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传统历史文化和民风习俗中,有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每逢某一个家庭中有了重大事情的时候,比如订婚、结婚、丧事、分家等等,都会把舅舅(俗称“舅老爹”)请到家中,而且会受到特别的尊重和款待,尤其是吃饭坐席的时候,更是要请舅舅坐在上席的位置。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又是什么道理呢?

舅舅过世了该不该随礼(在婚丧等大事中)(1)

正是由于这是一种传统的风俗习惯,所以肯定这其中是有一定的来历和讲究的。这一习俗,也许要追溯到原始社会时的“母系社会”。那时,母系主宰一切,每个人的姓氏以及财产等都是继承于母系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舅舅在家庭、家族以及整个部落中的地位,大约就相当于今天的父亲这个角色,也是最亲近的男性亲属。所以,在家庭和家族的大事决定权上,舅舅就时常会是母亲的代表,参与决定着许多大大小小的事务。

舅舅过世了该不该随礼(在婚丧等大事中)(2)

舅舅过世了该不该随礼(在婚丧等大事中)(3)

随着历史和时代的发展,社会来到了男尊女卑的“父系社会”以后,男性因为具有了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绝对优势,所以在家庭和家族中,也占有了统治地位。那么,舅舅既是他自己家庭和家族的主导者,还是作为娘家人的最高代表,参与外甥家大事的商议决策的那个人。所以,每逢家中有了什么大事情,都要请舅舅上门,有些事甚至还要由舅舅来作主哩。比如过去时代的分家,为了公平合理,大多都是由舅舅来主持的。

舅舅过世了该不该随礼(在婚丧等大事中)(4)

舅舅过世了该不该随礼(在婚丧等大事中)(5)

另外在古代时,尤其是封建男权时代,舅舅往往是母亲权利的维护者。因为在那个时代和社会里,女性是没有什么发言权的,更是没有决定权的。所以如果女方在丈夫家遭遇到了一些重大的事情和难事,比如家庭矛盾、利益冲突、受到虐待、需要打什么官司等等,这就需要舅舅出面主持公道,或讨要说法等来解决问题了,从而能够替自己的姐妹说话或调解。可见,舅舅在那时的社会地位和权威性还是比较高的。

舅舅过世了该不该随礼(在婚丧等大事中)(6)

舅舅过世了该不该随礼(在婚丧等大事中)(7)

自古以来,就有“娘亲舅大”的说法,其字眼意义是说,娘是最亲的人,舅舅是脸面最大的人。深层次的意思是说,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在母亲那一边的亲戚中,地位最高的最大的宾客就是舅舅。因为舅舅是母亲的同胞兄弟,从血缘上来说,也应该是最关心自己的人。所以,娘最亲,舅最大。既然舅舅在家庭以及整个家族中的地位都是非常高的,那么自然就要请他坐上席啦。

舅舅过世了该不该随礼(在婚丧等大事中)(8)

综上所述,舅舅为什么要坐上席,除了传统的习俗外,主要还是由舅舅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几千年都过去了,实际上这一传统习俗一直流传到了现在。即使是今天,男女平等了,家中如果有什么大事时,仍然还是会请舅舅上门商议帮助解决,并请舅舅坐上席的。大家以为如何呢?

舅舅过世了该不该随礼(在婚丧等大事中)(9)

个人观点,欢迎评论,敬请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