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童年里的美好回忆(再看时止不住潸然泪下)(1)

有这样一部国产片。

它诞生于中国电影最辉煌的时代,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张艺谋的《活着》、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王家卫的《重庆森林》、李安的《饮食男女》都是与它同期的作品。

那些童年里的美好回忆(再看时止不住潸然泪下)(2)

它也是当年的票房第二,在1994年就取得了超过5000万的高票房,仅次于同年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它还是不少人的童年阴影,你或许已经不记得它的名字,但你一定记得女孩躺在床上被针扎、地上满是沾血的纸、德国士兵们向一个满身纹身的姑娘伸出贪婪的手……

那些童年里的美好回忆(再看时止不住潸然泪下)(3)

那便是这部《红樱桃》

那些童年里的美好回忆(再看时止不住潸然泪下)(4)

电影拍摄时正直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

但作为一部战争片,它并没有着眼于惨烈的前线,而是将视角放到一群孩子身上。

那些童年里的美好回忆(再看时止不住潸然泪下)(5)

用小女主背上那只鲜艳的纳粹鹰徽纹身,谱写了一曲更残酷更难以磨灭的哀歌。

1940年的冬天,两个中国孤儿楚楚罗小蛮被送往俄罗斯的伊万诺夫国际儿童院学习。

那些童年里的美好回忆(再看时止不住潸然泪下)(6)

这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学校,位于莫斯科以北300公里的地方。

或许年轻的读者有些无法理解,为何要把中国的孤儿送往遥远的前苏联?

那就必须提起历史书上记载过的那段血腥年代

1927年,中国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遭遇“白色恐怖”,许多先烈遭到反动军阀和国民党右派惨无人道的屠杀,当街被枪杀、被砍头,横尸遍野、血流成河……

那些童年里的美好回忆(再看时止不住潸然泪下)(7)

当时,苏联为了保护、抚养、教育各国共产党人的后代,在1933年建立了这所儿童院,中国有近100名儿童在这样的国际儿童院接受教育。

那时来这里学习的主要有两种孩子,一种是楚楚和罗小蛮这样的中国孩子,他们的父母或是中共高层领袖,或是遭到迫害的烈士,还有一种是在苏联学习的共产党人的后代,一些被派往苏联学习的干部在当地结婚生子后留在那里的孩子。

那些童年里的美好回忆(再看时止不住潸然泪下)(8)

共和国元勋的儿女们小时候在苏联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时的情景,第二排左数第三人为朱德之女朱敏。

离开战火,回到校园,童年生活似乎又变得无忧无虑起来,友好的同学们很快帮两个来自中国的孤儿适应了环境。

一个高鼻梁大眼睛的男孩主动和楚楚成了朋友,他说着一口磕磕巴巴的汉语,却坚称自己是中国人,他的父亲就是赴苏联学习的中国党员,而母亲是一名德国人。

那些童年里的美好回忆(再看时止不住潸然泪下)(9)

但战争的伤疤依然如影随形。

一次语言考试,大家需要用俄语介绍自己的家人。

罗小蛮第一个自我介绍,孩子总会小心翼翼地隐藏自己的伤痛,不愿说起自己已经离世的父母,更何况是在大庭广众之下。

所以他准备了早就写好的套话蒙哄过关:

我的爸爸是工人,他有一把胡子,他会开车,会操作机床。

妈妈是农民,她有一双美丽善良的眼睛和一双巧手……

我的祖国是中国,我的家乡在延安,

我的学校在伊万诺沃,我的老师叫维拉。

那些童年里的美好回忆(再看时止不住潸然泪下)(10)

轮到楚楚的时候,维拉老师听多了套路的发言,要求她说出自己真实的家庭状况。

楚楚有些惊慌失措,但还是忍着泪,说出了关于父母的记忆:

妈妈本不想生下我,因为她要和爸爸一起去干革命。

所以我从一生下来,就是革命的包袱。

我的妈妈没有给我讲过故事,也没有给我买过新衣服。

我只见过爸爸一次,那是在杀他的刑场上。

他的腿断了,他是被拖进刑场的。

人家指给我说,多看几眼吧,那就是你爸爸。

爸爸是被国民党腰斩的。

爸爸切成两半后,一时还死不了。

侩子手问他:你还革命不?

