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太行古堡研究院(太行古堡专题系列)(1)

为提高全社会对太行古堡申遗工作的认识,形成人人参与申遗的浓厚氛围,让更多人认识太行古堡、了解太行古堡,提升太行古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太行古堡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呐喊助威。山西画报晋城记者站联合晋城市太行古堡研究院推出太行古堡专题系列报道,深度挖掘古堡背后的文化内涵,全方位介绍太行古堡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价值,将太行古堡作为晋城“代言人”展现在世人面前。(山西画报·太行头条)

太行古堡研究院(太行古堡专题系列)(2)

九州针都 大阳古镇

太行古堡研究院(太行古堡专题系列)(3)

山西省晋城一带,是我省古村古堡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地区。这一地区的古村古堡不仅在数量上堪称全省之冠,同时古建筑的精美程度也丝毫不逊于晋中地带的富商宅院。在这一带寻访古村古堡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记者准备用两个月的时间走访这些古村古堡。这次,记者来到了晋城市泽州县大阳镇。

阳阿古城

太行古堡研究院(太行古堡专题系列)(4)

与记者寻访过的我省其他古镇、古村落不同,大阳的身份更加“复杂”。大阳镇本身是2008年公布的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而大阳镇的东街村和西街村,又在2013年公布的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中榜上有名。也就是说,小小一个大阳,镇子本身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镇中的两个村又分别都是中国传统村落,足见这里历史文化底蕴的深厚和历史文化遗存的丰富,这种情况在我省并不多见。

太行古堡研究院(太行古堡专题系列)(5)

相比我省大部分古镇、古村落都位于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大阳镇的交通情况则非常好,从晋城市区到大阳只有20多公里。在晋城市区,可以见到很多小巴车车前摆有写着“大阳”的牌子,可见车次之密集。来到大阳古镇,不论是在路边店铺的招牌上,还是在古镇里装饰用的红灯笼上,记者都会处处见到“阳阿”的字样。陪同记者寻访古镇的张师傅介绍到,“阳阿”这一今天读起来有些拗口的名字是大阳的古称。相传古代这一带有条叫做“阳泉水”的河,《水经注》载:“阳泉水出鹿台山,山上有水,渊而不流,其水东经阳陵城南,即阳阿之故城也。”又因该地周围多山,《尔雅·释地》载:“大陵曰阿。”所以这里被称为“阳阿”。汉朝曾在这里设置阳阿县,属上党郡。“阳阿”改名为“大阳”的确切年份已无法考证,保留在今天的大阳汤帝庙内的宋代重修碑记是人们发现的最早有“大阳”字样的记载。

“老街五里长,七十二条巷”

太行古堡研究院(太行古堡专题系列)(6)

大阳古镇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东西两大阳,上下两书院,沿河十八庄,南北四寨上,九十三个阁,七十二条巷,七市八圪垱,老街五里长。”这首歌谣是当地人对大阳镇格局的总结,记者在镇内见到的几位老人都会熟背这首歌谣,让你从中能感受到当地人对家乡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自豪。大阳镇分为东大阳和西大阳两部分,这也就是在中国传统村落名单中,大阳分别以东街村和西街村的名义名列其中的原因。

太行古堡研究院(太行古堡专题系列)(7)

从大阳镇的文物古建分布图上可以看到,一条老街和二十六条次要街巷构成了大阳镇鱼骨状的道路骨架。汤帝庙、资圣寺、关帝庙等公共建筑沿老街分布,古民居院落群位于街巷内。老街是大阳镇的主干道,也是整个古镇的中轴线。每个保存下来的古镇古村落都有一条作为主干道的老街,大阳老街达到了“五里长”,这样的长度在我省的古镇、古村落中,绝对能排到前几位了。像所有古镇古村落的主街一样,大阳老街至今依然是古镇最繁华的街道。街道上商户鳞次栉比,两旁的古建筑基本上都保存完好,大多数店铺的门口还是石墩、石柱、石门槛,门窗仍保留着旧时的模样。由于镇政府位于东大阳,所以老街以东要更繁华一些。沿着老街走到老街西侧,这里不如东侧繁华,但更有宁静古镇的感觉,连路面都变成了古朴的石板路。

太行古堡研究院(太行古堡专题系列)(8)

歌谣中说的“七十二条巷”中,有二十六条巷是大阳镇的次干道,这些与老街一起构成古镇鱼骨状道路骨架的小巷都始于老街,向南北延伸,直到古镇边界。这些小巷在老街上的入口处都很特别,常是一个阁楼,阁楼上的匾额注明街巷名称。在记者寻访过的古镇古村落中,大阳的巷口阁楼是记者见过最多的,虽然这些阁楼大部分为近年来重建,但大部分都精致美观。作为每个路口的地标,阁楼上的匾额题字除了街巷名称,还有很多充满了人文气息,如白衣阁的四个洞口上的匾额题字分别为“毓秀”“钟灵”“道路”“来业”。据资料记载,镇内古时有东西南北四个门阁,上面的匾额分别有“东作”“南讹”“西成”“北钥”的字样。

