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业界备受关注的一定是大型社群,这显然和“小群化”认知不太一样。那么,大型社群和小群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我们可以从微信群和QQ群的人数上限变化中得到一些启发。

在微信的影响下,人们逐步接受了群成员数为500人的上限。在过去,群成员数上限的调整是一个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过程。例如,微信群在推出之初将群人数限制为100人,500人的大群需要申请特批。不久后,微信将群人数限制上调为500人。

这个数字是否合适呢?我在腾讯工作期间曾接到不少诉求,希望腾讯能取消微信群成员数限制,以便一些大公司能构建万人以上的大群,将其员工或者合作伙伴分别纳入其中。而现实中对于千人乃至人数更多的大群的呼声也比比皆是。

类似情况曾在QQ群的组建过程中发生过。早期腾讯也对QQ群人数进行了限制,如普通用户最多只能创建100人的QQ群,活跃用户及更高级别的会员可以创建200~500人的大群。在实际运营和用户调研过程中,呼吁放开群限制的声音此起彼伏,用户希望拥有更大群的愿望非常强烈。产品经理意识到:人人想进大群,限制群人数是没有必要的。

2015年2月,我也曾面向读者做过一次调查,询问他们“喜欢加入大群还是小群”,这里的“群”是指微信群,这次调查在数天内吸引了124位读者前来参与。其中,希望加入200人以上(含500~1000人群)大群的比例为42%,20%的人认为群成员只要超过50人就可以,还有26%的人喜欢小群(群成员数在20人以下)状态。人们更希望加入大群。

但在对用户行为习惯进行分析后,腾讯产品经理又发现,虽然人人都想进大群,大群数量仍然非常稀少,500人以上的QQ大群实际占比很小。而大部分用户长期活跃在4~6个群中,那多是由亲朋好友、同学同事、同好密友所构成的不足20人的小群。这是社群中最小规模,也是最坚实的存在。

社群运营需要懂什么技能(优秀社群的三个标准)(1)

人人都想加入大群,人人多在小群中活跃。

以即时沟通为核心需求的群,人数越多,噪声越大,对用户的骚扰就越大。观察用户行为可以发现,大部分用户加入大群后,最常采取的动作就是关闭消息提示,这正是因为受无意义信息打扰过重。当这种打扰持续增加时,用户多选择退群而去。因此,虽然用户希望加入大群,但并不是每天都活跃在大群中,相反,用户更多会在小群中进行频繁和密切的沟通与分享。

过去我们所说的小群,往往不超过20人(秦海龙则将30人以内的社交圈归为一类)。超过20人就可以称为大群了,近年来在QQ群、微信群等影响下,人们渐渐习惯认为100人以下就是小群,100人以上才是大群。但在实际用户的使用习惯中,仍以20人以下的小群为常态。

基于对在最终群成员人数和产品体验之间取得平衡(当然,这项特权也成为QQ会员付费的动力之一)的考量,QQ将大群人数上限提升至2000人。

与电脑相比,在手机上使用微信时,被打搅的感受会更加强烈,腾讯因此将群人数限制在500人。未来或许会再度对群人数进行调整,但至少短期内将会停留在这个数字范围内。

社群运营需要懂什么技能(优秀社群的三个标准)(2)

优秀社群的三个标准

不论是微信群还是社交圈,都显现出“大群松散沉默,小群紧密活跃”的特征。许多企业和运营者虽然眼望着大型社群背后的高转化率和高活跃度,但这些结果恰恰是小群呈现出来的典型特点:在“三近一反”构建的基础上,小群中的人们互相认识、互相信任有加,且高度活跃。

这三个特点甚至可以用作衡量一个社群是否优秀的三个核心标准:

1.人们相互认识

成员在社群之中能结识多少好友?这个指标代表了紧密度。一个成员在社交圈内部的好友越多,说明成员在社交圈中的地位越重要,质量也越高。在一个社群中,好友数量越多,人们在这个社群中留存、黏着,或者活跃的时间就越长。在现实中,许多社群安排线下活动时会布置相当长时间的“破冰”,就是这个原则的实际运用。