爸爸说,我是革命不了了,可我的孩子会接着干。

说完,爸爸的眼睛直勾勾地看着我。

后来,爸爸死了。

可他始终没有闭上盯在我身上的那双眼睛。

那些童年里的美好回忆(再看时止不住潸然泪下)(11)

这就是烈士的孩子

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都被这份沉重震惊了,维拉老师也向楚楚道歉。

但在学校里的大多数时间,还是快乐的。

暑假,张和楚楚跟着校车去参加了夏令营,罗小蛮则留下来帮助修缮学校。

那些童年里的美好回忆(再看时止不住潸然泪下)(12)

可没过多久,战火就燃烧到楚楚夏令营所在的小镇。

德军的战机呼啸着碾过原本蔚蓝的天空,把炸弹投向草地,枪声、尸体,德军开着坦克拖着战俘招摇过市,所到之处满目疮痍。

那些童年里的美好回忆(再看时止不住潸然泪下)(13)

维拉老师带着孩子们躲到一间破败的教堂里避难,并坚持上课。

那些童年里的美好回忆(再看时止不住潸然泪下)(14)

一个德军走进教室,一声枪响,刚刚还在教孩子们念诗的维拉老师,倒下了。

那些童年里的美好回忆(再看时止不住潸然泪下)(15)

孩子们沦为德军的奴隶,帮他们洗衣做饭,照看马匹,维持着表面的和平。

张和一个德国士兵攀谈起来,他告诉士兵自己的母亲是一名德国人。

就在邪君以为,孩子为了生存,讨好敌人也在所难免时,接着,张就趁德军不备,抢过了士兵的枪,掩护其他孩子借机逃跑了。

那些童年里的美好回忆(再看时止不住潸然泪下)(16)

当孩子们跑远后,张被德军包围了,德军原本还碍于他手里的枪不敢上前。

但其实他根本不会用枪

这个年纪的孩子本应该待在校园里,待在父母身边,谁又会用枪呢?

张最终死在了德军的乱枪扫射之下,瘦小的身躯卷着尘土倒下了,轻的像一张纸。

那些童年里的美好回忆(再看时止不住潸然泪下)(17)

逃跑的孩子也很快被抓了,毕竟孩子们的双腿,还是跑不过德军的飞机坦克。

在广场上,德军当众屠杀战俘,老人、孩子都倒在枪下……

只有黄皮肤的楚楚吸引了一个德军将领的注意,逃过一劫。

那些童年里的美好回忆(再看时止不住潸然泪下)(18)

但这很难说这是楚楚的幸还是不幸,因为这也正是她噩梦的开始

将军留下她并不是善心大发,而是觊觎亚洲少女独特的细腻光洁的皮肤,这正适合他搞变态的“艺术创作”。

楚楚和其他被将军留下的孩子一起,被带到一间修道院,有一个和她们年纪相仿的女孩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很久,还总是得到将军的优待,俨然一副大姐大的姿态。

那些童年里的美好回忆(再看时止不住潸然泪下)(19)

直到有一天,这个女孩被将军当做自己的作品来展示,她被迫当着无数士兵的面,在桌上脱光了衣服,遍布全身的纹身触目惊心,无数双贪婪的眼睛投来惊叹的目光,无数双丑陋的手伸向这个孩子……

那些童年里的美好回忆(再看时止不住潸然泪下)(20)

楚楚这才知道,将军的古怪癖好是纹身,而自己的命运,也将与她一样。

没过多久,楚楚也被推进了手术室。

任凭她怎么求情、反抗,士兵们只是面无表情地给楚楚清洁消毒,将军也褪去军装,换上一身白大褂等待着她。

那些童年里的美好回忆(再看时止不住潸然泪下)(21)

在士兵眼中,楚楚只是个供奉给大领导的战利品。

而在将军眼中,楚楚则是一张上等的画布

没有人把她当成一个孩子,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

将军打算在楚楚身上完成一幅巨作——纳粹鹰徽。

勾边、上色,这要花上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完成。

这期间楚楚也反抗过,她求饶,被无视;她绝食,士兵将她带到广场边,直接击毙了一个平民,告诉她如果还不吃饭就会一直这样滥杀无辜,直到她开始进食为止。

那些童年里的美好回忆(再看时止不住潸然泪下)(22)

