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说了,讲完大明十六帝,令狐会继续在大明转悠,明朝又四大宦官,汪直,刘瑾,王振,魏忠贤,除了王振以外,那三个人其实都有很多值得说的地方,那咱们今天就来讲第一个,二十岁就权倾天下的西厂厂公,汪直。

一说到太监大伙儿得第一印象就是阴险,狡诈,武功高强但是心理阴暗,再有甚者就是说太监连个全乎人都不是,说实话我个人觉得这样很不好,太监就都是坏人,不是太监就全是好人,这种看法是不是有些主观和武断,再有不是全乎人,看来不可以歧视残疾人还是普及的不够啊,不管他是主动的还是被动,那都是一个不能去揭开的伤疤,老赵不是有这么一句话么,“既然这大侄儿一下由乡长变成了三胖子,我们就不要当头再给一棒子了!”

扯得有点儿远,咱们继续说汪直,广西大藤峡,瑶族人,成化三年,也就是1467年以幼童身份被俘进宫,曾伺奉万贵妃,历任御马监掌印太监、西厂提督,后因监军辽东有功,总领京兵精锐“十二团营”,开明代禁军掌于内臣之先河,后被东厂提督尚铭等人弹劾,贬往南京,从此威名不在。

明朝汪直个人资料(汪直二十岁就权倾天下的西厂厂公)(1)

明朝的太监,大伙最熟悉的形象就是甄子丹在《新龙门客栈》中扮演的曹少钦了,依仗着和皇帝亲密关系和宠信,滥权欲为,图谋不轨,陷害忠良,可是汪直真的没有,权倾一时,严刑峻法确实有,但是他抓的都是有罪的官员,绝对没有错判无辜之人,有这么一句话,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咱们就说说事实。

建宁卫指挥杨晔,是功勋老臣杨荣的曾孙,但是他和他爹杨泰横行乡里,搞出了人命,苦主层层上告,这两人知道事情搞大了,于是躲进了京城,并且大把花钱想要打通关节,想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其他关节都打通了,可就是过不了汪直这一关。汪直早就听说杨泰父子不法,当知道他们的藏身之处后,二话没说,下令西厂将他们逮捕归案。

进了西厂监狱,不遭罪不受刑那是不大可能的,一顿操作之后,杨泰、杨晔父子终于说了实话,案件来龙去脉很快被查清,结果杨家父子被判斩首,几位庇护与同谋的官员也被贬官或流放。杨晔案其实是一起典型的官员家族涉黑案,其中包括了走私、行贿、黑社会、包庇等众多罪行,牵扯人员众多,影响很大,但是汪直在短时间内迅速清查案件,不仅表现出了能力,也显示出他的为人。

有人说宦官就喜欢结党营私,好,那就再讲一个。

南京镇守太监覃力朋,这算是汪直一个系统的了,在成化十四年时候,他从北京进贡回来路上,带了近百船私盐想要回去贩卖,我之前讲过,以前只能官家贩盐,私人贩私盐那是死罪,可覃力朋就是这么牛,带着私盐路过武城县的时候,被一位典吏拦下来盘问,覃力鹏不仅不认怂,还痛打了典吏,射死了他的一名手下,这消息被汪直知道后,二话不说,直接将覃力朋逮捕并且要将其论罪处斩,当然最后覃力朋虽然得以幸免,但是汪直的脾气秉性我们应该更清楚了,只要你违法乱纪,不管你是谁,一律照办!

那你问我,西厂有过冤案吗?答案是并没有,有抓错人吗?有!刘福就是,但是他被抓后,发现没有证据立马就被放了,这就是西厂的办案风格。

明朝汪直个人资料(汪直二十岁就权倾天下的西厂厂公)(2)

既然说到西厂,那就要说说西厂的来历了,很传奇。

话说成化年间,京城里发生一起“妖狐夜出”的神秘案件,接着又有道士李子龙,勾结宫中太监鲍石、郑忠敬,潜入大内,在万岁山上窥视皇宫,图谋不轨。后来虽然李子龙被锦衣卫捕杀,但是朱见深心里还是很不爽,汪直就带着他易服外出,散散心,这一下让朱见深记住了汪直,到了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的正月,朱见深因“锐意欲知外事”,就从锦衣卫的官员、小校中,选出善于刺探情报的人员共计一百多名,在灵济宫前,另外设置厂司,是为“西厂”,其实很大一部分也是为了制衡东厂,厂公自然就是汪直。