太行古堡研究院(太行古堡专题系列)(9)

古庙、古民居

太行古堡研究院(太行古堡专题系列)(10)

大阳镇除了古镇本身是“国字号”之外,像我省的大部分古镇、古村落一样,还拥有一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汤帝庙。

太行古堡研究院(太行古堡专题系列)(11)

汤帝庙位于大阳镇宁静的老街西侧,是整个大阳镇现存最重要的公共建筑,也是大阳镇的标志性建筑。汤帝庙始建于元代,历朝均有修缮,最近的一次修缮是在2009年。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两进院落,中轴线上从南到北依次分布着戏楼、广场、山门、中门和成汤殿。成汤殿是汤帝庙的核心建筑,面阔明三间暗七间,进深八椽,悬山顶,整体为元代风格。记者来寻访的时候,几年前刚刚经过修缮汤帝庙建筑群气势恢宏、干净整洁,同时几百年历史的沧桑痕迹仍清晰可见,算是记者见过的贯彻“修旧如旧”原则较好的一座古建筑。

太行古堡研究院(太行古堡专题系列)(12)

由于大阳镇自古便是官宦商贾云集之地,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以及社会财富的积累,使得当地对公共建筑的建设有了需求和保障。资料显示,大阳镇现存16处寺庙、21座阁楼、1座贡院、1处古塔。其中,除汤帝庙之外,较有代表性的公共建筑还有始建于北齐重修于明代的资圣寺,建于明代的吴神庙、天柱塔,重建于清代的关帝庙等。这些古建筑绝大数都保存较为完好,也得到了较好的修缮。

太行古堡研究院(太行古堡专题系列)(13)

除公共建筑之外,像所有的古镇、古村落一样,大阳镇也拥有规模宏大的古民居建筑群,具有代表性的有张家大院、裴家大院、常家大院、关家大院等,有的院落甚至是绵延数百米的大型院落。其中,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张家大院是大阳镇现存最大的古民居建筑群,其大小院落多达40余座,房屋千余间。这些古民居大都沿老街南北两侧分布,院落之间形成狭窄幽静的小街巷。漫步小巷内,古巷曲折、古宅高大,顿时令人有时空穿越的感觉。

太行古堡研究院(太行古堡专题系列)(14)

太行古堡研究院(太行古堡专题系列)(15)

《山海经》记载:“虎尾山,其阴有铁。”虎尾山在大阳镇东五里处,说明早在先秦时期,大阳就已发现铁矿。到明清时期,由于冶炼业更加发达,大阳的手工制针业开始兴起。大阳生产的钢针远近闻名,因此,大阳镇也被誉为“九州针都”。从古镇现存的高大精美的古建筑便可看出,当年的这里是何等繁华富裕。如今,虽然冶铁业和制针业的辉煌早已成过眼云烟,但古镇依然繁华。加之大阳离晋城市区很近,近年来古镇也就成了人们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太行古堡研究院(太行古堡专题系列)(16)

此前寻访我省的古镇、古村落时,一般一个村镇只需要半天时间便可走遍,而在大阳镇,记者却足足花了三天的时间还意犹未尽,可见这里的历史文化遗存之丰富。大阳镇无论是历史文化底蕴,还是古建筑的质量和数量,在我省的古镇古村落中都堪称代表。记者撰写本文时,新建太原至焦作铁路山西段桥梁架设全线完成。这条高铁将通过晋城,晋城将迎来高铁时代,相信届时大阳古镇的旅游业也会更加兴盛。

太行古堡研究院(太行古堡专题系列)(17)

太行古堡研究院(太行古堡专题系列)(18)

太行古堡研究院(太行古堡专题系列)(19)

古庙

太行古堡研究院(太行古堡专题系列)(20)

古法制铁馆

太行古堡研究院(太行古堡专题系列)(21)

辘辘井

太行古堡研究院(太行古堡专题系列)(22)

天官府

太行古堡研究院(太行古堡专题系列)(23)

小庙阁楼

太行古堡研究院(太行古堡专题系列)(24)

玄帝庙

太行古堡研究院(太行古堡专题系列)(25)

大阳古镇

太行古堡研究院(太行古堡专题系列)(26)

大阳古镇

太行古堡研究院(太行古堡专题系列)(27)

石狮

太行古堡研究院(太行古堡专题系列)(28)

翰林院

太行古堡研究院(太行古堡专题系列)(29)

张都堂院

太行古堡研究院(太行古堡专题系列)(30)

张都堂院

太行古堡研究院(太行古堡专题系列)(31)

张家祖宅进士坊

太行古堡研究院(太行古堡专题系列)(32)

贯利阁

太行古堡研究院(太行古堡专题系列)(33)

赵知府院

太行古堡研究院(太行古堡专题系列)(34)

段氏老宅

太行古堡研究院(太行古堡专题系列)(35)

段氏老宅

来源:山西画报晋城号

编辑:董雅连 闫花花

,