浮数之象。

在《伤寒论》中,浮脉主热见于多处,主热的浮脉,其特点是轻取即得,重按滑数有力,这是和主表的浮脉轻取即得,重按少力是不同的。

自汗出为阳热逼迫津液外泄所致。身重,难以转侧:壮火食气,火热耗气,故见倦怠身重。而且热邪壅滯经脉,经脉气机不利,也是导致身重难以转侧的原因之一。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为热扰心神,病人呈困顿嗜睡状态;心主言,心神被扰,热盛神昏,故语言难出;热壅气机,肺窍不利,故鼻息必鼾。

风温误治变证的表现与病机:小便不利:此指小便少。热盛伤津,又误用下法,更损阴液,而致化源不足,故见小便短少。直视,温热邪气本易伤阴耗液,加之误下损伤阴液,致使肝肾阴精被伤,不能上荣于目,故见两目呆滞凝视无神。失溲,即小便失禁,是热盛神昏,关门不固,膀胱失约所致。小便失禁和小便不利(尿少)并不矛盾,而是可以同时存在的症状。

发黄,风温误用火疗,以火助热,火热内伤营血,营气不布,故发身黄。如惊痫,时瘛疭,火邪内攻,或热极而风动;或火热伤津耗液,水不涵木而动风,犹如惊风或癫痫,而出现阵阵抽搐。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如果再用火熏疗法,那么一次的误治,病人的生命还可以延长几天,一而再再而三的,只能缩短病人的生命,促进病人的死亡。

中风、伤寒、温病、风温皆属外邪所致的疾病,也皆有发热。

其中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者为中风;

恶寒,发热,身痛,无汗,脉浮紧者,为伤寒;

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高热,汗出而热不退者,为风温。

本条所举温病、风温以及风温误治以后的临床表现,提示了温热邪气伤人,容易出现伤津、耗阴、扰神、动风、发黄等的病变规律,这对后世医学家极有启发。后世医学家在此基础上,根据温邪类及所犯部位的不同,对温病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逐步形成了以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等辨证论治体系为基础的温病学说,这完全可以看成是对伤寒学术的继承发展、补充和创新。

郝万山讲伤寒论第五十八讲(伤寒论005期郝万山-温病和风温提纲)(2)

思维导图让知识系统化

为了方便大家记忆,特意做了一张思维导图供大家学习和理解。

郝万山讲伤寒论第五十八讲(伤寒论005期郝万山-温病和风温提纲)(3)

温病和风温提纲导图

《伤寒论》005期 | 郝万山-温病和风温提纲

郝万山讲伤寒论第五十八讲(伤寒论005期郝万山-温病和风温提纲)(4)

来源:郝万山伤寒论讲稿

整理/编辑: 之筱

图片来源: 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