影视作品里,太监们的武功都是深不可测,当然那些是虚构和夸张,但是汪直确实是一直对学武立功有着浓厚的追求。在外监军时期当时的司礼监怀恩曾评价汪直“年少喜功”,《明史》中记载,“从太监汪直请,设武科乡、会试,悉视文科例。”他是明朝武举制度的具体执行者,其实大明很早就有了武举制,但一直都是个形势,没有具体的执行制度与规范,直到汪直建议以文科为例,设武科乡、会试等,武举制度才算有了规范,可以真正为国家选拔军事人才,而且他还不是赵括那样的纸上谈兵,他确实有着出色的军事才能。

讲朱见深的时候我曾提到过成化犁庭,屠灭女真,战略目标是朱见深决定的,但是执行者却是汪直。

建州女真祖先曾灭亡北宋,对中国伤害可以说是极其深重,那时的建州女真又一次崛起,如果放任后果则不堪设想,当时的兵部侍郎马文升竟然要加大优抚政策,以身饲虎,换片刻安宁,结果被汪直下狱,活该!成化三年时候,朱见深命大将赵辅率军五万,兵分三路进剿,最后建州女真两个首领李满住和董山被杀,我之前说过,这个董山就是努尔哈赤的曾祖父的爷爷,到了成化十五年时候,休养生息了十几年的建州女真又开始侵犯边境,朱见深能惯着你,一次进剿不行,那就再来一次。成化三剿女真,这一次是最狠的一次,由汪直监督军务,抚宁侯朱永为总兵,巡抚陈钺参赞军务,统帅大军,征剿建州。这次远征,汪直是实际上的统帅,出征的时候是十二月,数九寒冬的东北,山高林密,道路狭窄,可以说是滴水成冰,哈气成雾,可是汪直却率领大军,跋涉数百里,最终完美地践行了朱见深的意志,捣其巢穴,绝其种类,几乎就灭绝女真,把女真崛起延后了一百年。

明朝汪直个人资料(汪直二十岁就权倾天下的西厂厂公)(3)

你以为这就完了,汪厂公怎么可能就止步在此,下一个就是威宁海之战,突袭蒙古王廷。

其实在朱老四之后,大明军队就已经几十年没到过阴山以北了,就更不要提朱祁镇那丢人现眼的表现,而且我们看看汪直和王越的对手是谁?满都海和达延汗。

满都海是达延汗的叔祖母兼妻子,驱逐瓦剌,兼并蒙古太师部落,是蒙古族的传奇女英雄,在蒙古史书中被称为“黄金家族守护者”和“蒙古中兴之母”,看看她的称号,你就大致能明白满都海是个什么样的人,而达延汗更牛,他真正统一了全蒙古,恢复了成吉思汗的万户制度,可以说是元朝崩溃后,蒙古族最伟大的英雄。

可是在汪直眼里他们只是个鞑酋,是个挑起边患的首领,满都海要中兴蒙古的志向必然与明朝扫平边患的目标产生冲突,汪直处理的方法也很简单,一个字,干就完了。

成化十六年,鞑靼大举入侵河套,汪直监军,王越提督军务,朱永任总兵官出兵抵御。汪直探到蒙古王庭设在威宁海,于是派朱永领兵诱敌,自己跟王越率精兵两万,经过二十多天的潜行,翻越落差一千多米的阴山,到达王庭所在地,猫儿庄附近,趁天降大雪,夜袭蒙古大营,斩杀蒙古族传奇女英雄满都海,达延汗仅以身免。这是自朱棣后,对蒙古绝无仅有的大胜利,第二年,还是汪直总督军务,王越任总兵官,在黑石崖又大破入侵的鞑靼,而这时的汪直才仅仅二十多岁,还是一个小鲜肉而已。

明朝汪直个人资料(汪直二十岁就权倾天下的西厂厂公)(4)

汪直可以说是文武双全,但他却没有嫉贤妒能,反而心胸宽广。

杨继宗,正直廉洁,不巴结汪直,汪直去拜见还被拒之门外,还讽刺他是太监,但是汪直还是向皇上举荐了杨继宗;兵科给事中,孙博弹劾过汪直,可汪直反而让孙博做西征的记功官,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功劳是实打实的,也正是因为威宁海之战,孙博改变了对汪直的看法;河南巡抚秦纮与汪直分庭抗礼,汪直反而对他恭谨相待,回京还要推举他。

汪直很正直,秉公执法,以德报怨,心胸宽广,心系社稷,眼光长远,深谋远虑,加上屠灭女真,大胜蒙古的功绩,绝对算是个英雄,可这样的英雄,竟然一直没有好名声,以上的一切,我们在《明史》里都是看不到的,哦,对了,明史是清朝编纂的,那些抹黑他的人,逮着个宦官就不分好坏就是一顿键盘侠的操作!但是我不知道他们晚上睡得着觉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