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雍也》篇第二十六章,讲的是孔子弟子宰予企图为难孔子的故事:“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可欺也不可罔也?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可欺也不可罔也
《论语》《雍也》篇第二十六章,讲的是孔子弟子宰予企图为难孔子的故事:“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应该说,宰予还真是一个有个性,也能独立思考的弟子,但有时会耍耍小聪明。在“宰予昼寝”章中,孔子痛骂了宰予;不知道是不是他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心中有一点不服之气。总之,他居然想出来一个为难老师的歪招,故意问孔子:“(老师,您不是推崇‘仁’吗?)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如果有人告诉他‘井里有仁’,他会跟着跳进去吗?”请注意:宰予在这里耍了一个花招,因为“仁”和“人”同音,所以“井有仁”也可理解为“井里掉进了一个人”,于是问:“仁者会不会跳下去?”这里隐含了一个两难之处:如果不跳下去救人,那他就不是仁者;如果跳下去,就可能同归于尽。这样就给孔子出了一个难题,这个难题还隐含着对“仁”的信仰问题。没想到孔子一眼就看穿了宰予的用心,轻而易举地化解了这个难题:“为什么要这样问问题呢?作为一个君子,他可以去救,但不会跳下去(因为如果这样,不但救不了人,自己也会陷入危险);君子可能会被欺骗,但不会被蒙蔽。”我想,听了孔子这番义正词严的话,宰予一定会羞愧满面、感到无地自容的。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孔子不仅是一个仁者,而且也是一个智者;是一个“仁且知(智)”者。我将这样的人称为“聪明的老实人”,因为在一般人看来:聪明的人不老实,而老实人不聪明。其实,这两者是可以统一的;但必须将基点放在“老实”上。也就是说:“仁”字优先。但是,如果只有“仁”而无“知”,就会成为“愚仁”(愚蠢的仁),就像“愚孝”“愚忠”一样,走向反面。一个真正的君子,就应该是这样的人。
在了解了本章的大意后,还需要对文中的最后两句话,即“可欺也,不可罔也”予以探讨。我在上面的解释中,将其翻译为:“可能会被欺骗,但不会被蒙蔽。”其实,更准确地说法应该是:“可骗以理之有,但不会蒙以理之无。”也就是说:一个君子,可能会被有理的话欺骗,但不会被无理的话蒙蔽。为什么?因为君子有头脑、会分析,而分析的依据就是看有理还是无理。这种说法的依据见于《孟子》《万章》上篇的一个故事:“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管池沼小吏)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yǔ,困而未舒)焉,少则洋洋(放松)焉,攸然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校人出,曰:‘孰谓子产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说的是:以前有一个人给郑国的执政子产送了一条活鱼,子产让管理池塘的小吏养在池塘中。没想到这个小吏把这条鱼烧好吃了,回去告诉子产说:开始时,这条鱼还不太舒展,慢慢地就放松了,后来就游走了。子产听了后就连声说道:得其所哉(它到了该去的地方)!得其所哉!没想到这个小吏居然出去说:谁说子产聪明?我把鱼烧好吃了,他还说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所以,对君子可以用有道理的话欺骗他,但不能用没有道理的话蒙蔽他。
这个故事活灵活现地呈现了君子和小人的不同:子产虽然被骗,但仍然是君子;小吏虽然骗了人,还自我得意,但依旧是小人。这一点、一时的得意究竟能换来什么?可悲可叹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