在实际运营和运用社群时人们经常会产生一个困惑:在单一社群中,人数增长过快是不是好事?许多社群因为新人涌入过快,导致人群没有足够的时间来互相认识,从而使人数出现下滑。解决方案取决于新加入的用户和老用户之间能否相互结识,或每位用户在社群中结识的好友数量。

值得注意的是,平均数对社群来说毫无意义。如果1000位新人不认识任何一位老用户,就算平均数再高,也仅仅意味着某些用户占据了过多资源。只有大部分用户互相认识时,社群才会持续活跃。

2.人们互相信赖

成员是否信任其他人?这代表信任度。信任成本最低是促成社群高转化的基础。如腾讯曾小范围分析过QQ群的转化数据,发现能达到50%左右,即每两次分享到群中的商品信息,会有一条产生销售转化。

我的宝贝得米在我写作本书时已经两岁了,在她的成长岁月里,妈妈为她买下了大量玩具,也报了许多兴趣班(这似乎是中国父母们的共同特点)。回顾这些决策,其中许多都来自妈妈群:我妻子所在公司中宝宝年龄相近的妈妈们组成了一个小群,对宝宝们的教育、成长等事情都在小群中互相分享、讨论。因此经常会发生一位妈妈用过某商品后在群内推荐,大家一起团购的现象。其中就包括一起参加昂贵的兴趣班、团购新上市的某些玩具等。

3.成员之间频繁互动

互动次数和互动频次代表着时间货币。衡量一个社群是否具备价值的一个核心指标是看社群消耗用户的时长有多少。通常,用户停留时间越长,表明社群对用户的影响越大。其中最主要的消耗发生在成员之间的频繁互动中。频繁互动可以催生大家一致认同的社群变化,带来信息大扩散,是用户快速增长的基础。

业界经常讨论的社群运营,几乎都是指全力消耗用户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方式方法。我们可以简单地将这些运营方法分为两种:“强运营”和“弱运营”。在稍后的章节里,我会详细介绍这些运营方法。不过在这里,我们可以先提出一个问题:在用户消费无数社群的当下,如何才能吸引他/她在“我的”社群里长期活跃和互动?

社群运营需要懂什么技能(优秀社群的三个标准)(3)

三个标准深度影响着社群的日常运营和运用,它们在后续章节中的诸多案例和细节中也会有所体现。

这实际构成了一个矛盾。早期吸引企业关注社群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两高一低”,即高活跃、高转化、低门槛。今天,企业进入或组建一个社群貌似非常简单,新产品的不断推出都在持续降低着社群门槛(同时也改变着社群形态)。当信息进入社群时,转化比例通常高于其他推广形式,这对许多企业的推广和营销部门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本章前面提及的数个案例都在验证着这一点。

只是,用户体验(信息骚扰程度)和小群形态又为社群建置了新的门槛。当企业或品牌将用户、粉丝通过社群的方式维系、组织在一起时,信息骚扰会限制人群规模和转化效果。要形成大群效应,必然要解除这些束缚。因此,大型社群面临两个关键考验:

一是社群的组织方式。在当今移动状态和社交网络带来的人人平等、人人都可发声的架构下,噪声和骚扰非常大,遴选有价值信息的成本也十分巨大,用户逃离或沉默的比例急剧上升。因此,将一大群人直接围拢在一起的方式必然变得不可行。但如果自己去管理和运营一个个小群,也注定无法成行,成本会成为最大的阻碍。

组织方式考验的是,用户已经活跃在一个个小型社交圈中,大型社群要通过什么方式,才能将无数小圈子、小群牢牢凝聚在自己周围?

二是信息的传播扩散方式。在用户活跃的小群中,关系链就像是一道天然防火墙,将企业阻挡在外。因此,信息的传递方式也是一种考验:如何才能穿透并触及无数小群,影响和覆盖应有的目标人群?

在很大程度上,实际运营或运用社群就像一个游戏:大型社群运营提出了两个关键命题,小群效应负责解答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