楚楚只好继续躺回冰冷的手术台上,任由将军的纹身针一针一针刺在自己的背上。那个年代的纹身技术也远不如现在发达,每一针刺下去,都是鲜血淋漓。

等到楚楚背上的纹身快完成时,这场战争也接近了尾声。

结局我们当然都已经知道了。苏联军队最终将德军赶出了自己国家的边境线。德军输了,欧洲战场上的二战也结束了。

将军也在办公室里饮弹自尽。

那些童年里的美好回忆(再看时止不住潸然泪下)(23)

楚楚却作为“艺术品”,被孤零零丢到荒郊野外放生。

那些童年里的美好回忆(再看时止不住潸然泪下)(24)

用将军的话说,楚楚将带着他的灵魂慢慢长大。

但对楚楚来说,她将永远带着屈辱长大。

那些童年里的美好回忆(再看时止不住潸然泪下)(25)

一番颠沛流离,楚楚终于被难民收容所救了。

原以为终于回到集体温暖的怀抱,但当她看到护工要逐一帮他们检查清理身体时,她崩溃了。

女兵和护工并不理解她的苦衷,她们“帮”发疯的楚楚脱掉了身上麻袋制成的破衣服后,所有人都惊呆了。

那些童年里的美好回忆(再看时止不住潸然泪下)(26)

楚楚的尊严再一次被撕裂,屈辱的伤疤暴露在所有人面前。

因为背上的纳粹军徽,即使在难民收容所,楚楚也成了不被接纳的异类,甚至还要接受调查

明明她也是战争的受害者

洗不掉,蹭不掉,楚楚甚至不惜用火把烧自己的后背,承受着巨痛的她脸上却露出难得的喜悦,那是她能想到摆脱这屈辱的最好办法了。

那些童年里的美好回忆(再看时止不住潸然泪下)(27)

可惜,这也不过是给纹身添了一道丑陋的伤疤。

终于,楚楚的身份被查明,她成了战争英雄,被安排到最好的医院进行植皮手术,但碍于当时的医疗水平和手术难度,手术成功的希望非常渺茫……

那些童年里的美好回忆(再看时止不住潸然泪下)(28)

尽管如此,楚楚还是接受了手术,毕竟她身上流淌的,是烈士遗孤的血脉。

手术历时5年,但还是以失败告终……

1990年,楚楚在北京病逝,享年63岁。

那些童年里的美好回忆(再看时止不住潸然泪下)(29)

影片导演叶大鹰,是叶挺将军的孙子,本就对那段往事有着更近距离的感悟。

而为了拍摄本片,他更是采访了60多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子女,才有了这部让人记忆深刻的电影。

他炮轰过鲜肉演员、暴走漫画,这是否正确邪君不做评价,但足够尊重那段历史,拍出过这样电影的他,绝对有这样的资格。

女主角楚楚,也是根据真实人物改编。

那就是朱德的女儿,朱敏。

 

那些童年里的美好回忆(再看时止不住潸然泪下)(30)

朱德的女儿朱敏(中)

她的俄语名字赤英(红色英雄之意),也是电影名字《红樱桃》的由来。尽管电影和她的真实经历有相当大的出入,纳粹纹身也是为了艺术加工而虚构的,但剧组也和当事人充分沟通并取得了同意。

现实中,朱敏1953年回国后一直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她始终遵循着父亲朱德的教导:“我们国家现在非常需要建设人才,你所从事的正是培养人才的工作,这是一项非常伟大的事业,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是爹爹对你的期望。”,把一身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

那些童年里的美好回忆(再看时止不住潸然泪下)(31)

而那些经历过战争阵痛,依然保持着最优秀品质的老一辈“红二代”又何止朱敏一人。

刘少奇的儿子刘允斌,在获得莫斯科大学化学系副博士学位后,毅然回国,为原子弹、氢弹研制事业呕心沥血,成了中国最早的核工业专家。

蔡和森的儿子蔡博1949年从莫斯科钢铁学院毕业回国后,为鞍钢恢复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新中国第一代杰出的炼铁专家。

陈昌浩之子陈祖涛从苏联包曼工学院毕业后,投身“一汽”、“二汽”等工厂的建设,被誉为“新中国汽车行业的第一人”。

……

这或许才是他们伟大的地方,在黑暗与痛苦中挣扎求生、在炮火与尸骸中幸存下来后,没有贪恋享乐,而用淡泊名利、一腔奉献的精神来回馈国家和人民。

那些童年里的美好回忆(再看时止不住潸然泪下)(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