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今(2)日,铜锣山矿山公园生态修复司法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在被称为“重庆小九寨”的渝北区铜锣山举行。该基地由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及渝北法院联合共建,将环资审判与生态修复紧密结合。

花岗岩矿山公园生态恢复(铜锣山矿山公园生态修复司法实践基地揭牌)(1)

据悉, 铜锣山曾是渝北区最大的石灰岩矿区,因采矿植被水系统曾被严重破坏,并留下了41个巨大矿坑。后来,经过整治修复,铜锣山如今是绿树葱葱、绝壁环绕、碧水幽潭的自然佳境,加上一年四季的鸟语花香,成了人们前往打卡的网红景点。

为引导民众提升环境保护意识,全市三级法院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审判职能作用,在铜锣山矿山公园基础上,着手打造了铜锣山矿山公园生态修复司法实践基地。该基地分为主题景石、矿山导览、审判之路、互动科普廊、科普景观廊、互动科普园等区域,充分融入环境资源审判法治元素,通过以案释法、互动科普等寓教于乐的方式,让游客在观赏公园风景的同时学习法律知识,了解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花岗岩矿山公园生态恢复(铜锣山矿山公园生态修复司法实践基地揭牌)(2)

仪式上,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生龙表示,近年来,重庆法院因地制宜打造了南岸广阳岛、梁平双桂湖、江津中坝岛一批生态修复基地,从“点上开花”到“串珠成链”,在成果展示、法治教育、理念传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铜锣山矿山公园生态修复司法实践基地是推动生态修复与旅游带动相得益彰的范例。

花岗岩矿山公园生态恢复(铜锣山矿山公园生态修复司法实践基地揭牌)(3)

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卢君表示,重庆三级法院在铜锣山矿山公园联合共建生态修复司法实践基地,以法治智慧、法治方式促进受损生态环境及时有效恢复,是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整体保护的有益探索。该院会努力把司法防线筑得更牢,把绿水青山护得更美,把基地打造成为生态司法保护的一张“新名片”。

花岗岩矿山公园生态恢复(铜锣山矿山公园生态修复司法实践基地揭牌)(4)

渝北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颜其勇也表示,司法实践基地建成揭牌,是对矿山公园的一次升华,渝北区将为司法实践基地的运营提供全方位服务,为重庆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贡献渝北力量。

现场,法官们和代表委员等一起,还在铜锣山矿山公园生态修复司法实践基地法官林开展了植树活动。

新闻多一点>>

司法利剑助推铜锣山矿区生态修复

为践行“两山”理念,共护绿水青山,渝北区政府及时关停铜锣山石灰岩矿山,其间渝北法院妥善处理了矿山关停过程中发生的多起纠纷,为修复矿山生态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今日,渝北法院发布了相关典型案例。

矿山开采粉尘噪音扰民

碎石场当了赔匠

2012年,渝北法院受理原告梁某等四人诉被告重庆市某碎石有限公司、某建材厂环境污染责任纠纷案,要求二被告立即停止山石开采,直至污染物完全排除,并连带赔偿原告损失。

经审理查明,四原告长期居住生活在石船镇关兴村,二被告在关兴村露天开采石灰岩,厂区距离原告住所处直线距离分别约200米和500米,均属限期整合关闭企业。

二被告在生产过程中仅采取了洒水的防护措施,致原告遭受粉尘、噪音等污染。经渝北法院调解,二被告同意按期停止开采石材,并赔偿原告损失17 000元,有效维护了原告的居住环境权益。

27家开采单位陆续关闭

未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义务被行政处理

2017年,渝北法院受理原渝北区国土资源管理局申请强制执行划转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27案,申请执行金额共计6 806 859.89元。

据悉,27家矿石开采单位与该局签订责任书,承诺承担本单位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义务,足额缴存矿山治理和生态恢复保证金,及时申请治理项目立项。然而,27家开采单位陆续关闭,均未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义务。

于是,该局分别作出行政处理决定,对各自缴存的保证金划转到专户,用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

渝北法院经审查认为,该局作出的27份行政处理决定书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无超越职权和滥用职权的行为,裁定准予强制执行,为铜锣山矿山修复提供了一定的经济保障,有力支持了铜锣山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作。

上游新闻记者 徐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